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上的很多明星都有著雙重身份,像張晉是武術指導,林志穎是職業賽車手,張國立在電影學院當院長,而楊冪開起了影視公司,等等。
而其中有十位卻顯得比較不同,他們可以說是明星中的「在編人員」。
他們中間有喜劇屆的泰山北鬥,音樂界的中流砥柱,影視界的頂級流量,體育界的國之棟梁。
他們的另一身份少有人知,但知道的無一不稱讚和佩服。
他們都是軍人,擁有高軍銜,享受國家的待遇和津貼。
在我們的印象中,軍人都是嚴肅克己的,很少會跟娛樂圈有牽扯。
但今天我們來說的,是極少一部分存在,他們是娛樂圈明星,同時也是軍人。
一個梨園世家長大的男孩,父母都是遼北地區的評劇演員,從小受到藝術的薰陶,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的小個子。
便是我們熟悉的潘長江。
如今潘長江已經成為了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人生贏家。
不過回想當年,潘長江的人生境遇也是充了曲折與辛酸。
自小患病,個子太矮,住過廁所,種種磨難都沒能擊垮這個小個子男人。
而他能夠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背後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女人——妻子楊雲。
20歲出頭的時候,潘長江憑藉自己的幽默和才華,談了一個女朋友。
這個女朋友不但長相清秀,而且個子還高,身高1.71米,比他高了足足10公分。
青春熱戀的兩人,並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相愛又幸福。
但這段戀情,最終還是敗給了無情的現實,那就是潘長江的身高。
後來女朋友的家人知道了這段戀情後,極力反對,最終無奈結束戀情。
不過,潘長江可不是一般人,一次失戀並沒有將他徹底挫敗倒下。
雖然個子矮,但年輕時長得並不醜,最主要的法寶就是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潘長江能說會道,幽默風趣,才華橫溢,所以特別招女孩子喜歡。
就像他自己說的:「濃縮的都是精華」。
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有12個女孩追求過他,而且都比自己高半個腦袋。
一次,潘長江跟隨劇團去鄉下演出,負責接待他們的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潘長江看到這位美女之後立刻驚呆了,眼前的美女不僅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說話的聲音還非常動聽。
從此楊雲的身影楊雲深深地刻在潘長江的心裡。
一段時間後,潘長江向楊雲求婚,楊雲也有一個顧慮,當時楊雲是農村戶口,潘長江是城裡人,還有正式工作,楊雲怕以後潘長江會看嫌棄自己。
潘長江表示:「雖然你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可我就相中你了,將來即使去要飯,我喝稀的也讓你吃幹的。」
就是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肺腑之言,讓楊雲決定了嫁給潘長江。
女兒潘陽的名字是很有心意,陽諧音妻子的姓楊。
潘陽亦是潘楊,意思是兩個人愛情的結合。
連自己的女兒的名字都要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愛意,他的妻子真的是太幸福了。
潘長江曾在某節目中透露自己的軍銜,他是部隊文職工作者,現場教起了大家認勳章。
讓人沒想到的是看似笑眯眯一臉和善的潘長江軍銜居然是大校,享正師級待遇,這來頭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什麼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學習?學個屁!」
2005年一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亮劍》橫空出世,讓我們認識了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軍人李雲龍。
演員李幼斌塑造的李雲龍更接近一個活生生的人,當《亮劍》走到結尾,我們似乎深入那個戰火四起的年代,體驗了李雲龍的一生。
任何抗日劇都做不到這樣,這也是為什麼《亮劍》能在電視臺重播3000多次的原因吧。
亮劍仿佛是開展了李幼斌的演藝道路,而李幼斌也是真的很適合各式各樣的題材。
要說起來他現在也算是一個正經的軍人,所以當他去飾演這些角色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端正。
李幼斌本身的形象很正直,無論是去出演國民黨張靈甫,還是去出演沒有文化的李雲龍,都能夠出演的惟妙惟肖,這也證明了李幼斌在演技上面的優秀表現。
因此很多導演,都熱衷於拍李幼斌為主角的電視劇電影。
然而李幼斌在自己大火之後,他卻從來不參加任何的商演,也沒有見過這位男演員參加什麼活動,他只是一門心思地專注於拍戲。
李幼斌,1958年生於吉林長春,父母都是當地鐘錶廠的工人,父親是高級技工,月工資在90元左右。
李幼斌在家中排行老二,姐姐李野萍是國家一級話劇演員,但兩人從來沒有同臺演出過。
他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生活在老家長春。
李幼斌自認不是好學生,一學習就很緊張,在他上高二時,長春話劇院招培訓演員,一些同學覺得他條件不錯就鼓動他去報考,想不到真的被錄取了。
跑龍套跑了11年後才混上主演。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話劇市場萎靡,迫使有20年舞臺演出經驗的李幼斌轉向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
然而真正讓李幼斌嘗到火起來的滋味,還是2006年播出的《亮劍》,他在劇中扮演李雲龍――一個文化不多、小聰明不少的革命軍人。
也許正是因為他在角色中加了一點痞氣和匪氣,讓「李雲龍」獲得了眾多影迷。
2008年,出演電視劇《闖關東》則奠定了李幼斌「電視一哥」的位置。李幼斌塑造的朱開山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草莽商人,贏得滿堂彩。
對於他的身價這幾年的直線上躥,李幼斌則說,對於我們每個演員來說,拍戲都是挺不容易的事情,拍《闖關東》,劇組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拍攝達兩個月之久。
他平時很低調,在戲外從參加活動的時候多數都是穿著軍裝的,他其實是2002年調入北京八一電影製片廠,文職軍人演員,文職級別2級,職別正師級,相當於大校,但無軍銜!
1971年,閆妮出生在西安的一個工人家庭,她是家中的老小。
由於父母工作原因,閆妮15歲就跟著爸媽搬到了城南西安電影製片廠附近生活。
從小靠近演藝氛圍濃鬱的地方成長,閆妮也開始對表演有了興趣。
不過閆妮的父母還是希望女兒能好好讀書,上個好大學,畢業後找份穩定工作就行了。
遵從父母心願,17歲的閆妮考進了陝西財經學院學習企業管理。
由於閆妮心中始終放不下演員夢,於是她背著父母考上了蘭州軍區的話劇團,此後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在當兵期間,閆妮的表現出眾,還被部隊送到了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學習。
就這樣,她離自己的演員夢一步步靠近。
在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積累經驗後,閆妮在1994年加入了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工作。
1994年至2005年這10年裡,閆妮一直都是從事著邊邊角角的小角色,從未演過主角。
當時和她同期的人很多都紅了,只有閆妮一個人還在跑龍套。
那時的閆妮,為了維持生活,不得不四處客串小角色,靠走穴來賺錢。
儘管這10年過得很辛苦,但閆妮一直都很賣力地演好每一個角色,哪怕角色只是一句臺詞,一個鏡頭。
閆妮的第一部話劇是在《湘江湘江》客串只有一句「紅軍二班」然後倒地死去的角色。
考慮到臺詞有一句很難出彩,於是為了把戲演好,閆妮在倒地這個動作下足功夫。為了效果,每一次她都會狠狠往下摔,這也讓她很長時間身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
2005年,因為之前閆妮在客串《健康快車》時給尚敬導演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導演邀請閆妮主演了電視劇《武林外傳》。
當時的閆妮從未出演任何一部大戲的主角,於是她只能克服自己的悲傷毫不猶豫地接受這一次機會。
2006年《武林外傳》一經播出,閆妮也憑藉著劇中風情萬種的佟掌柜一夜成名,火遍大江南北。
閆妮曾說:「碰上《武林外傳》這樣80集的大戲,如果沒之前的鍛鍊,你很難拿得下來。」
有一天,姚晨與閆妮聊微信,姚晨發了一篇標題名為《「都挺好」發狠的姚晨、涅槃的閆妮:躲過了油膩中年婦女的宿命》的文章給閆妮看。
文章寫得頗為煽情,講述了兩人在《武林外傳》14年後的改變:
「同福客棧一夢,恍如隔世。閆妮和姚晨,用努力勾勒出蜿蜒,卻明媚著生命軌跡。」
閆妮看後,回復姚晨「都挺好」。
她其實並不太在意外界的評論,閆妮覺得,外在的改變更多是為了去創造角色的可能性。
「我說過一句話,羊在山上曬不黑,豬在圈裡捂不白,橫批『額就是額』。我也一樣,我就是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很多時候,閆妮是寧願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的,「順其自然,便能簡單一些」。
春晚,是眾多明星夢寐以求的舞臺。
在這個舞臺上,不僅能大放異彩,也是得到了實力的認可。
大多數藝人,都將春晚當初了自己的目標。
更是將其當成了演藝道路的最終目標。
尤其是那些小品與相聲演員。
對於他們來說,春晚的舞臺明顯就格外的珍貴。
比如說趙本山、陳佩斯、馮鞏等人。
1960年,黃宏出生於黑龍江,原名黃長壽。
父親是一名快書表演者,受家庭影響,他決定進藝術圈。
小時候,父親是不希望他學表演當演員的,但後來看到兒子的決心才同意。
一開始父親教黃宏學習快書,後來他的父親覺得快書局限性大,讓他學小品。
父親對他表演上的要求很嚴厲,導致他一看見父親就覺得害怕,不過也正是因為父親的教育,他才有後來的成就。
後來,黃宏還在一次採訪中說到父親對他的教育:
「自打我上了舞臺表演小品,父親都要把節目錄下來,反覆觀看後給出評價。」
他特別喜歡去看表演,只要一看見演出,吃飯時黃宏還多吃幾碗飯。
1973年,瀋陽軍區的文工團來這招生,13歲的黃宏去報名了,沒想到還拿了個第一名。
後來,他成了全市唯一的特招小兵,小小年紀就成了一名文藝戰士。
1989年,黃宏第一次登上了央視春晚大舞臺,並且與笑林,師勝傑和方青卓共同出演了修改版的《招聘》。
這一次表演,也是讓他徹底的紅遍全國,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最後終於得到了回報。
出名了以後,他就和段小潔完成了婚姻,他沒有像其他明星一樣出名就拋棄自己的愛人。
也是這個時候開始,他的輝煌道路才剛剛起步,人生就好似開掛一樣。
第二年,他再次登上春晚,與宋丹丹出演了《超生遊擊隊》小品。
他自身的實力和才華,讓他順利成為了央視春晚的釘子戶。
後來,他還順利的進入了總政歌舞團。
在《手拉手》裡扮演賣假貨的「倒爺」,在《打撲克》中嘲諷沒有素質的乘客,在《鞋釘》表演一個小人物的苦辣心酸。
這些經典的小品,讓觀眾深深刻在腦中。
黃宏榮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後,在沒想到之餘,十分敬佩黃宏的勇氣。
眾所周知,八一電影製片廠是我國四大電影廠之一,享譽中外,曾拍攝的精品力作,至今令人百看不厭。而建廠之後的歷任廠長,均由軍隊著名文人、著名編劇、著名電影藝術家擔任。
否則,不僅「玩不轉」電影,拍不出精品,而且連如雲的著名電影人都「震不住」,遑論承前啟後,再造輝煌!因此,黃宏敢當此大任,真是勇氣可嘉。
不過,黃宏在4年廠長位上,自己雖然將星閃耀,但並未使軍旅電影星光四射,基本上是既未承前繼往,也未啟後開來。可以說表現平平,業績平平。
被免職不失於「巧奔妙逃」,或是一種解脫,黃宏微笑面對,可稱之為真情流露。
看來,有些事僅靠勇氣是幹不成的,起碼拍電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