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在一個與我們無關的次元裡,一群強壯的獸人和一群充滿智慧的人類分別生活在相隔十萬八千裡的兩個星球上。
一群狡猾的惡魔想要入侵人類的星球,於是他們先以力量為代價誘惑了一個獸人薩滿成為了他們的僕人,蠱惑獸人們學習使用惡魔能量,糟蹋了自己的星球;之後,惡魔又通過附身的手段控制了一個強大的人類魔法師,並讓他和獸人薩滿取得了精神上的聯繫,合力打開了一扇連接兩個世界的傳送門。
獸人們為了生存,原本愛好和平的獸人變成一個個野蠻殘暴的戰士,在惡魔及其僕人的引導下穿過了這扇門,迫使他們穿過黑暗之門到達人類的領地作惡。霜狼氏族的酋長杜隆坦雖然發現了古爾丹的陰謀卻為時已晚,不得不帶領著自己的族人離開支離破碎的德拉諾,在舉步維艱的艾澤拉斯大陸上尋找著庇護所。面臨家園危機的人類在領袖洛薩的帶領下一邊痛擊著野蠻的入侵者,一邊苦苦尋求著戰爭之外的解救方法。對人類的星球發動了進攻。史稱第一次獸人戰爭。
黑暗之門開啟,兩個世界連接在了一起。一方陣營面臨著毀滅,一方陣營面臨著消亡。敵對的兩位英雄不得不展開生死較量,他們各自的家人、人民和家園的命運懸於一線……於是,一場力量與犧牲的恢弘冒險即將展開,戰爭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純粹,每個人都為著各自的目標奮起而戰。《魔獸》講述的就是這場戰爭的故事。
關於陣營
雖然很多人都在提醒觀影現場可能會爆發「聯盟」與「部落」陣營的衝突,但事實上,大部分魔獸玩家在遊戲之外對彼此都是善良而友好的——即使他們會互稱對方為「聯盟狗」和「部落豬」,但畢竟大家都是曾經一同奮戰在艾澤拉斯世界的戰士,內心深處還是很親切的。
所以,如果看完電影後情緒高漲,想要跟著大家一起喊喊「為了聯盟」或是「為了部落」這樣的口號,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即使,萬一,喊完後發現周圍大量群眾對你怒目而視、磨刀霍霍,也不必驚慌,只需迅速接上「……和部落/聯盟並肩作戰的友誼像艾澤拉斯的星光一樣永恆」即可化險為夷。
儘管認為陣營間的衝突不會在現場爆發,我們還是要再次強調:千萬不要在現場喊「德瑪西亞」。這句口號可能會讓在場的聯盟和部落玩家空前團結,因為那是《英雄聯盟》中的陣營。
BG——Bad Game. 如果對方實在賤,就別GG了吧,罵就是了。爽了不點讚的都是耍流氓,當然啦一般別忘了:
通用類:
凡是遊戲都用到的
bio內急——Biology Break,上廁所專用高端大氣上檔次詞彙!
lag——延遲,例句I'm lagging wait——卡,等等,別衝動
glhf——good luck have fun,國際慣例頭一句——祝好運開心
gg wp——good game well play,國際慣例末一句——玩得漂亮
noob——表示菜鳥,群嘲極易引起對罵,尤其星際這種內置語音的,可憐的耳朵。。。
afk——away from keyboard,相當於qq的「離開」狀態,直譯過來就是「把手離開鍵盤」的意思。最早起源於《無盡的任務》後來在《魔獸世界》文化中被人們廣泛傳播。
FPS射擊類(第一第三人稱通用)術語:
cover me——掩護我
follow me——跟哥來
grenade——手榴彈
fire in the hole——同上
out of ammo——沒子彈了
gogogo——走啦開工啦
sniper——狙擊
medic——醫生快來
out of armor——補護甲
stay close——跟好了別散開
retreat/ pull back——撤(有時就打一個b字。。這你們得有默契)
ambush——有埋伏
感謝FPS專家@張喆友情補充:
stfu——shut the f up:閉上你的鳥嘴
hacker——遊戲中指作弊者
stay sharp——賽前提醒隊友提高警惕
lol——laugh out loud:大笑
faggot——搞gay
wtf——what the fuck:艹!
DOTA類術語:
異常專題,感謝papa Mr熱心補充:
snap——黏住,定住,別想跑
stun——暈人
taunt——嘲諷,e.g. 龍龜
silence——沉默,e.g. 風女
slow——減速,e.g. 炮娘、鍊金
grab——抓,e.g. 機器
knock back——擊退,e.g. 炮娘
其他:
chunk——磨血
burst——爆發
TP——teleport :(傳送)回城
miss, mia——miss in action:對面遊走
push——推線
support——輔助
jungle——打野
mid——Middle Lane:中路/中單
bot——Bottom lane:下路
ADC、APC——略
lol英雄一大堆,請走傳送門滑鼠懸停即出名字——League of Legends Wiki
royal——皇族(S3亞軍?冠軍被SKT1拿掉T^T喂喂誰去報仇啊)
inhibitor——兵營
nexus——水晶
harass——騷擾
dive——越塔
invade——入侵
juke——dodge:躲閃/ 騙技能
ks——kill stealing:搶怪、搶人頭等等
fb——first blood:一血
ace——團滅
AoE——Area of Effect:群傷
AS ATS ASPD——Attack Speed:攻速
Creeps——Monsters and minions:野味(有時指小兵)
IE——Infinity Edge:無盡
BC——The Black Cleaver:黑切
Soraka——索拉卡:星媽
GA——Guardian Angel:春哥
Drake——小龍
Baron——男爵/大龍
RTS類(星際等即時戰略)術語:
z——zerg蟲族
terran——人族
toss——protoss 神族(注意常用簡稱)
micro——微操
macro——防守反擊,開礦爆人口打(epic)史詩般的對抗
scout——偵察(用好是上黃金的前提)
cloak——隱形
detection——反隱
wall-in——一種戰略,堵路口反快攻專用技術;代表種族:terran。
expand——開分礦
high ground——高地,戰略重地
lift-off——人族建築的升空
reactor——人族特有附加物,兵營升了出兵快一倍。
nuke——人族的ghost特有逆天技能,放核彈
shield——神族的護盾
creep——蟲族的沼澤,全圖最噁心的東西能阻擋建築還能開視野,是蟲族的最愛。
troll——坑爹,把農民拉出去一波那種。。成功就是坑對面,搞不好就是坑自己
WTF,DaFuq,WTH——what the fuck/ hell!表感嘆,常在見到troll的時候說。
rush?——快攻否(蟲族必學,哪怕打後期也先搞下農民再說)
k, when?——ok,啥時候?
4:45,7RR——4:45 7 Roach Rush,4分半螳螂快攻(戰術效果圖如下,目測穩贏,除非另有波狗在對面偷襲打爆了蟑螂池而且折損兵力不能多)
戰術都是反覆斟酌練出來的,第一次說不定手忙腳亂的5分鐘出不了門都有可能
或沒偵查被人用speedling秒了。。或者地圖太大沒找對位置天吶。。。
(然後要約進攻地點,alt+xx小地圖發信號就行了。)
段位由高至低:
Grandmaster-->master-->diamond-->plat(tinum)-->Gold..>Silver-->Bronze
一般慣用的上線poke下老朋友,讓他們知道你來了:
sup dude——哥們兒別來無恙
brb bro——be right back,bro,兄弟我馬上就回來
hey wanna play/ team up——組起開黑的節奏
food, brb——找點吃的,馬上就來
get some Popsicle, brb——吃棒冰馬上來。。。這絕逼是妹子
ggs, gotta go, see ya next time :)——幹得漂亮,但我得走了,再見!
2.扮演獸人的演員穿著標準的灰色動作捕捉服,電腦搜集他們的骨架數據,並且通過名為「大腦吧」的視覺特效系統塑造了800磅的肌肉,還有獠牙,為此特技演員必須以腰圍仿佛增加了一倍的步伐走路。
3.《魔獸世界》的戰爭已持續11年,回顧電子遊戲的歷史它無疑是最大贏家之一。開發公司暴雪娛樂每年從600多萬玩家那裡獲得超十億美元。擁有如此龐大忠實的粉絲,這麼長時間才改編電影實在令人驚訝。
4.山姆·雷米一度非常接近合適的人選,然而他的構想還是無法與暴雪娛樂服務粉絲的理念達成一致。後來他決定把工作重心轉向《魔境仙蹤》,於是,兩位原本就是魔獸玩家的電影製片人等到了機會。
5.導演鄧肯在魔獸世界遊戲中的角色是部落戰士,製片人斯圖爾特·菲尼根則有個60級人類聖騎士,每周和夥伴們刷兩次熔火之心,扮演奧格瑞姆的羅伯特·卡辛斯基擁有全部職業的滿級角色。
6.當鄧肯·瓊斯加入時,劇本仍然傾向於以人類為中心,把人類作為正面人物,獸人作為反面人物。作為一個忠實的部落玩家,鄧肯講影片的主線轉變為由衝突的雙方引出兩條同等重要的故事線。
7.片方認為與《指環王》相比,《猩球崛起》和《魔獸世界》的定位更為接近,這是一部比較另類的奇幻電影。獸人不是一群沒有個性的敵人,人類和獸人的戰爭也不再只是善良和邪惡的對抗。
8.《魔獸世界》不僅要與《指環王》、《權力的遊戲》等奇幻作品風格劃清界限,還要在遊戲改編電影領域創造全新的高度,此前很少有遊戲改編電影獲得成功。
9.扮演獸人酋長黑手的克蘭西·布朗原本曾經為暴雪曾經打算製作的一款遊戲《魔獸爭霸:氏族之王》中的主角薩爾配過音,很遺憾這款遊戲最終沒能面市。
10.扮演奧格瑞姆的羅伯·卡辛斯基堪稱《魔獸世界》遊戲的忠實粉絲。他的遊戲排名曾一度躋身全球前十,當他第一次走進劇組搭建的王宮大殿場景時,立刻熱淚盈眶。
11.《魔獸世界》電影裡準備了給遊戲玩家們的彩蛋,另外還有一個彩蛋是獻給本片最初的導演人選薩姆·雷米。
12.暴雪遊戲設計師Chris Metzen擔任了影片顧問,很多暴雪概念藝術家都參與了影片的場景、道具設計。
13.《魔獸世界》並不只是給遊戲玩家拍攝的,也是給對這款遊戲一無所知的其他電影觀眾拍攝的。鄧肯想成為將遊戲翻譯成電影的人,讓魔獸粉絲能把這部電影展示給那些不了解《魔獸》的人看。
14.片中將會出現矮人族,但沒一個主要的魚人角色。
15.法師麥迪文、統帥安度因·洛薩、國王萊恩·烏瑞恩一世三個人從小一起長大,他們的矛盾貫穿整部影片。
16.整部影片的實景拍攝部分只用了兩天時間,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攝影棚裡。劇組原本也想用真實的森林田野取景,但考慮到與遊戲畫風的統一,最終還是選擇用CG環境。
17.影片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艾澤拉斯,伍德森林、卡拉贊、獅王之傲旅店、黑石等都會出現。艾爾文森林是劇組搭建的最大最全的場景之一,長60米、寬30米,每一片樹葉都必須手工繪畫。
18.劇組用到了許多真馬,它們被牽到劇組搭建的艾爾文森林場景裡拍攝騎馬飛奔的戲。為了防止馬兒受片場噪音驚嚇,劇組用衛生棉條做了耳塞。這些馬還被掃描進電腦,以製作專屬於它們的盔甲。
19.影片裡的盔甲和武器都是Weta設計製作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實物,但是獸人奧格瑞姆的「毀滅之錘」在片中基本是用CG製作的。獸人們的戲服都是在現實中設計、縫紉、製作,然後掃描到電腦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