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這部番劇的名字時,我曾深信不疑這是一部美食番,甚至將它與《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Ms. Koizumi Loves Ramen Noodles)》歸類到一起——專一探討拉麵這種在日本相當普及的美食。
就算在動畫放出視覺圖後我依然沒有察覺出哪裡不對,直到動畫正式播出我才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用了錯誤的打開方式,才使得這部動畫有如此詭異的進展——一部講述黑暗世界勾心鬥角的番跟博多豚骨拉麵有什麼關係?!由此,這部動畫給我的內心造成深深的陰影,之後恐怕再也不能看名字追番了。
帶著深深的懷疑我耐心的觀看了這部動畫,不得不說,將隱藏在光明之下的黑暗世界作為主題,搬到檯面上細緻演繹的題材可謂相當吸引人,打鬥場面帶感,節奏和劇情相當不錯,每個事件結束後留下的意義和人物之間互動的溫情讓人有追下去的動力,可這依然不能解釋動畫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光從「博多豚骨拉麵」這幾個字入手,怎麼看怎麼覺得這部番劇會是那種帶點小清新又日常系的故事,偏偏實際內容與預期是如此的不相符,難道真的只是我先入為主的關係?偵探看起來大大咧咧,實際上深藏不露,背後有完整的地下網絡;殺手變身女裝大佬,受命殺人,卻和目標聯手,想要脫離控制;復仇公司員工竟然有小學生,各種手段不再話下,還有殺人公司的蠢萌新人員工、天才黑客等等,劇情不停製造懸念後再反轉,種種的陰謀詭計、黑暗交易、出賣與被出賣真的很難與動畫名稱聯繫起來,甚至可以說是找不到一點關聯性。
如果非要強行解釋,那麼故事發生地在博多,動畫名字裡有「博多」兩字是可以理解並認同的。而主角馬場善治身為生在博多、長在博多的九州男兒,喜歡吃拉麵尤其是豬骨拉麵。或許是為了凸顯劇情、其他出場人物都是圍繞著他展開的,才將豚骨拉麵作為一個代表符號加入在名字中。而「團」字能想到的唯一解釋就是動畫中那群沒有約定卻因為各種因果、各種事件自發聚集到馬場善治身邊的、黑暗世界中的人們。可無論怎麼剖析依然有一種牽強附會感覺,畢竟這些都是看過動畫後硬安在名字上解釋的。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製造話題性,從名字開始先聲奪人。原著小說作者木崎千秋也許就是明知道自己創作內容是偏黑暗系,卻偏偏讓作品頂著一個美食系的名稱。讓這個與內容不相符的名字成為一個梗,被人們討論、吐槽的梗,只要想起這個梗就會想起這部作品。
但是話說回來,真的有必要做到這種地步麼?又或者是為了配合故事中貫穿始終的幽默詼諧和隱藏在「黑暗」背後的溫柔,讓作品氛圍不至於那麼壓抑?我無從知曉。
深藏不露,是殺手中的殺手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博多豚骨拉麵團(博多豚骨ラーメンズ)》給我造成了衝擊,吸引我去一看究竟。讓我一邊對動畫劇情感興趣,體會「黑暗」中的「正義」,一邊對名字的由來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好頂著滿腦袋問號默默接受這個設定。但回頭想想,或許這就是原作者想要達到的效果也說不定。
你曾經玩過/看過什麼名字和內容「嚴重不符」的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