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對於家人,我們總是特別殘忍。因為家人即是最親密,卻也是最疏遠的,大家在親屬關係中,總是會保持著距離,只怕踩錯線,就會讓家人關係變得崩裂潰壞。
韓劇《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就是這麼一部講述家人關係的家庭倫理劇,非常催淚。韓國文化和我們中華文化比較相近,所以看劇的時候,大家的心境比較接近,也比較能夠感同身受。
家庭倫理劇不容易拍,拍得不好,很容易變成鬧劇。但請放心,韓劇向來處理家庭劇總是特別細膩又有心思,雖然偶會狗血讓人催淚,但總是點到為止,不會過火,這就是韓劇的厲害。
劇情講述一名女學生未婚先孕,被家人趕出家門,偶遇沒有學歷的孤兒青年,從此兩人相依為命結婚生子。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因為學歷不同、彼此尚未真正了解,夫妻總在諸多猜忌與懷疑中度過了大半輩子,而關係不但冷淡而且非常厭惡對方。
家中長大的三名兒女,各有不同的成長際遇,在如此卑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大女兒成為家中新支柱,個性變得冷漠孤傲,縱然內心非常熱愛家人,外冷內熱;二女兒自小就培養成察言觀色,變得容易討好別人,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我;幼子從小有兩姐依偎,個性變得軟弱,雖然是最善良最單純的孩子,卻不懂得人情世故。
故事從老爸因為媽媽提出「卒婚」「是指仍然相愛的夫婦決定在晚年「分開居住」,以實現各自的夢想」,在深夜爬山企圖自殺後失憶開始,家裡又掀起一連串家庭風波及感人故事 ……
劇情非常的多元化,卒婚、同性老公、未婚先孕、感情詐騙等現實課題,讓劇情有更大的深度。
什麼是卒婚?就是不辦離婚法律程序,而彼此各自生活,過自己的人生。
看本劇,記得多帶紙巾,因為催淚場面相當多,好些故事就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個人最喜歡父母的劇情,一個堅忍不說痛的父親角色,一個忍辱不表達的母親角色,有時看起來就像我們上一代的父母。他們可能都有不能說的秘密,也有彼此無法了解無法原諒的時候,但是始終因為孩子,父母都為孩子忍下來,直到年老無法忍受的時候,家庭的衝突也正式開始。
沒錯,每個家人都有自己不能說的秘密,除了包容,就是諒解。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其中都有期間的用意,就像劇中說得,有些事情不用說的太清楚,也未必要用口說出來,也許隱藏著秘密,反而少了更多的傷害,像大女兒離婚原因,最終父母都不知道原因。
兄弟姐妹都是家人最寶貴的禮物,但往往成長經歷和想法不同,於是免不了就來了衝突而不諒解,甚至可能幾年不見面不交談。像劇中的大姐和二姐,其實在誤解爭吵最後鬧翻永不相見,其實大家都沒有把話說清楚,也沒有交代各自的人生經歷和事情,以致姐妹情深變成姐妹相仇。不必要的誤解總在我們家人間憋氣存在著。
家人也許未必都能了解,但是始終都是一家人,這是我們東方人的傳統,家人沒有什麼不能原諒的,只要包容與認知錯誤,家人依然可以完美回歸,哪怕心中仍然有裂痕。
非常欣賞劇中談論同性丈夫的課題,編劇沒有狗血地把同性丈夫變成人渣,讓觀眾看個痛快,相反的,這個同性丈夫卻是個柔軟善良的可憐男人,只是屈服於家人而結婚。
就算離婚,前夫前妻也沒有彼此仇視,反而更像劇中對白說的那樣,背著悲傷走的人是朋友,從夫妻變成朋友,從不了解到慢慢了解,這個過程十分的可貴。離婚大吵大鬧到最後走向平和,彼此心靈也能溝通了,但已不是愛人關係了。
每個演員都演得很出戲,雖然最不喜歡二姐這個大主角角色,因為戲份太多了,有時覺得太多餘,她與好男友的曖昧不清的暗戀關係戲份也太多了,但她又是劇中又有影響力的角色。
坦白講,我是衝著鄭進永而來,這個鐵漢子演什麼戲都好看,這次演失憶前後的兩種截然不同性格的老爸角色,演得非常生動。演老媽的元美京,個人覺得樣子太老了,感覺還老過鄭進永,幸好她演得還不錯。
個人要挑的,或許本劇幾乎都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男性角色幾乎都變得太溫柔了,你絕對不會看到男渣,也不會看到很剛陽的場面,男性內心的挖掘多少還是過於平面。前面劇情簡直是催淚大爆發,後面反而比較變得溫情,但卻感覺有點弱了。
這麼一部的家庭倫理催淚劇,是今年必看不可的韓劇,雖然本劇談不上神劇,還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整體而言,卻是非常值得一看。
看了完之後,你會更懂得體諒你的父母,了解你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