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氧化鋁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生產線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氧化鋁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生產線

  日前,據行業人士透露,基於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領先水平技術的世界最大氧化鋁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生產線於2019年底在廣西某鋁業公司新建250萬噸氧化鋁項目一期工程投產成功,經過近1年的生產實踐證明,其運行能耗、產品性能指標等均處於行業內領先水平。

  該生產線中的核心設備是直徑16米、高40餘米、容量達8000立方米的大型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節能的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槽,尤其是單槽分解攪拌能耗極低、混合攪拌裝置投資大幅度減少,創造了國內外同類分解槽性能、投資成本的最好紀錄,標誌著我國氧化鋁晶種分解工藝技術及其裝備的大型化、集約化、綠色化水平繼續位居世界前列,進一步彰顯出我國鋁工業從生產大國邁向技術強國的創新實力。

  在此之前,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與貴州科學院合作,於2012年將鋁酸鈉溶液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技術成功運用於直徑14米、高35米的氧化鋁機械式分解槽,首次在世界上建成機械式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全流程生產示範線,建成規模為5條生產線共計250萬噸,單臺分解槽同比節約混合攪拌電耗62.9%,總體每年節電1595.85萬千瓦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效應,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氧化鋁晶種分解攪拌混合裝置的變革,引領了氧化鋁分解裝備設計逐步向攪拌強度減弱化、攪拌裝置簡潔化方向發展,晶種分解工藝也從全混流反應向平推流反應改進。

  據悉,氧化鋁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技術是由貴州科學院蘇向東博士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的。蘇向東博士團隊深耕鋁酸鈉溶液分解工藝技術及其技術裝備開發領域10餘年,先後開發出直徑8米氣動式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槽和直徑14米機械式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槽,在國內陸續投入氧化鋁生產應用規模1000萬噸以上,獲得良好的經濟生態效益,先後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貴州省專利金獎等。該項目專利技術已在加拿大、澳大利亞、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奠定了服務「一帶一路」的良好基礎。

  近年來,在蘇向東博士的帶領下,貴州科學院、貴州理工學院、貴州省輕金屬材料製備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內氧化鋁設計、生產企業積極開展創新合作,繼續深化、拓展鋁酸鈉溶液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技術已取得的成果,針對共性裝備,提出「擾動+平推+布料」三位點可選擇性組合的、適應於多工況變化的各種設計方案,並推廣開展生產實踐,建成了多家、多種生產線示範,為我國氧化鋁工業晶種分解工藝的技術進步、低碳發展積累了豐富案例與成功經驗。蘇向東博士研究團隊將在建設有色金屬強國的偉大實現中不斷勇攀高峰、挑戰極限,為我國氧化鋁晶種分解技術與裝備的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文章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
    在15日舉行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  劉烈宏表示,我國5G發展已進入應用創新的關鍵階段,基礎電信、設備製造、垂直行業等多主體協同推進態勢加速形成。同時,工業網際網路邁向快速發展期,已培育形成100多個具有一定區域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工業設備4000萬臺(套),應用於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等30多個重點行業。目前,工信部正會同電信運營商制定明年的5G基站建設計劃,將按照適度超前原則,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
  • 新疆塔裡木建成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
    央視網消息:塔裡木盆地超深層油氣資源量佔我國陸上超深層油氣資源總量的60%以上,塔裡木油田目前累計探明超深層油氣地質儲量18.2億噸,建成了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
  •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體系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從棚戶區改造超額完成,到公租房實現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應保盡保,再到小戶型、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賃住房幫助越來越多的新市民解決住房問題,「十三五」期間,我國住房保障網越織越廣、越織越密,
  • 中國最大快消品集團入駐東北,紅牛新生產線建成,這家公司為主要...
    12月14日,旗下擁有紅牛等飲品的華彬快消品集團領導、經銷商代表等抵達鐵嶺開原工廠參觀生產線。15日,華彬快消品集團在瀋陽舉行了東北地區戰略部署會,並對未來東北地區快消品生產計劃、銷售渠道等作出了部署。
  •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館,耗資約6億建成,就在上海
    在我國歷史上,很多人對天文一直非常感興趣,在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各個時代最有才能的人,對諸葛亮來說,他對天文非常了解,一個人有才能,就經常使用「上知天文知識地理」這個詞,所以,我們國家對天文一直做很多研究,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天文館,在這裡嗎?今天我查一下。
  • 我國即將建成的火車站,有望成為世界第一火車站,建設規模巨大
    挖坑的土路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柏油路,陸、空、海三大交通路線正在走向成熟,特別是代表世界速度的高速鐵路,可以說是我國的活生生的名片,高速鐵路在我國交通工具上具有明顯優勢,首先,在速度方面,平均時速在400千米左右,居民出行方便快捷,有效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其次是運行距離,韓國佔世界鐵路線路的65%,2年前行駛了2.2萬公裡。
  • 目前甘肅已建成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
    原標題:【快訊】目前甘肅已建成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聞發布會召開>甘肅省工信廳廳長臧秋華:甘肅已建成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截至2月16日,我省已建成的防護用品生產線有: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其中N95醫用口罩生產線1條,日產能3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2條,日產能5萬隻。
  • 我國將有世界最大火車站,將近有30個天安門廣場,震撼世界!
    現在,各國的經濟正在急速發展,經濟水平正在急速提高,很多國家和城市的旅遊業幾乎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去旅行的時候,火車是更需要的交通工具,很多城市都在擴建車站,多建了兩個城市,今天中國有世界最大的車站,天安門廣場有近30個,震撼世界。
  • 外合片中空玻璃自動平壓生產線機器介紹
    ZK1800外合片中空玻璃自動平壓生產線一、產品介紹立式中空玻璃自動生產線是槽鋁式中空玻璃的專用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立式中空玻璃自動生產線包括進料段、清洗乾燥段、出料段、鋁框裝配段、板外合片段、自動平壓段、平壓出料段,共七段。所有框架均採用厚型材焊接而成,結構強度高。清洗乾燥段全部用不鏽鋼材料焊接而成,軸承座、滑座等均採用防腐材料,整機防腐耐用。
  • 姚希之:未來全球氧化鋁增量將轉向中國以外地區
    談及全球氧化鋁產業發展環境,姚希之表示,近年來,受國內供給側改革影響,我國氧化鋁剛需明顯下調。未來受到電解鋁產能天花板的限制,國內氧化鋁產能總規模縮減或將是大概率趨勢, 此外,近年來國內外氧化鋁產能利用率均維持在低位水平,擴張增速放緩,且國內部分地區成本相對於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等國偏高。預計未來氧化鋁產能增量主要集中在中國以外地區。
  • 山東柔光新材料建成國內首條熱體柔性玻璃生產線
    此次項目自去年12月底開工建設以來,歷時8個月時間完成了配料、熔窯、拉引爐、潔淨間等全套設備的建設任務,建成國內第一條高端柔性玻璃蓋板生產線,全面達到窯爐點火的各項標準和要求,該項目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填補了國內熱體柔性玻璃生產線空白。  項目負責人介紹,超薄柔性玻璃項目採用「熔化、下拉成形」等生產工藝,開發能滿足市場應用需求的0. 07mm厚度柔性玻璃。
  • 氧化鋯陶瓷與氧化鋁陶瓷的耐磨性
    目前有很多消費者會問氧化鋯陶瓷與氧化鋁陶瓷到底哪個更耐磨性呢?下面就由科眾陶瓷廠家來回答大家關於氧化鋯陶瓷與氧化鋁陶瓷哪個更耐磨這個問題。目前中國市場有成功案例,精城特瓷生產的ZTA採用等靜壓制胚,隧道電阻窯燒制增韌氧化鋁陶瓷,ZTA特種陶瓷。2、大家都知道天然氧化鋁是剛玉,莫氏硬度為9,立方氧化鋯的摩氏硬度為8.5,但是從工業耐磨陶瓷防磨使用的角度來看,並非硬度越高越好,還要看陶瓷韌性,硬度和韌性都要高,才能說是最好的耐磨陶瓷。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程之強對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氧化鋁陶瓷產業鏈及製備工藝技術進行了全面講解。
  • 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
    在12月15日舉辦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累計已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劉烈宏表示,我國5G進入融合創新的關鍵階段,基礎電信、設備製造、垂直行業等多主體協同推進態勢正加速形成。
  • 世界最大水力發電機,18層樓高,重量超艾菲爾鐵塔,我國要裝16臺
    我國第一大水電站是三峽水電站,它也是世界第一大水電站,位於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主航道上,裝機容量高達2250萬千瓦。 可能很多朋友都說不上來了,目前我國第二大水電站是溪洛渡水電站,位於四川省雷波縣和雲南省永善縣的金沙江上,裝機容量為1386萬千瓦,和目前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位於巴西和巴拉圭的伊泰普水電站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差不多,於2014年6月全部建成並投產。
  • 最大水電站今年將建成,就建在這裡
    最大的水電站將於2020年建成,並在這裡建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發明越來越先進,不僅有四通八達的高鐵,還建設了最大的三峽水電站,但是,2020年將與美國一起迎來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這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對於我國的發展,國民表示完全是突進的。
  • 我國「織」起世界最大基本醫療保障網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十三五」以來,我國的醫保制度日益健全。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13億多中國人看得起病、用得起藥,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就醫4.8億人次,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
  • 世界第一條轉臺智能生產線!
    世界
  • 建成單線15萬噸/年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線,又一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建成單線15萬噸/年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線,又一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2020-10-16 09:06:04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9月27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召開了由唐山三友遠達纖維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