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題材的電視連續劇《火藍刀鋒》上映後,憑藉著勵志而又幽默的故事情節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還有很多人對蔣小魚這個角色提出了質疑,一個愛耍小聰明而又滿嘴跑火車的大忽悠怎麼就成了海軍軍官。
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然也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蔣小魚的成功,源於他的身上具備了成功人士的8個基本要素。
一是孝順。孝順是蔣小魚的底色,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當先。而蔣小魚正好是個孝順善良的人,他在房屋中介賣房就是為了賺錢給母親治病,也正是源出於此,他才認識了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龍百川。
二是身懷絕技。 蔣小魚作為海邊漁民的兒子,他在水裡憋氣的能力超過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這使他成功救下了自己未來的女友沈鴿。
關於水底憋氣時間長的這件事,馬未都在電視節目中,曾講過年輕時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真實故事,當年一位女知青不幸落水,由於落水的地方是一片渾濁的死水塘,無人能找到落水人,後來從鄰村找來一位奇人,他下水後,很長時間也沒有上來,馬未都說大概有三個小時的時間,正當大家都認為這個人也沒救了的時候,他卻從水裡走了出來,並且脫出了落水人。從那時起,他就相信江湖中一定有身懷絕技的人。
三是軍事技能突出。剛開始來到獸營的時候,蔣小魚連日常的訓練都無法堅持下來,但是經過海訓場的一番磨練,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他的技能已經超過了獸營的其他戰士,要不然他也不能在軍事技能的大比武中,以全優的成績獲得火藍匕首。
四是頭腦靈活、勇於擔當、專注。當得知海訓場要被開發後,蔣小魚先是說服了村民,後來又使開發商放棄了開發的計劃,從而保住了海訓場。關於如何回獸營,也是蔣小魚的計劃,他們用當俘虜的機會,成功地幫助我軍戰勝了與外軍的演習,然後順利回到了獸營。在訓練排雷的時候,蔣小魚、魯炎、張衝是一組,他們三人被隊友們打了一悶棍,魯炎、張衝二人上去與向羽、巴郞理論,只有蔣小魚專心排雷,最後才完成了任務 。
五是具備團隊合作能力。他的這個能力在馬爾斯國際偵察兵大賽的選拔賽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時是32人參加競爭,只留下最終剩下的8人,蔣小魚是第一個選擇組團作戰的人,畢竟不管個人的能力有多強,也沒有大家共同合作的力量大。海訓場三兄弟自不必說,每個人都會欣然接受結盟,畢竟老鄧為他們留下的絕招就是合作。
在拉攏向羽的過程中,他選擇了信任對方,情願把自己的信號槍交給向羽保管。在與向羽的第二次合作中,他拿到了向羽的信號槍,逼迫他加入自己的破船,他不想讓獸營的任何人掉隊,所以當向羽遇到危險後,他拼盡全力,不顧個人安危收拾掉了蘇衛。當巴郎加入後,獸營的所有參賽人員都加入了他自稱的破船。
六是有大局觀,在馬爾斯國際偵察兵大賽上,當他看到趙子武所帶領的九隊,面對數倍於我方的敵人,這明顯是主辦方對中國戰隊的不公平待遇,他毅然決定幫助九隊過關,哪怕會影響到自己戰隊的成績,於是他們先殺出了一條道路,然後九隊以最快的速度衝了過去。也正是因為他們以犧牲自我的方式為九隊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然後才奪得了本屆偵察兵大賽的冠軍。
七是細心。同樣也是在國際偵察兵大賽上,主辦方的一個任務是在指定時間內找到並消滅照片上的人。當蔣小魚、魯炎、張衝、巴郎4人路過城門的時候,只有蔣小魚認出了城牆上的一個人就是他們相片上要找的人。於是他果斷選擇了開槍消滅對方,這一關他們僅用了15秒就完成了任務。
八是具有集體性思維。不管蔣小魚在什麼地方,他都是團隊的核心。這與他看待問題的角度有關,海訓場兩個老兵的影響,是他對待問題都是從大家的利益為出發點,而這一點張衝恰恰與他相反,不管遇到什麼事總是從當時自己的感受出發,這也是他為什麼總找巴郎毛病的原因,要不是蔣小魚總是攔著他,不知他的身上能背多少處分呢!在和魯炎、張衝在一起的日子裡,他把自己和魯炎、張衝當成了一個整體。而這種思考的方式,恰恰就是從領導的角度來想問題的。
總之,當我們看到成功人士在聚光燈下侃侃而談的時候,一定要想一想他們在背後所經歷的坎坷和付出的辛勞與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