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剛出來的時候,外界對於這檔節目就只有兩種看法:「中年女星的選秀節目以及中年女星翻紅作秀的節目。」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實際上都是屬於看熱鬧的看法。但是隨著《浪姐》最新幾期節目的播出,卻讓人對節目徹底改觀了。
特別是寧靜在《浪姐》的深刻感悟,更是讓人覺得這檔節目很有教育意義,這個教育不僅對學生有用,對於踏入社會發展的年輕人而言,同樣很有用!那麼寧靜說了些什麼呢?
寧靜在吃飯的時候和鄭希怡閒聊,然後說出自己的心聲:「就一直想做一個特別牛的人,不是你們想像那種很隨便的人。」寧靜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三分薄涼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意」的表情像極了言情小說的高冷女主角了。不得不說這也是寧靜氣質的優點,哪怕是她沒有擺出架子說事情,都能讓別人對她發自內心的尊重。
但是寧靜雖然氣勢十足,可她說出來的話卻非常有道理:「老天爺賜工作給你,還有人願意看你,你是不是應該認真。」這是寧靜對待工作的態度,是不是和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不一樣呢?寧靜對待工作始終是抱有感激以及感恩之情,並沒有驕傲自大到覺得工作離不開自己,而是認清楚了自己離不開工作這一點。
但時下很多年輕人們又有幾人能看懂寧靜對於工作的態度呢?他們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能夠勝任工作,是在於自己的能力足夠強,而不是所謂的「老天爺賞飯吃」,更不是「有人願意看你」,因此對待工作的態度也很隨意,一旦做得不順心了不懂得反思,反而會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想法,從而離開,從來就不反省自己是不是不夠認真才離開的。
也正是對待工作的態度不一樣,因此寧靜在來到這檔節目後的想法也很明確:「就是來比賽的,好不好!」從一開始,寧靜就是想要來成團的,並不是來交朋友的,因此她在《浪姐》初期的表現也就能夠理解了。為了表明自己和別人不同,寧靜還說出了更有教育意義的感悟。
寧靜吐槽了「賣人設」的說法,表示道:「我跟鄭希怡交了朋友,那鄭希怡是朋友不會跑,就算我們這次沒有多少交流,她是朋友還是朋友,如果沒有多少交流她就跑了,有什麼用?」如果說「認真對待工作」是寧靜的工作態度的話,那麼這一番話就是寧靜對待職場的態度了,在參與一件項目的時候,將明確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在初入職場的時候,都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自己來這裡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有些人就專注於交朋友,有些人就專注於工作。可實際上在職場上面人員變動是很頻繁的,加上各自的工作不同的緣故,很多人的交流也是斷斷續續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真的不需要刻意的去交朋友,只要是真心和你交朋友的人,那麼正如寧靜說的那樣,就算是沒有多少交流,朋友也不會跑掉,反過來要是沒有多少交流導致朋友跑了,那就說明這個人不是你的朋友,那你花太多時間在交際上面,反而是耽誤了自己的發展。這些都是寧靜在娛樂圈奮鬥了幾十年的感悟,你們都看懂了嗎?
其實在看懂了寧靜的眾多感悟之後,也就明白了寧靜為什麼會堅持在娛樂圈裡面一直展示最真實的自己了。她沒有必要去刻意討好誰,也沒有必要花心思在交朋友上面,她就將自己最真實的性格展示出來,如果知道她是「帶刺的玫瑰花」還願意和她交朋友的,那就說明對方是真心想和她做朋友的,如果不是真心願意和她做朋友的,那也不會打擾她的生活。
因此寧靜反而是活得比任何人都灑脫,陪伴在她身邊的人,也都是一群真正的朋友,就是可以「共患難同富貴」的朋友,而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假朋友。
因此在對待人生以及生活、工作等方面,寧靜反而值得很多人去學習,或許也正是如此,才會有很多觀眾喜歡寧靜吧。
在《浪姐》這檔節目裡面,除了寧靜的感悟之外,還有其餘姐姐們的感悟以及語錄也都公開出來了。可以說每一位姐姐的語錄以及感悟,也都是將各自人生當中經歷過的眾多經驗給疊加起來,因此雖然她們的語錄以及感悟並不適用於我們的人生,但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鑑以及作為參考。
比如說張雨綺的語錄就很值得學生一族,不願意低頭服輸,青春熱血永不言棄,正是許多學子成績越來越好的主要原因!
阿朵的語錄則是很合適那些失業者:「我們要把所有我們經歷的,苦難也好,挫敗打擊也好,都變成現在我們的養分!」除了張雨綺和阿朵的語錄之外,再加上寧靜有關於職場以及人情交際的感悟,可以說《浪姐》表面上是選秀節目,實際上都快要成為分享人生哲學的文化節目了,相信觀眾們在追這個節目的時候,收穫也是相當深厚吧!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對此,你們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