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詭異的黑撞上浮華的紅,碰撞出紙醉金迷的荒唐

2020-09-23 桃染墨痕

「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

看到音樂劇《芝加哥》時,腦海中會不自覺的浮現出《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這句話,畢竟,藝術總是相通的。「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

當濃鬱詭異的黑撞上狂放浮華的紅,碰撞出紙醉金迷的荒唐。音樂劇《芝加哥》從1926年開始演出之後,極強的舞臺操控力和視覺衝擊力,賦予了百老匯音樂劇更加深刻而又獨特的內涵,開創了芝加哥式的音樂劇時代

浮華時代,黑白顛倒

《芝加哥》是百老匯歷史上最為經典的音樂劇之一,甚至有人說,如果一部音樂劇可以用偉大來形容的話,那一定會是《芝加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音樂劇《芝加哥》是當時世界最為繁華的大都市芝加哥的眾生縮影,甚至可以說是戰後整個美國社會的縮影。

《芝加哥》講述了兩個經歷相似的女犯人洛克茜·哈特和維爾瑪·凱利殺人入獄之後,在巧舌如簧的律師比利·弗林的幫助下,最終逃脫死刑走出監獄,並且成為當紅女明星的故事。

洛克茜渴望出名,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包括出賣自己的身體,只要有人可以讓她登上舞臺,她可以接受一切的「潛規則」,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與野心,可是命運弄人,越想要得到什麼,就會越得不到什麼。洛克茜慘遭欺騙,憤怒之下,她殺死了自己的情人,被逮捕入獄。

維爾瑪是一個夜總會舞女,美豔熱烈,但是名氣並不大,她在發覺到丈夫與妹妹偷情之後,個性高傲的維爾瑪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憤怒之下直接將二人槍殺。

故事在光與影的交織與狂放之中演繹,暖色調的燈光詭異的透出芝加哥時代的黑暗與冰冷。兩名殺人犯這個時候遇到了道貌岸然卻又深諳人性的律師比利,比利雖然是一個律師,但是他的身上明顯的帶著商人的氣質,他一眼就看出來了兩個女殺人犯身上的商業價值。

法庭上律師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激烈的辯論在踢踏舞極富節奏感瘋狂敲擊中結束,精明的商人律師比利大獲全勝,在光與影的包裝,在媒體黑白顛倒的巨大魔力之下,昔日的階下囚搖身一變成為舞臺上光鮮亮麗的女明星。

光影,金錢,欲望,法律,娛樂,這些不相干的詞彙荒唐而又合理的交織在一起,在故事的浮華之下,掩藏著屬於一個時代的黑色幽默。這樣誇張而又戲劇的情節按理來說只是應該出現在某位荒誕派大師的筆下,然後被搬上舞臺或者熒幕。

然而,事實卻與無數人想的大相逕庭,浮華時代,舞臺上的瘋狂演繹靈感居然來自與真實發生的案件。

兩場血案成就的經典之作

1924年,《芝加哥論壇報》的記者莫林·沃金斯在一個月內,報導了兩起真實的謀殺案件。當然,這件事事情本身是毫無相關的,犯罪嫌疑人之間也沒有什麼關係,之所以將兩起案件聯繫到一起,是因為兩起案件的發展相似而又離奇,甚至可以稱得上荒唐。

兩名婦女都是因為謀殺罪被捕入獄,都是在辯護律師的高超辯護手段下被無罪釋放,都成為了當時的風雲人物。

其實在當時的芝加哥,利用與被利用都是一種相互的關係,兩名女犯人因為律師的暗箱操作被釋放,生命與欲望面前她們可以放棄一切。而在律師的眼中,女犯人身上的商業價值是他做一切的目的,為了金錢拋棄人性是很多文藝作品的諷刺主題。

這兩個案件激發了沃金斯極大的創作靈感,最後在《芝加哥論壇報》上發表了自己的文章,他的文章引起了音樂劇編輯的注意。1926年,以這兩件事情為創作原型的音樂劇《芝加哥》登上了百老匯的舞臺。

《芝加哥》的成功其實也與美國當時的社會大環境脫不開關係,時代的躁動與浮華催生了文藝的「黑色時代」。戰爭沒有讓美國社會遭到重創,反而發了戰爭財,「柯立芝繁榮時代」繁華的表象之下,社會的內裡卻是一片荒蕪與虛偽。

個性的解放與精神的空虛讓他們急於需要一些東西來充斥自己的生活,至於這些東西有沒有意義,其實沒有多重要,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金錢與欲望的躁動,荒唐與虛偽的狂歡。

權錢交易,娛樂明星,這些新鮮而又明顯帶著負面情緒的新聞刺激著大眾的感官,有錢又有閒的美國大眾對於政治與經濟其實不大關心的,他們熱衷於追逐這些亂七八糟卻又新鮮刺激的事物。

媒體自然也是樂的挖掘這些東西,為了迎合普通大眾,更是為了賺取商業利益,道德與法律的約束被拋之腦後,金錢至上的理念讓媒體毫不疲倦的向大眾輸送著這些消極的腐朽文化,娛樂狂歡成為當時的時代主流,喧囂與浮華成為時代的主題。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芝加哥》的誕生就顯得十分的合情合理了。當然,《芝加哥》之所以成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但是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電影帶著深刻的黑色幽默和超越時代的諷刺意義。

黑色幽默中的芝加哥,娛樂至死

提起芝加哥這座城市,不少人的腦子中浮現的都是死亡,槍戰,黑暗,繁華,喧囂,娛樂,這座城市總是帶著神秘的面紗,出現在世人的面前。讓人害怕卻又忍不住去靠近,在慌亂之中尋找新鮮刺激的感覺。

芝加哥是最早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美國經濟的動脈,經濟的快速發現讓這座高樓林立的城市過早的鑲上了金邊,工商業發展的隱患,汙染與治理的掙扎,還有1920年莫名其妙的禁酒令時代,讓這座城市處處洋溢著反叛與傳奇的色彩。

因此,音樂劇《芝加哥》也帶著一點黑色幽默之外的帶有諷刺性質的樂觀主義,在那樣一個黑色的時代,普通大眾只能用娛樂至死的瘋狂理念來面對一個時代的冰冷和虛偽。

用華麗的舞臺,激烈的節奏,爵士舞的狂放,色彩的交織迷幻構建一個浮華中的芝加哥時代,帶給看客現實與虛幻交織中的視聽盛宴。但是這樣的華麗背後,卻是將當時社會的金錢與欲望的內核血淋淋而又毫無顧忌的解剖,撕碎給人看。

娛樂的旋律才是芝加哥的主旋律,在華麗之中上演荒誕的劇情,在沉淪之中清醒的嘲諷,《芝加哥》的黑色幽默就是這樣清醒著的迷醉,繁榮下的荒蕪在嘲諷一種變得具體而又虛幻。

娛樂至死,金錢萬歲,浮華至上,一個堪稱荒誕的故事,勾勒出演藝、法律、傳媒各界眾生相。這些八卦的因素其實放到那個時代,那個地方都會讓人津津樂道。更何況在百老匯的舞臺上,一個時代被濃縮演繹出別樣的經典魅力。

當然,音樂劇所嘲諷的那個時代是芝加哥一百年前的模樣,時間毫不留情的碾過一個時代的鮮活與掙扎,歷史的煙塵滾滾散去,那些浮華與喧囂都藏在了藝術作品之中,讓後人去追尋。

相關焦點

  • 浮華背後,撕開黑白顛倒的世界!音樂劇《芝加哥》再燃申城舞臺
  • 今夜的芝加哥,一場爵士盛宴,紙醉金迷不眠夜
    芝加哥是一座讓人紙醉金迷的城市,爵士、美女、烈酒讓人流連忘返,最終迷失自我,沉醉其中而不自拔。可惜親手將《芝加哥》搬上歌舞劇舞臺的音樂巨匠鮑勃·福斯再也看不到了,只是感嘆當年《芝加哥》錯失託尼獎(1975年獲得託尼獎十一個提名),而後的獲獎可以說是年磨一劍的鋒芒吧。2002年由歌舞劇搖身變成電影的《芝加哥》獲得了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女配角獎,可謂是明珠到哪裡都發光,優秀的影視作品註定會火到出圈。
  • 紐約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折射出這座紙醉金迷的城市倒影
    《芝加哥》改編自同名百老匯劇,由羅伯·馬歇爾執導,蕾妮·齊薇格、凱薩琳·澤塔-瓊斯、理查·基爾、約翰·C·賴利等主演的音樂歌舞片。影片講述的是兩起發生在芝加哥的案件,經過律師比利炒作後聲名大噪的故事,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芝加哥不擇手段求出名的世態演繹的淋漓盡致。
  • 差點撞上飛機!芝加哥機場的餐車上演這齣大戲.....
    點擊上方芝加哥華人資訊網關注我們一輛無人餐車昨日在機場失控
  • 《芝加哥》影史最佳歌舞片
    (17年舊文)《芝加哥》8.5①我說過自己很難在雨中曲和芝加哥之間分個高低,但其實作為歌舞電影,無論是舞蹈的編排還是劇情的精彩程度,依託於現代電影工業強大支撐的芝加哥都要優於雨中曲。②舞蹈而言,雨中曲的舞蹈基本與劇情脫節,更多是一種插花般的炫技展示,而你很難找出一部舞蹈與劇情結合地比芝加哥更好的歌舞片;劇情而言,雨中曲的故事是清純不做作的少女幻想,芝加哥是蕾絲吊帶烈焰紅唇的妖豔賤貨,相信我,你不是霸道總裁,所以無疑後者更能撩撥起你的生理反應。
  • 最後兩場 | 《芝加哥》,讓哈爾濱的夜充斥著爵士風情
    很多人對《芝加哥》的第一反應,莫過於性感的「芝加哥女郎」。她們舒展著長腿,黑色蕾絲勾勒出曲線和魅惑,人性和欲望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和其他音樂劇舞臺服裝的複雜配色不同,《芝加哥》全場演員的服裝統一都是黑色。
  • 兩個女人的成名爭奪戰——奧斯卡影片《芝加哥》的「喧譁與騷動」
    歌舞片興起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末的好萊塢,在30年代開始盛行,並成為30、40年代的流行時尚。隨著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各種各樣的題材層出不窮,那個曾經輝煌過的「歌舞片時代」也就離我們漸行漸遠。迄今為止,在奧斯卡的歷史上只有10部歌舞片奪得過金像獎,且大多是上個世紀70年代拍的,而這部上映於2002年的《芝加哥》則是時隔多年,再次以歌舞題材奪得第7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
  • 以奧斯卡獲獎電影《芝加哥》為例,探討如何成功使音樂劇電影化
    2003年,電影版《芝加哥》一舉斬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奧斯卡六項大獎,並打破了35年來歌舞片無緣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局面,成為一部在商業上和口碑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的歌舞電影。在如今市場上越來越多音樂劇改編歌舞劇的情況下,這部18年前的老作品,在豆瓣上依然保持8.8的高分,被認為好於96%的歌舞片。《芝加哥》憑什麼脫穎而出,成為音樂劇影視化的經典之作?在我看來,僅從電影的故事情節探討,無法深入回答這個問題。
  • 推電影|《芝加哥》:制度崩壞下,一場娛樂至死的全民狂歡.
    說到這個,不知道同學們還記不記得去年有段時間網絡上很火的劇情歌視頻《天朝渣男圖鑑》(當然現在早就被河蟹掉了,畢竟我大天朝怎麼會有渣男呢?這首歌就是改編自歌舞電影《芝加哥》中的片段《監獄探戈》(Cell Block Tango),用犀利的臺詞演繹了六個死囚犯的故事。《芝加哥》電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音樂劇則改編自《芝加哥論壇報》記者M.D.威金斯的同名話劇劇本,這個故事早在1927年便上演於舞臺。
  • 芝加哥觀影會 | 限量邀約30人,更有免費演出票和精美伴手禮等你來拿!
    而在藝術作品中,通過美學上的藝術加工,借犯罪場面表達諷刺之意則十分常見。影史上有很多經典黑色喜劇,對該類型稍加深入你就會發現,有這麼一部犯罪片巧妙地將黑色喜劇與歌舞結合,成為了奧斯卡13提6中的傳世佳作。沒錯,我們說的就是《芝加哥》。
  •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成都熱辣首演
    今年《芝加哥》在業界和劇迷的熱盼下強勢回歸,並首次解鎖成都站!首演場在3個月前就已提前售罄!在觀眾的翹首以盼中,11月21日音樂劇《芝加哥》終於開演啦!現場的火爆狀況,就可以看出《芝加哥》十足的人氣。音樂劇《芝加哥》為何如此受歡迎?音樂劇《芝加哥》是百老匯和西區歷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美國音樂劇,可謂音樂劇史上的裡程碑之作。
  • 《芝加哥》芝加哥:喧囂盛大的繁華夢
    如果你喜歡熱鬧喧囂,美式復古和紙醉金迷的盛大場景,那麼芝加哥絕對是一部完全對口味的力薦佳作。波浪似的柔軟金髮,穿著黑絲網襪的光滑大腿,豐滿的胸部和扭動的臀,濃妝女郎媚人的眼波,歡快跳動的音樂和綴滿亮片金屬的緊身舞衣,用紙醉金迷光怪陸離形容過猶不及。一語以蔽之,群魔亂舞的歡樂場。
  • 美國經典犯罪歌舞片《芝加哥》,在浮華背後,盡顯人性的黑暗醜陋
    影片講述的是兩起發生在芝加哥的案件,經過律師比利炒作後聲名大噪的故事,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芝加哥不擇手段求出名的世態演繹的淋漓盡致。該片獲得了包括第7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在內的等多項國際大獎。意思是媽媽要幫她無罪出獄,還要捧紅她。得知這個消息的洛克茜連忙跑去找維爾瑪,祈求她能為自己也指點一二,結果被維爾瑪傲慢地拒絕了。剛好這一幕被媽媽看見了,她願意幫洛克茜指一條明路。在支付了高額的電話費後,監獄長媽媽幫洛克茜聯繫上了有名的辯護律師比利。凡是比利辯護的犯人最終都會被無罪釋放,而且他十分的貪財,只要有錢就能顛倒黑白。他願意幫洛克茜辯護,只要她能拿出5000美金。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撞上美國大選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如圖),上周在流媒體平臺網飛上線後,憑藉特殊的政治背景和高水準的臺前幕後陣容,獲得高關注度和高口碑。片中臺詞映射出當下美國社會的諸多問題,在臨近總統大選前的敏感期顯得尤為醒目。
  • 極善與極惡的碰撞,工業金屬搖滾領域鬼才:瑪麗蓮·曼森。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喜歡音樂,而在音樂領域卻有著許多的分類,而搖滾樂就是其中一種,而搖滾樂又衍生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種類。其中有消極仇恨的死亡金屬,時而粗糙時而清晰的厄運金屬,歌詞含義反宗教的黑金屬,外在極度浮華誇張的華麗金屬,流行和搖滾結合的流行金屬。還有今天的主人公瑪麗蓮·曼森所屬的以金屬和機械的撞擊聲營造失真音效的工業金屬搖滾等許多種類。
  • 芝加哥,一直很「致命」丨夜問
    答案:《芝加哥》。從上至下劇照分別來自電影《變形金剛3》、美劇《致命女人》、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2002年12月27日,電影《芝加哥》上映。該片改編自同名百老匯音樂劇,由羅伯·馬歇爾執導,蕾妮·齊薇格、凱薩琳·澤塔-瓊斯、理查·基爾、約翰·C·賴利等主演,講述的是兩起發生在芝加哥的案件,兩名女人分別謀殺了自己的情人和丈夫,經過律師比利的炒作後她們被釋放並聲名大噪,諷刺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紙醉金迷、娛樂至死的社會狀況。該片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斬獲13項提名和6項大獎,打破了35年來歌舞片無緣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局面。
  • 小說連載|浮華背後
    直升飛機是卓童一個朋友父親的,他們是家族生意,做得很大,公司總部在芝加哥,分公司遍及世界各地,那個朋友的父親是個簡樸的人,所以家裡只有兩架直升飛機,正巧一架在香港辦事,便被借來給卓童女朋友一個驚喜。但億億的表情仿佛是受到了驚嚇,她沒經歷過這樣的陣勢,一切都那麼意外,那麼刺激。她本以為阿曼尼已是這次旅行的華採樂章,想不到那不過是個序曲。
  • 中保研公信力「三撞」:撞出「名」,撞沒「聲」,撞來「疑」?
    當然,真正讓中保研一幢成名的還是2019年帕薩特的第一次碰撞,這一撞不僅把中保研直接撞出名聲,更是讓廣大的受眾真正認識到其「公信力」所在,毫無疑問,這是中保研的公信力之撞,自此中保研為萬戶千家所真正熟知。但僅僅時隔半年,中保研就遭遇了它的信任危機。
  • 音樂劇《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作曲:約翰·坎德爾(John Kander)作詞:弗雷德·艾伯(Fred Ebb)
  • 2020特斯拉11起疑失控事件全記錄:撞牆撞加油站,很詭異
    詭異的是,多輛事故車事發時的後臺數據自動消失了。01國內特斯拉疑似失控事故11起輕則刮傷車輛,重則致人死亡我們按照時間順序捋一下這11起事故:(1)杭州蕭山Model 3在地下停車場突然加速5月21日,杭州蕭山,一輛Model 3在地下停車場低速行進時突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