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虛擬偶像隨時相約
虛擬歌手「初音未來」也許是很多大齡阿宅都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在萌和宅文化剛興起的世紀初,這樣一個能唱會跳的漂亮妹妹吸引了眾多網絡阿宅的目光。即便在十多年後的今天,初音未來仍然在宅圈活躍著,營業範圍也走向了更國際化的大舞臺。
由「初音」等形象延伸出的音樂遊戲《歌姬計劃》系列,歌曲全部由語音合成軟體VOCALOID製作,背景畫面也都是V家角色的演出PV,從硬核的構成來看過濾了絕大多數路人。來玩《歌姬計劃》的玩家都懷抱著相同的心情,那就是對「初音未來」的熱愛。
初音也要戴上口罩做好防護
一直登陸索系平臺的《歌姬計劃》在PSV之後發生了掌機斷代,在系列十周年的關鍵時點,世嘉決定將它搬上Switch平臺,這才有了久違的《初音未來:歌姬計劃MEGA 39’s》。
親手打出歌詞的愉快節奏
在音遊領域,《歌姬計劃》的玩法也算得上特殊,因其「如同在演唱歌曲般」的操作,使得大部分Note都對應著歌詞的音節,玩家越熟悉這首歌,打的就越準。相反,如果遊玩一首不熟悉的歌曲,那麼對於節奏的把握程度就會差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在於,如果有某個音符Miss了,那麼角色也會如失音一樣停止歌唱,直到玩家重新擊打準確。對於那些將V家歌曲銘記於心的阿宅來說,遊玩《歌姬計劃》的體驗一定非常好。
本次新收錄的歌曲表現都很不錯
本作音遊部分的系統與PS4平臺的《歌姬計劃Future Tone》一致,都是移植自街機版的玩法。街機系的操作模式映射在手柄上會顯得操作難度較高,幾乎每首歌都有要求「全押」的環節,另外HOLD操作不再是滑條判定而是根據時長加分,對於習慣了原本掌機上《歌姬計劃F》或《歌姬計劃X》系列的玩家而言可能會難以適應。
由於是系列首次登陸PS以外平臺,所以在按鍵設置中是可以將Note改為PS系按鍵的。雖說在Switch上看到圈叉方塊三角確實有些魔幻,但對於已經在PS平臺練出肌肉記憶的玩家而言,這的確是個貼心的設置。
隱約能看到索系平臺遺留下的痕跡
但這回在任系平臺的移植,也有些水土不服的情況,由於joycon兩側的按鍵為非對稱布局,掌機遊玩時手持位置有偏移,需要時間熟悉。 而「全押」+「HOLD」音這樣的組合,如果不做對應的改鍵,在手柄上是非常難以按準的。
這回《MEGA 39’s》專為Switch設計了一種新的遊戲模式「混音」,玩法是將兩側joycon拆分,利用體感控制下方滑條,去「接」上方掉落的橫向note。看似有趣,可實際遊玩體驗算不上好,畢竟純粹由體感進行的控制,有時還是難以達到音遊需求的精度。當然比起激烈的街機模式,混音模式還是非常適合休閒解壓的。
根據手腕的擺動,判定橫條會在屏底進行滑動
收集控一本滿足的初音暖暖
本作收錄了一百餘首歌曲,打開即玩,無需解鎖。因為帶著十周年這樣的紀念意義,所以收錄的基本上都是歷代出現過的老歌,全新歌曲只有10首。當然,在eshop上還有一系列曲包DLC售賣,最終的曲目數量應該也算可觀。
音遊與背景播放的舞蹈PV(音樂短片)相結合一直是《歌姬計劃》系列的亮點。本作的PV同樣擁有很高的自定義程度,玩家可以隨意挑選演出的角色,並用在音遊中獲得的點數來解鎖服裝、髮型和配件等,自由修改PV角色的服裝搭配。
符合相應歌曲的服裝會被打上「推薦」標籤,這首是《活動小丑》
誠意滿滿的300多種可選外觀實在是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僅涵蓋了為歌曲專門設計的形象,還有額外的泳裝、和服、雪初音等特別款服裝,另外還有供玩家自行塗寫設計的T恤。配件的種類也比較豐富,像護士、女僕等COS類;以及貓耳、頭套等可愛類;還有搞怪類的腿音與巡音章魚配件都有。如果打歌曲累了,給角色們換換裝,進入PV鑑賞模式看看舞蹈,收集控當成「初音暖暖」玩也是相當OK的。
泳裝全都需要昂貴的3000點數解鎖
由於演出角色可以進行自定義與替換,所以PV的角色模型都是即時渲染而成。只可惜Switch版本可能是機能所限,PV所表現的畫面質量相比原版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角色邊緣能感受到明顯的鋸齒和模糊。當同屏角色數量過多時,還有可能出現掉幀的情況,這對於一款音遊作品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多人舞蹈時,能感覺到解析度有明顯下降
結語
單從《初音未來:歌姬計劃MEGA 39’s》的可玩內容看來,基本上是《歌姬計劃街機版》和《Future Tone》的簡化移植。新加入的混音模式表現一般,除此之外收錄的歌曲數量折半,PV的模型質量也有所下降。
當然,如果是此前沒有接觸過系列集大成之作《Future Tone》的初音粉絲,本作還是有一定入手意義的。畢竟《FT》只能在沉重的PS4上運行,而Switch輕便的屬性,能讓你即使出門在外也能隨時與「初音」相會,想必這也是《MEGA 39’s》唯一的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