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華講座教授(前臺鹽、前臺肥董事長)
餘光華講座教授(前臺鹽、前臺肥董事長):讓臺鹽變成資產而不是負擔
各位貴賓,各位同學,大家好!前面五位企業家都講得非常精彩,我今天講的稍微有一點不同,他們那些董事長都是真的董事長,我這個董事長是假的董事長,為什麼說我是假的董事長?因為我做董事長,我連一張股票都沒有,我是純粹的經理人,我是百分之百的企業經理人。所以,我這個董事長只是說職務上我來替全民來負責這個公司而已,我不是擁有者,只是經營者,這是要跟大家說明的。剛剛賴院長提到企業首要的責任是賺錢,我作為一個企業經理人,我深深地信任這句話,並且我一直奉從這句話,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不要以為是你自己的錢,自己的資源,其實是社會的資源,假設你不能夠賺錢的話,你就是在浪費社會資源。我也引用聖經裡面的一句話,假如給你5000塊,你沒有賺到5000塊,你就沒有盡到你的責任,所以它是一種責無旁貸的責任。這與企業倫理有關係嗎?有關係,因為企業倫理的建構絕對在你這個企業正常運作,並且能夠是一個經營得很好,就是能夠賺錢的企業,它才有能力去執行社會責任,否則都是空談,你本身已經變成社會的包袱,你本身已經變成了社會的負擔,你有什麼能力去盡社會責任?你有什麼能力去講企業倫理?
所以,回歸到企業經營上,我分享一點我個人的經驗。我在23年前奉當時「經濟部」部長陳博士的委派到臺鹽去,任務很簡單,只有一句話,把臺鹽救起來,救不起來就關門,就這麼簡單。所以他告訴我:「我不願意你做臺鹽最後一任總經理。」這是他給我唯一的命令,那我就要把這個公司救起來,當時我去請教了管理大師,現在已經過世的趙耀東先生,他給我的建議是什麼?他說:「不要去。因為我知道,救不起來的。」這是趙先生告訴我的話,但是我跟趙先生說:「你覺得我有選擇權嗎?」
我在臺鹽第一次對全體員工講的話,我提出三個承諾,實際上不是對他們的承諾,是對我自己的要求,這三點提出來:第一,只要餘光華在,絕不裁員,因為那個時候臺鹽的同仁憂心忡忡,都認為如果要救,一定要想法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裁員,最簡單,也最快。但是餘光華給他們承諾,要裁員先裁我,所以絕不裁員。第二,我要讓你們年年都能夠加薪,大家哄堂大笑。第三,我還要讓你們年年都能夠拿績效獎金。全場歡呼。意思就是說你亂講嘛,但是這三點我都做到了,我用真正的企業經營在做,我就說我真正地在盡社會責任,讓這個企業不要垮,不要成為社會負擔,我把它做起來了。大家看到今天台鹽轉型成生物科技了,甚至有人說是在一夕之間轉型了,其實不是,是餘光華拼了13年拼出來的。並且,在現在來講是23年,23年前我已經規劃了臺鹽15年的規劃,是我自己一個人做的。甚至於到今天台鹽所走的路還是按照我的規劃策略在走,還能夠繼續活下去。
我的理念就是健康文化,精緻生活。而我的策略是多元化經營,多樣化產品,用這樣的方式,快速地讓臺鹽轉型。我到臺鹽一年,我就推出了九種新產品,我接臺鹽的時候也只有一個產品,就是15塊一包的高級精鹽,你們今天看到臺鹽所有的新產品統統在我手上開發的,整個轉型。理由很簡單,我要盡到一個經理人的責任,更要盡到一個社會責任,我要讓臺鹽變成臺灣的一個資產,而不能變成我們臺灣的負擔。所以,我把它整個轉型,轉型說起來很容易,早上「部長」去接我,我在車上,他問我:「你當初怎麼做的?」我說:「我告訴你,我當時跟他們講全部不裁員,大家高興得不得了,但是我下面提出來他們就頭大。」他們頭大在哪裡?我要求每一個人的生產力要提高6倍,就是我們一個人一年貢獻160萬,我要把它變成1000萬一個人,工作量加下去以後,每個人都搖頭。講企業變革,每個人都贊成,但是變革到我,一定反對,變你們都可以,不能變我,變到我,我就反對。所以,那個阻力之大可想而知,這當中肯定要花很多的精力去做這個事情。但是那時候我年輕,不像今天,今天七十幾歲膽子已經比較小了,那時候49歲,膽子很大,我們平均年齡48歲,所以我49歲還算青年才俊。加上在這之前我聽過各個大師的課,包括張校長的課,所以我去了可以說幾乎是十足把握去的,我所有的規劃自己做,可能碰到什麼困難我都可以預期到,所以遇到什麼困難,我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全部在掌握之中,這樣運作下去,居然一切都很好,感謝主!
我們在這樣做的情況下,在臺鹽整個轉型,然後整個社會形象轉過來,轉過來之後有什麼好處?大家都知道臺鹽膠原蛋白,其實臺鹽在做膠原蛋白之前,我們做生物科技的時候,當時好多長官問我:「老餘,你做生物科技,你憑什麼?」因為以臺鹽的力量不可能做生物科技,但是我做了,因為我培養了很多生物科技人才,從初期的失敗到後來的成功,你們看到膠原蛋白很成功,但實際上我告訴你,膠原蛋白是我們後來才做的,我們最早做的,在這個膠原蛋白前,我是全臺灣最早做臍帶血的,做胎盤素的,但是他們那些東西到了我那邊,統統被我擋住,理由只有一個:時辰未到。就是市場的觀念,膠原蛋白的時候我支持了他,因為我們引進的這一家跟美國合作,這一家已經在美國取得FDA,第一個取得FDA的,我引進過來是醫療用途,不要忘了我所經營的理念是健康文化,精緻生活,我所有的產品統統是健康的,統統是精緻的,統統是要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包括吃的、喝的、用的統統都一樣,所有產品都一樣,甚至現在臺鹽的水,現在是臺灣第一品牌,是全臺灣最好的水了。
我講這些只是跟各位報告,我的經營整個都是按照企業倫理這樣的一個社會責任的角度,從真正的企業經營、專業經營的角度去做,盡我所應該做的事,做我所應該做的事情,每一分、每一毫都把握到。當然,剛剛聽了5位非常精彩的演講,我簡單告訴你一句,我沒有拿過一毛錢的出差費,因為我不準我們同仁報加班費,所以我的駕駛員沒有加班費,但是他有時候半夜10點、11點接我,甚至於到高雄接我,這種小事不足為道。但是,你在經營上,任何大事情都是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的。伯公講了一句話,賺錢要正當,用錢要適當,我覺得這個才是企業倫理最好的註解,所以企業經營一定要賺錢,但是一定要正當的,一定要合法、守法的經營,對不對?然後賺來的錢要正正噹噹地適當使用,來造福我們的員工,造福我們的股東,造福我們的社會,都是應該的。本來就應該這樣做。
同時,在整個盡社會責任的時候,我們分為長短期,短期剛才我已經講了很多了,其實更要注意的是長期,因為我到臺鹽,三個月我就發現臺灣的鹽業不具有競爭力,所以我已經決心要把曬鹽全部關掉,我當時是有步驟的,我在臺鹽13年沒有引起任何的抗爭,鹽廠都是在我手上關掉的,但是我員工一個都不裁,全部都有適當的安排,理由是我可以關掉鹽廠,我不能關掉臺灣的鹽業歷史,我還要歷史傳承。剛剛大家想成立基金會,我也成立了一個基金會,是延續鹽業文化,繼續造福鹽村,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謝碧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