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縣農業局 王培全,殷汝松,陳俊傑)
介紹薄皮甜瓜細菌性枯萎病發病情況及症狀,分析其發病原因,並提出具體的防治措施。
1 發病情況及症狀
3月20日筆者應邀去往發病棚區,種植甜瓜品種為當地地方常規品種『羊角脆』甜瓜,嫁接砧木為白籽南瓜。甜瓜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暗綠色病斑,葉片僅在中午萎蔫,早、晚尚可恢復。該病擴展迅速,僅5~6天整株莖葉全部萎蔫,且不能恢復,葉片逐漸乾枯,造成全株死亡。發病前期,地表處噴發許多白色新根,而後砧木底部水侵狀,橫剖砧木基部維管束變褐。後期砧木莖基部有開裂情況,拔起病株,主根全部變褐死亡,只有少量地表部新根。
發病甜瓜秧苗定植10天左右,青縣塑料大棚棚內溼度達95%以上,棚內白天氣溫8~10小時維持在27~32℃。發病棚室每667平米死苗300株左右(每667平米定植2000株)。3月27日電話回訪,最嚴重棚室每667平米死苗達820株。3月25日走訪育苗廠,同批剩餘秧苗也有上述情況。
2 發病原因
2.1 溫度環境適宜發病
甜瓜細菌性枯萎病又稱細菌性萎蔫病、青枯病。病原為嗜維管束歐文氏菌(Erwinia tracheiphila),又稱黃瓜萎蔫病歐文氏菌,屬細菌,最適生長溫度25~30℃,最高34~35℃,36℃以上不生長,最低生長溫度8℃。
2.2 嫁接操作不當
甜瓜細菌性枯萎病是系統性侵染的維管束病害,病菌從根部傷口侵入,有時也可從莖基部侵入。秧苗嫁接本身抵抗力弱,易感染病菌,再加上嫁接操作和管理不當,造成砧木根系傷害,發病嚴重。
2.2.1 砧木苗齡過大 嫁接過程中南瓜苗齡過大,貼接法嫁接後造成秧苗地上部驟然變小,必然造成根部傷害嚴重。
2.2.2 將砧木拔出嫁接 將砧木拔出嫁接,嫁接好的甜瓜苗在移栽到營養缽或穴孔較大的穴盤過程中造成傷根嚴重。
2.2.3 穴盤容量小,保水保肥能力差 春季育苗特別是立春以後,青縣陽光明媚,棚室內蒸發量很高,育苗穴盤一般採用50穴,很少採用32穴,加之國產育苗基質保水性能很差,很容易造成秧苗缺水萎蔫。雖經葉面噴水後枝葉水靈,但傷根嚴重。
2.3 連作
甜瓜細菌性枯萎病為土傳病害,連作地發病嚴重。
2.4 品種抗病性弱
『羊角脆』甜瓜為地方常規品種,對甜瓜細菌性枯萎病的抗病性弱,生產中應選擇抗病性好的雜交品種。
2.5 栽培管理不當
定植時傷根嚴重,導致秧苗弱,抵抗力弱。定植初期緩苗期間高溫高溼管理,也是一個重要的誘因。定植時,有些瓜農掐掉老葉造成傷口,易感染病菌。
3 防治措施
3.1 嫁接
雖然此次發病是嫁接的甜瓜秧苗,但嫁接是防治甜瓜細菌性枯萎病等土傳病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2 選用抗病品種及砧木品種
『羊角脆』甜瓜屬於常規地方品種,應選擇信譽度較高的精裝瓜種,儘量不要貪圖便宜購買散種或行留種。其他薄皮甜瓜應選擇當地農業相關部門通過試驗、示範適應當地生長環境,高抗當地主要病蟲害的品種。或選擇本地區近幾年種植表現良好的品種。
3.3 合理輪作
為防止連作障礙,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最好種植3~5年瓜類蔬菜後,種植1茬玉米進行輪作。
3.4 種子消毒
播種前把選好的種子置於陽光下晾曬2天,可促使種子發芽整齊。把種子浸入55℃(兩開一涼)的水中,邊浸邊攪動30分鐘左右,冷卻後再浸種4小時,將種子撈出,淋幹水分後進行催芽。
3.5 土壤消毒
在6~7月上茬作物收穫後清除上茬作物,將腐熟有機肥4000~8000kg/667平米、作物秸稈1000~3000kg/667平米、尿素15kg/667平米、有機物料速腐劑10kg/667平米撒在土壤表面,深翻土層25~40cm,整平做畦;澆水,使土壤相對溼度達85%~100%;地膜覆蓋,封閉棚膜25~30天。每年同期進行高溫悶棚處理1次,效果更好。定植前,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施穴坑或壟溝。
3.6 採用大型育苗廠有質量保證的優質秧苗
大型育苗廠一般都採取集約化育苗,這種工廠化育苗方式可省工省時、節肥節藥、促進苗齊苗壯。
3.7 蘸盤
定植時使用25%醚菌酯懸浮劑10ml+70%噻蟲嗪水劑20g,兌30kg水蘸2000株50穴苗盤的甜瓜秧苗(蘸藥後2小時內要及時移栽)。據筆者調查,和李營村發病嚴重的同批甜瓜苗相比,蘸盤的發病率大大降低。同批蘸盤的8個大棚2.2公頃,平均每667平米發病數不到11株,且發病非常輕。
3.8 秸稈生物反應堆
秸稈生物反應堆所用的專用菌種中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它們在分解秸稈的同時,能繁殖產生大量抗病微生物及其孢子,它們分布在土壤中和葉片上,有的能抑制病菌生長,有的能殺滅病菌,防治甜瓜細菌性枯萎病效果很好。
3.9 田間管理,控制溫度
採用小高壟或小高畦栽培,應用膜下溝灌、滴灌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有效降低棚室溼度,降低發病機率。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減少化肥施用量,提倡施用生物菌肥。及時清除發病嚴重的病株、病葉,遠抬深埋。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控制在15℃左右,創造不適宜甜瓜細菌性枯萎病發生的環境條件。
3.10 防治黃瓜甲蟲,藥劑預防
有資料表明,甜瓜細菌性枯萎病由黃瓜甲蟲傳播,栽培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觀察,一經發現,及早用藥滅殺。發病初期或蔓延開始期,可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77%可殺得叄仟可溼性微粒劑500倍液,連防3~4次。也可選用硫酸鏈黴素,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噴霧防治。青縣有些瓜農使用1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2000倍液+1%多抗黴素水劑800倍液進行防治,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