「我跟老公買了人生第一輛車,接婆婆時,她嘲笑我們不自量力」

2020-12-23 阿莎普

文|阿莎普#情感故事#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插圖:《中國式關係》劇照

父母和兒女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但還是會有一些父母自私地為了自己的臉面,冷待沒有錢的兒女,往往在一些比較勢力的父母眼裡,面子比親情還重要,因此,造成的後果就是拉遠和兒女之間的關係。

雅晴(化名)家境不好,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她結婚前,全家都靠她和父親兩個人養活,但她媽很多時候都不捨得花她的錢,總是把她給家裡的錢單獨存起來,說是等她結婚的時候還給她。

家裡條件不怎好,多少也會影響到她找對象,談了兩個都覺得她娘家負擔太重,最後都分手了。遇見她老公,是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他們不是一見鍾情,是朋友們撮合在一起的。

一開始,雅晴就跟老公說明了她家裡的情況,以免以前的事情發生,她表明了態度,說如果嫌棄她家,兩個人就不要開始了。

但是,她老公卻說他一點都不嫌棄,他自己家的條件也不算好,只要結婚後他們兩個人齊心協力,不怕日子過得差。

兩人都到了結婚的年紀,也都是很有主見的人,他們自己覺得彼此合適,就跟家裡父母說了,雅晴的父母說只要她願意,家裡人不會過多摻和。

到了她老公的父母就沒那麼好說話了,她說老公的父母一向偏心他的兩個姐姐,對這個兒子不是特別滿意,其實,是因為兩個姐姐嫁的好,經常能給娘家拿錢。

雅晴的老公工作很多年了,也沒有攢多少錢,他也沒有給父母交過錢,因此在家就不被待見。

雅晴第一次去婆家,未來婆婆對她一點也不熱情,還跟自己兒子說結婚的話,讓他自己花錢,父母的錢得留著養老。

雅晴和她老公結婚的時候,是她和老公兩個人的錢加在一起差不多剛好夠辦婚禮,沒有彩禮,也沒有房子和車子,他們結婚後,在外面租房住,離上班的地方都比較近。

每一次回婆家的時候,兩個姐姐姐夫都是開著車,只有雅晴和她老公沒有車,連著兩三年都是那種情況,公婆覺得他們給家裡丟人了,在外面工作那麼多年,回去連個車也沒有。

加上孩子後來上學也要接送,雅晴就和老公商量著先把積蓄拿出來買輛車,去哪都方便一些,之後再攢錢買房。

買車的時候,雅晴的爸媽給他們拿了三萬,她老公說跟公婆借兩萬,這樣他們手裡不會那麼緊張,但公婆有錢卻不願意借給他們。

他們買了車,亂七八糟費用下來,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接下來他們更加省吃儉用,努力工作了。

聽說他們把車買好了,婆婆就打電話說要出去玩,讓他們周末回去接她,抽了不上班的休息日,雅晴和老公開著車回去接婆婆,婆婆剛上車就開始說風涼話。

婆婆說:「你們這車一看都沒有兩個姐姐家的車好,有錢了買輛好車,買這便宜車開出去也是丟人,沒有錢還買車,不自量力。」

雅晴和老公都沒有說話,那次帶婆婆玩了一天,之後再沒有給他們打過電話了,日子過得還算安寧。

人生有時候就是差一個機遇,雅晴的老公工作上很努力,一直都是普通職位,但之後在一次項目中表現突出,項目結束,她老公就升職了。

後來雅晴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她老公在事業上又了進步之後,就更加努力了,雅晴還是幹著自己穩定的工作,一邊能照顧到家裡,老公專心做事業,兩個人把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

沒兩年他們就買了房,這回婆婆沒有再嘲笑他們了,但雅晴在搬到新房的時候,她哭了。

她說自己和老公以前沒有錢,在婆家總是被看不起,他們心裡一直渴望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不讓任何人瞧不起。

剛搬到新房,婆婆打電話說讓兒子開車回去接她去住一段時間,雅晴老公沒有同意,雅晴娘家媽知道了說他們不懂事,婆婆畢竟是長輩,去住也是應該的。

雅晴跟她媽說:「我跟老公買了人生第一輛車,接婆婆時,她嘲笑我們不自量力,這些年一直看不起我們,覺得我老公掙錢少,讓他們丟人了,她兒子都不能原諒父母的冷漠,別說我了。」

雅晴也沒忘第一次去婆家,婆婆對她的態度,愛答不理的,好像雅晴上趕著要嫁給她兒子一樣,雅晴說如果不是因為看上了她老公這個人,以他父母那麼勢力的人品,她根本就不會和他結婚。

雅晴說自從他們的日子好起來之後,她婆婆經常打電話問他們要不要去幫忙做飯,雅晴老公不讓去,她就打給雅晴,老太太似乎忘記了曾經對兒子和兒媳的態度有多不好。

雅晴畢竟是兒媳不好總是拒絕婆婆,在後來婆婆又一次打電話的時候,她跟老公說讓婆婆還是去家裡住一段時間。

其實雅晴的老公是擔心自己媽去了之後,攪得家裡日子不得安寧,好在老太太比較識時務,看兒子事業上有了成就,兒媳也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她算是沒再找事。

雅晴說她和老公不在乎公婆對他們好不好,只是公婆曾經看不起他們,是讓他們心裡最介意的。

王小波:「人生在世,就如一本打開的書,我們更希望這本書的主題始終如一,不希望它在中途改變題目。」

但是,人生途中總是有無限的變化,在與親人相處的時候,雖然我們可以保證血緣上的親切,可無法保證人性善惡。

雖說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但我們始終不能決定父母的心理變化。就像文中雅晴的婆婆一樣,在兒子一事無成的時候,是一個態度,在兒子事業有成的時候,又是另一番態度。

但是,到最後父母的態度改變之後,作為兒女也不能繼續埋怨,只能選擇原諒,畢竟那是養育我們的父母,是我們在這世上的血親。

不過,於父母而言,自己的兒女有沒有本事,都不應該另眼相待,沒錢的時候有沒錢的活法,有錢的時候也不見得生活就真的過得多幸福,我們主要追求一家人和睦,相親相愛,一生安樂。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婆婆嫌我沒工作,挑唆老公跟我離婚,一場車禍使她醒悟
    婆婆叫我回娘家,說怕照顧不好落埋怨,其實是怕耽誤自己打牌。我媽辭了工作把我接回家,自己沒本事連累了她。雨田每天下班,開車來我家吃飯,晚上一起回家,早上送我上課。雖然辛苦,但心裡豁然。每個努力都不會白費,我考試順利過關。給我很大的自信,待生下孩子找工作,改變現實的窘境。日期滿足,我生了個男孩,剖腹產讓我在鬼門關裡滾了一回。
  • 結婚時,老公哥嫂給我們的紅包,我怎麼委婉跟婆婆要呢?
    因為兩家都住的比較近,而且是雙方的父母認識然後牽線的,具體的說,也是挺巧合的,兩家關係,雙方父母關係一直以來都非常好,很投緣,連懷孕時寶寶的姓氏都讓來讓去,最後才決定如果是女孩子就跟爸爸姓,如果是男孩子就跟媽媽姓。
  • 婆婆終於死了,只因我說了一句話,老公認為是被我咒死的
    婆婆自從上次我得罪她以後,一直對我都是冷冷的,聽到這個消息,她也沒有表現得多麼高興,我知道她可能還在記仇。平時也沒有怎麼照顧我,也沒有增加一兩個好菜,還是跟以前一樣。好在老公對我還不錯,三天兩頭的給我買點水果、牛奶、堅果什麼的。就這樣一直到孕中期,婆婆有一次去檢查身體,查出來貧血,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 婆婆來看我,路上買一袋「爛水果」,老公說她貪便宜,嘗後尷尬了
    婆婆來看我,路上買一袋「爛水果」,老公說她貪便宜,嘗後尷尬了!,每天都會去超市裡邊買很多的水果放到家裡面來吃,在這個季節最常見的就是香蕉,蘋果柚子這些水果了,因為我和老公結婚的時候,我們沒有和婆婆住在一起,後來婆婆聽我懷孕了以後專門來城裡看我,還給我買了一袋爛蘋果,老公說他貪便宜,但是沒想到吃的時候真的是好尷尬呀!
  • 老公給他父母買房子,我給哥哥也買了房子,他既然要跟我離婚
    老公給他父母買房子,我給哥哥也買了房子,他既然要跟我離婚我跟老公結婚3年了,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我一直認為我找到了一個可以託付我一生的男人。但是我沒想到我老公會在沒有告訴我的情況下做一件天大的事情。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大姑姐生了個兒子,婆婆帶我和老公去祝賀,回家後老公打我一耳光
    從女兒出生,一直到現在,我和老公都是在外面租房子住的,我不敢回去跟公婆同住,我害怕他們沒事就刁難我。公婆偶爾高興的時候,會把女兒接過去,他們幫我們帶著。不過住不了幾天,公公就會把女兒送回來,主要是婆婆嫌棄我女兒太煩,並且總不肯叫她「奶奶」。其實也不怪孩子不叫她「奶奶」,你想想吧,從孩子開始學說話,就是我或者我媽帶孩子的,有時候老公清閒了,也會帶帶孩子。
  • 我嫁老公時裸婚 小姑子結婚時 婆婆說不能像我一樣倒貼
    我和老公在大學裡認識 ,畢業沒多久就開始談婚論嫁。 老公家裡是農村的 ,家庭條件不是很好 ,我爸媽剛開始不同意 ,後來我跟父母鬧了小半年他們才終於鬆口 。就這樣結婚那天老公象徵性的給了兩萬塊錢 ,辦了婚禮我們就這麼結婚了 。
  • 婆婆要接小姑來坐月子,被拒婆婆罷工,兒媳怒:這是我娘家陪嫁房
    1嫁給老公那會,小潔父母一直很不高興。因為女兒違背他們的意願,非要嫁給家境一般的女婿。雖然女婿嘴巴甜,人也長得人模人樣,可小潔父母就是不喜歡這個女婿。可無奈小潔非這個女婿不嫁,最終父母心疼又頭疼,只好同意了這門婚事。而結婚時,婆家拿不出什麼錢買婚房。父母又不忍心她租房結婚,最終還是幫忙出首付買了一套婚房。
  • 小姑子來看婆婆,我偷偷給她塞一萬塊,第二天她帶著婆婆一起走了
    要說我們兩家的家境,我娘家要比我婆家優越得多,就連我們結婚的婚房也是我娘家陪嫁的。不過房子登記在我一個人的名下,屬於我的婚前財產。也不是我自誇,要不是當前年自己偏偏喜歡上了我這個從農村自己考出來的老公的話,也許他跟他媽媽想要住上這麼好的房子等同於痴人說夢。柯道安自幼喪父,是我婆婆一手帶大他跟他妹妹柯道瀾的。
  • 和婆家人一起吃飯,我打包剩菜被嘲笑,老公一番話,全場沉默了
    在沒有涉及到每個人的利益時,不管誰有錢,誰沒錢,都不該小瞧自己的親人。剛結婚的時候,楊莉經常看到老公的哥哥姐姐對他態度不好的局面,總是讓她老公特別尷尬。比如,有一次楊莉老公的姐姐回娘家,楊莉的婆婆打電話說自己腿疼走路不方便,讓楊莉買一些食材去家裡做飯。楊莉想著婆婆輕易不找她幫忙,她不好意思拒絕,因此,她專門請了假,去幫助婆婆。
  • 回老家看望公婆,婆婆給我一紅包,我偷偷把銀行卡塞在她枕頭底下
    公婆為了老公可以上學,付出了很多,我還沒見過公婆之前,老公總會把他家裡的事情告訴我,每每聽到公婆為了掙錢多辛苦的時候,我跟老公都很心疼他們。所以每次我和老公要回老家看公婆時,我都會提前買好一些補品給他們。
  • 傾訴|婆婆對待二婚的我百般挑剔,老公得病後,我堅決跟他離了婚
    我那時在一家公司做文員的工作。于洋在我們這個小鎮的電信局工作。他每天下了班都會來接我。之後,跟每對戀人一樣,吃飯、逛街、看電影……恨不得分分鐘都不分開。 對於我之前有過的短暫婚姻,于洋一點都不介意。要說于洋的缺點,也就是脾氣大點,喜歡暴飲暴食,也沒有其他的了。他脾氣雖然大,但是他還是很寵我的。
  • 婆婆告我狀,老公一句話傷透了我的心,娘家人來接他們改口稱誤會
    去醫院檢查回來後,我就跟老公商量,公公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我現在身體這樣了,家裡忙根本幫不上,也需要有人顧著,擔心婆婆一個人忙不過來,太累了!不行就回娘家待一段時間,好讓爸媽照顧我。於是,老公就找他媽商量這事兒,婆婆沒有答應,說她一個人可以忙過來,我也不需要怎麼照顧,不讓去娘家,就沒有去成。
  • 故事:婆婆拿著我二十萬嫁妝,我難產時她卻怕花錢不讓我老公籤字
    終於看見了那個熟悉的長凳,原來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母親家的樓下,她疾步奔過去,坐了下來,抬眼就是母親房間的窗口。母親應該送完女兒了,正常女兒應該跟她住在一起,但是幼兒園離姥姥家近,婆婆就堅持讓孫女住在姥姥家,表面上是為孩子著想,其實就是為了省事。每天下班,王瑩順便接上女兒,昨天沒接,她想和婆婆談託兒費的事,知道一談錢就是吵架,可是,不吵孩子也不能入託啊。
  • 老公兄妹四人,卻都要求婆婆跟我們住一起,我該怎麼去反對?
    我老公上面有2個哥哥,一個姐姐,去年公公病逝後,商量老人養老問題。最後都決定讓婆婆跟著我們住,老公也沒反對,我該怎麼辦?是要吃了這個悶虧還是大鬧一場?」小莉今年28歲,跟老公孫季結婚三年了,因為結婚的時候沒錢單獨買房,所以一直跟老公父母住在一起,現在公公病逝,只留下婆婆一人,小莉是真心希望哪個哥哥姐姐把婆婆接回家去養老的,那樣她就可以跟孫季過她們的小日子 。
  • 伊能靜跟老公翻臉,在婆婆面前哭成淚人,網友卻說她活得通透
    最近播放的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中,伊能靜直接跟老公翻臉,還在婆婆面前哭成淚人,這麼作,想必是又要被罵了,但奇怪的是,這次網友清一色地口下留情,還說伊能靜活得十分通透,十分具有正能量。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普通家庭,恐怕會引起一場婆媳矛盾,但伊能靜顯然是個高情商的女人,她不僅沒有發生婆媳矛盾,還跟婆婆推心置腹了一番。在廚房裡,伊能靜跟婆婆說:你知道我為什麼生氣嗎?因為秦昊明明對我很好,但就是吃虧在表達上,這樣很容易讓人誤解,我這個木頭老公。
  • 婆婆嫌棄我給她吃大魚大肉,我轉身給老公打個電話,立馬買房搬走
    婆婆嫌棄我給她吃大魚大肉,我轉身給老公打個電話,立馬買房搬走了我叫小英,是一個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後我就在這家企業工作。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他是城裡人,因為我們是在一個部門工作的,所以接觸的比較多。
  • 爸媽買了一套房給我當嫁妝還沒過門婆婆卻打起房子的主意了。我...
    老公家裡在農村條件不好,但是我並不嫌棄他,老公他這人性格成熟穩重,而我比較小孩子氣,畢業之後老公找了個比較好的公司,很努力的工作,我也一直相信他總會成功的。 畢業後我們在一起談了一年多,覺得可以帶回去見我爸媽了。我爸媽比較開朗,他們喜歡有上進心的人,爸媽對他說:現在窮不代表以後也窮,只要他努力什麼都會有的。他們覺得老公有上進心也不錯,所以尊重我的選擇。
  • 婆婆逼我回娘家要拆遷款,我笑著答應,錢拿回來時她不要了
    ,當初我老公在我們店裡認識了我,對我窮追不捨,我一開始一直拒絕他,跟他說我們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我們真的不適合在一起。就在我沉浸在這童話般世界的時候,他媽媽一把把我敲醒。他帶我回家,我特別的緊張,怕他爸媽不喜歡我,就算喜歡我,也會嫌棄我吧,畢竟我是個農村人,跟他們家根本就對不上。但是我老公說沒關係,有他替我擋著,讓我不要害怕。雖然這樣說,但是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他媽媽聽到我是農村人後一臉嫌棄。我非常的尷尬,然後我老公就說我不管,以前我什麼都聽你們的,但是這次不行。我一定要跟她結婚,不然我就一直單身。
  • 和婆婆相互恨了15年,照顧老年痴呆的她3年,最後她的遺囑感動我
    我當時十分生氣,老大分家在鎮上買房子,公公婆婆直接就給了他們3萬元。今天到了我們這裡怎麼就成了這樣。難道我老公是撿來的?正要跟婆婆公公討公道的時候。老公卻攔住我了,說什麼都要靠自己,本來從小到大父母就偏心老大和小的。跟他們吵也沒有用。倒不如自己爭氣掙錢,以後建個好房子。聽了老公的話後,我才忍了下來。老公在外工作,兩個月才回來一次。孩子又小,婆婆卻不幫忙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