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映之路十分坎坷的《奪冠》在改名換擋刪減更改後終於正式上映了。從競爭對手來看,足足給了5天的獨佔院線的日子。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雖然昨天是所謂的上映首日,但密鑰18:00才生效,短短幾個小時,票房達到5790萬。
本片的陳可辛導演不愧是從不拍爛片的導演和最懂內地的香港導演,這些年自從他把重心放到內地後,他和他的我們製作公司佳片不斷,《投名狀》、《親愛的》、《中國合伙人》、《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在一眾國產爛片裡簡直是一股清流。
眾所周知,這種傳記類的電影很難拍,最難的是原型還在世。更何況中國女排的事就發生在眼前。而且中國女排的故事是個人都能說幾分鐘,對於這種結局確定的命題作文,可發揮的空間太少。諾蘭的《敦刻爾克》是現實題材類的翹楚,其他不能做文章,他拿時間做文章,空中一小時船上一天海灘上一周,交叉剪輯,配上大師音樂,交出滿分作文。
到中國女排這裡,這是拍電影又不是紀錄片,編劇也不可能架個攝像頭在郎平家,任何改變加戲說都會引來原型的不滿。當年陳凱歌的《梅蘭芳》前部分拍的多麼酣暢淋漓,簡直是幾乎再現《霸王別姬》輝煌,後半部分由於梅蘭芳後人反對,幾乎斷崖式難看。到了本片也是如此,全片的精彩幾乎集中在80年代的戲份,由於年代較遠有發揮空間,那種街道、服裝、化妝、道具、場景的納米級解析度的還原,加上音樂的烘託,每次擊打都像是心臟跳動,幾十人淚眼汪汪地盯著個小電視,看到那裡每個中國人幾乎都會動情落淚。而到了北京奧運和裡約奧運戲份,幾乎就發生在眼前的事,結局每個人也早就全民劇透。這兩場戲都差一口氣,肉眼可見刪了一些東西,不能刪的,也改了配音,到後半段,聲音口型對不上的特別多,相當於口型是」X你媽」配音是」我愛你」。由於陳忠和的反對,戲中都沒出現他的名字。如果有些人後臺足夠硬,這電影就不是改名這麼簡單了。也因為他的關係,本片差點拍成了《郎平傳》。
演員方面,鞏俐複製般的演技,演出了郎平的精氣神。就是那種郎平本人看了也會高興自豪的那種。黃渤和彭昱暢演的陳忠和雖然也很棒,不管他本人是不是這樣,但是那種本人看了會發火的感覺。電影並沒有醜化他反而塑造的偉光正,可能是嫌黃渤醜演自己受不了吧。達康書記還是很那麼用力。郎平女兒演郎平年輕的時候,這個決定很巧妙,首先外形身高上就很像,其他人取代不了。後面裡約奧運,讓國家隊成員自己演自己的決定也是神來之筆,一下子解決了很多爭端。雖然幾年過去了,隊員們有些松垮的臉,但經過導演的調教,也幾乎能重現了自己的巔峰時刻。演技也過得去。
陳可辛用三場排球賽串起全片,這三場戲加起來佔到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就像《色戒》中的三場床戲,情感層層遞進,缺一不可。比賽拍的驚心動魄,情緒飽滿,球場外的東西就差點意思了。
電影外,總局給郎平的壓力絕對比電影拍的大,郎平受的那些不能說出來的苦和委屈肯定多的多。不然她不會出走美國這麼多年。陳可辛下一部要上的是《李娜》,這個更加精彩離我們更近的故事。估計上映之路會更加艱難,單單我們耳熟能詳的某領導當眾扇李娜耳光的戲怎麼處理就值得期待,李娜被迫離開體制自我打拼勇拿大滿貫的故事,要拍出來要踩的雷太多了。
現在看個電影真的難,很多細節要靠腦補,要靠新聞襯託。本片因為那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導致支離破碎,有些出戲。其實我們花了票價不是為了去看個殘骸。在我這裡,我是差點流淚的地步,這個版本的《奪冠》值6分。這種題材的電影,需要之前看過幾場排球比賽,理解時代背景才行。不然在年輕一代看來,這是啥,看不下去啊!很煽情啊!離開中國大陸,在香港臺灣地區的觀眾看來,這簡直是樣板戲了。最後要是送這部電影參加奧斯卡,就少笑話了。
女排精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封閉十年剛剛打開的國門,我們迫切需要在國際舞臺上證明自己,縱觀所有項目,也只有這個受眾較少,比較能速成的了。像足球籃球那種,沒有20多年的上下兩代準備根本出不了成績,就是吃完人間所有苦把腿磨斷也拿不了冠軍。排球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速成。最後排球女將們歷盡艱辛,終於拿到了冠軍。她們犧牲了很多,為國家爭了那口氣,她們也失去了對這項運動的喜愛。
去年建國70周年,在本土舉辦的籃球世界盃我們慘澹收場,其他大球項目也全線撲街。最後也只有我們中國女排在世界盃上十戰全勝,十全十美再拿冠軍。最後國慶閱兵也只有他們站上花車接受檢閱。
未來N年在其他大球項目依舊不出彩的時候,我們仍然需要中國女排撐門面。任何時候我們都像班裡被排擠的同學總想證明自己一樣,這是大國的自卑。
我大約了看了4屆奧運會了,非常好奇的是,每次外國人拿個第五名,教練和家人高興的不行,我們拿個銀牌哭得仿佛失去了整個世界。看看新聞很多運動員退役後都過得不好,為了金牌幾乎搭進去一輩子還壞了身體。希望我們不僅是金牌榜上的體育強國,而是現實中的體育大國吧。看了最近很多冬奧會的騷操作,我只能收回了這個期盼。
用電影中那句話
「為什麼我們一直渴望贏,因為內心還不夠強大。當有一天你內心強大了,贏就不再是比賽的唯一價值了」
值此國慶到來之際,希望國家也如此。當我們不再需要女排精神時,便是真正的世界強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