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這位被「錯換人生」的當事人姚策,他的人生因為28年前的「一個錯」被全然改變。今年2月,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姚策的「母親」決定將自己的部分肝臟移植給姚策。可在捐肝的多次檢查過程中,姚策的「母親」發現,姚策並非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才揭開了「錯抱28年」的真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姚策:我是新聞「錯換人生28年」的當事人姚策,也是網上很多(人)說的患癌的這個江西小夥。這個問題在今年確實有一個非常大的反轉,以前我屬於半個河南人,半個江西人。因為今年身世的身份曝光以後,那麼我現在應該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河南人。
這段時間,28歲的姚策在江西九江的家中休養。自從被確診肝癌晚期,姚策瘦了將近30斤。平時說話聲音微弱略帶沙啞。吃完東西,胃部有時還會灼燒脹痛。每天靠著口服八種藥物,支撐著體力。
姚策:一天大概吃17粒左右吧。因為現在沒有方案了,可能後面要改吃中藥了。但是確實這段時間非常不好,一個是胃部的疼痛,一個是大家都知道,這個癌症的骨轉移一旦產生以後,這個骨頭上的疼痛確實非常厲害,所以我現在每天是止痛藥是不會離身的。其實講白了,現在醫生告訴我,每天其實對我來講,都是在創造奇蹟的一天,因為這個病發現的時候就是很重很晚。
時間回溯到今年2月。當時,姚策被確診為原發性肝癌晚期,被醫生告知生存的時日已經不多。他的媽媽許敏決定,捐出自己的肝來挽救兒子生命。可就當姚策還在猶豫要不要接受媽媽捐肝的時候,醫院傳來令全家震驚的消息,叫了28年的爸媽竟然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原來,當年姚策出生時,在醫院和另一個孩子抱錯了。姚策的生母杜新枝,在懷孕時就患有B肝,原本打算給孩子在出生後打的疫苗,因為這樣的陰錯陽差,打在了被抱錯的孩子身上。
姚策:28年前的事情確實很難講。它確實存在一個偶然和概率的問題,但是對我姚策而言,是有一次生和死的選擇吧,但是我錯失了。那麼包括錯換這件事情也是一樣,我也不知道醫院當年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際情況,但是因為醫院的工作失誤,那麼導致我錯換了一生的命運。那麼在我看來,醫院是100%的責任,因為它沒有權利去剝奪我,本該屬於我自己的命運,以及本該我自己注射的那個疫苗。
正是當年的錯換,讓兩個原本可能沒有交集的家庭有了重疊。時隔28年後,今年4月,互換家庭的姚策與郭威和各自的親生父母認了親。但是,對於姚策來說,除了要長時間地在醫院接受治療,關於錯換人生的追問,仍然迫在眉睫。
姚策:一直從4月份到12月份,整整8個月的時間,其實醫院的做法一直讓我覺得,不是很滿意。我到現在沒有見過院領導一面,甚至我親自去了河南的醫院我都沒有見到。大家看到我兩次病情惡化,一次就是在6月份,就醫院矢口否認的那一次,那麼第二次就是在前段時間,醫院就是說那你官司就打到底,不接受和解。我們也不會有什麼過高的要求,講白了我們也不想通過這個官司能夠逆天改命,靠這個官司發家致富。這個都是不現實的問題,真的是爭口理,還有就是爭口氣。
面臨著越來越高昂的治療費用,幾經協商無果之後,在律師的幫助下,姚策和他的家人用法律手段,爭取權益。本周一,法院宣布了一審判決的結果: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賠償姚策各項費用超36萬元,賠償姚策及其父母精神撫慰金40萬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今年9月「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開庭。12月7日,案件在河南開封鼓樓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
現場宣判: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賠償姚策各項費用共計361312.94元。
就在12月7日本周一,法院傳出了一審判決的結果。除了累計賠償姚策方約76萬元,醫院還需承擔60%的民事賠償責任。這意味著,日後姚策繼續看病產生的合理費用,醫院需要承擔60%。
姚策:我一直是希望院方,尤其是院領導能夠站出來,給我一個說法。這才是對於我姚策而言,真正想要去追求的東西。對於我現在而言,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了,講白了,你給我再多的錢,我得有命花。所以說我對整個一審判決最關注的點,就是責任的劃分。我尊重咱們國家的法律,但是確實低於了我的預期。
12月10日,姚策親生父母,從河南來到江西看望他。
杜新枝:先來這兒照顧他,等到那個預付款下來,我們商量到底去哪裡,然後商量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今年真的好累,好累,終於可以歇歇了。待我歸來之時,定會將愛心繼續傳遞下去。」這是一審判決後,姚策在社交平臺上發出的感慨。接連面對兩次人生重創的他,在家人的陪伴下,選擇繼續鼓足勇氣,面對每一個明天。
姚策:我覺得現在對我而言就是,活好現在的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陪伴好自己的家人。那麼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去回報所有給予過我愛和溫暖的人。所以會用力地過好自己現在的每一天,去用力地追求我想做的每一件事情。還是那句話,生命不在於它的長度,在於它的寬度和深度。因為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知道意外在哪一天。
(編輯 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