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特羅姆瑟只有一個原因--極光,這個位於挪威最北的城市,同樣也是北極圈內的城市,卻因為有著北大西洋暖流的眷顧,比緯度低很多的哈爾濱還暖和。沒錯,就是它了!
這次從斯德哥爾摩飛往特羅姆瑟,是一路向北。第一次在飛機上看到如此變幻莫測的天空,已經精挑細選還是忍不住挑出了這麼多圖。
快到特羅姆瑟的時候,我們足足在這種沒有什麼能見度的雲層中穿行了半小時。機長辛苦了。
這是從機場盜的特羅姆瑟全景圖,不需要我再描述了,太美了。之後我們會從這座橋穿過,它是連接機場和市區的必經之路。
一出機場,我們立刻在風中凌亂了,雖然溫度不低,但大風把體感溫度拉低了好幾個檔次啊!它畢竟在北極圈吶,怎能如此小瞧我們的小特。機場巴士是定點發車的,只好在雪中孤零零的候車亭等了半小時。下車後,還要走一段路才到民宿。路面很滑,我們好幾次險些摔倒。冬天的特羅姆瑟積雪是常態。令人愉悅的是下車點即有景點--北極大教堂。它的確與眾不同了些,潔白的外壁和獨特的造型仿佛一座藝術館,哪知這是教堂。
到民宿放下東西,雖然已經是晚上(其實時間不過是七八點,但這裡每天只亮五六個小時,總覺得一直是晚上),但還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個雪中世界。我們就從這大橋來回穿越,又從各個角度看它,配著遠山,總覺得看不夠。
這就是我們借宿的地方。我們住在閣樓,就為了從這小窗隨時接受極光的的驚喜。第一夜,無果。第二日一早,我們發現,這裡又落雪了,原來昨晚是陰天。開始擔心我們的極光夢要破碎了,因為天氣晴朗才有可能看到極光。不過,先享受這雪景罷,出去踩雪咯。一路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先進的除雪機器,發出非常快樂的聲音。如果不是這聲音,你會懷疑自己走在靜謐的村莊。
從我們的小窗還能遙望北極大教堂哩。
特羅姆瑟雖然這麼靠北,超市可是一應俱全,什麼物資都不缺。相反,這座超市還出奇的大,仿佛在告訴你,有了它,你整個冬天哪都不需要去了。我們第一次不需要麥當勞投餵了(主要是附近也沒有麥當勞),採購了一大批物資,就這樣開啟了雪鄉生存模式。於是,小窗變成了我們賞味和賞景合二為一的神器。
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們又出去溜達了。很想往高處走,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這一次不窮遊了,然而很不幸,由於天氣原因,纜車停運。於是乎,我們自己儘可能往山上爬。
下了山,我們還是憂愁極光。住了幾個晚上卻沒有欣賞到大自然的奇觀,很是遺憾。我們去曠野,立在寒冷中等著,心想這裡視野寬闊些,能看到整個天空。偶爾有一絲綠光出現,但我們手機的鏡頭實在拍不出來。終於,實在太冷了,決定回去。於是,這位虔誠的小姐姐發言了:「我今晚不睡了,一定要等到極光出現。」我驚,我自嘆不如,她是多麼執著,是的,一輩子來這裡的機會不多,一晚上不睡又怎樣。我們連另一間屋子的窗戶都霸佔了,就這樣,兩邊一人守一個方向,期待極光驟然出現。可是我終究比不上她,我沒有做到,後來還是困到睡著了。可是極光也終究沒有大規模出現,大約還是陰天的緣故。我們兩個小姑娘,沒有收入,沒好意思跟團找極光。但是這有什麼,有這次經歷也夠了。至少我們沒放棄任何尋找極光的機會,至少我還認識了一個如此令人欽佩的朋友,不枉此行。
特羅姆瑟,再見了。此生若有機會,定再來尋覓極光的足跡。
返程通過GPS定位到了奧斯陸,留下了一張高空照。這是我們第一次沒有選擇一個國家的首都去旅行,只為極光。
一直覺得去一個地方不僅僅看景,更多的是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包括每次接待我們的主人,很多時候會為我們介紹當地景點甚至注意事項,這在中國的愛彼迎很難碰上的,大多數時候主人並不會在家等候。這是在機場看到一位老爺爺為老伴跪地繫鞋帶的溫暖時刻。
最後的最後,還是忍不住放上別人家拍的極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