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魏素英奶奶「扛大包」來捐助 70個脖套「編織」出暖暖愛心...

2021-01-17 每日甘肅

81歲魏素英奶奶「扛大包」來捐助

70個脖套「編織」出暖暖愛心

蘭州晨報聯合阿里正能量獎勵老人5000元

魏素英拿著從甘肅省紅十字會領來的遺體捐獻登記表遞給記者。

魏素英獲得榮譽證書

「81歲老人扛來捐獻的『大包』,沉甸甸的,一如她沉甸甸的愛。」1月7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家住城關區南城巷市公安局家屬院的魏素英奶奶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及5000元正能量獎金,並在頒獎詞中這樣寫道。

81歲奶奶扛「大包」來捐助

2020年12月23日,魏奶奶扛著一個紅色大包來到了白銀路123號掌上蘭州·蘭州晨報。包裡裝著的,是她親手編織的70個脖套及一個籃球、幾個桌球和一些文具。

「這些脖套都是我自己織的,你們看看能不能幫我捐出去。」

據魏奶奶介紹,她年紀大了,平時在家也沒什麼事就開始織脖套,想著天冷的時候能捐出去。這些脖套她從夏天就開始織了,有時候為了趕進度,一天還會織兩個。就這樣,趕在寒冬來臨的時候,魏奶奶一共織出了70個不同顏色的脖套,她一再囑咐記者儘快將脖套捐了,好在寒冷的天氣中,給需要的人圍著脖子裡能暖和點。

面對魏奶奶的這份愛心,掌上蘭州·蘭州晨報也慎重對待,積極尋找捐助對象。去年12月29日,記者聯繫到城關區城管環衛保潔二公司,將脖套捐給了那裡的70名環衛工人。

「最近寒潮來襲,蘭州氣溫驟降,老人的脖套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感動。」城關區環衛保潔二公司嘉峪關南路路段小組長郭大姐在領到脖套時由衷地說。更有不少環衛工在拿到脖套後當場就戴了起來,感受從脖頸一直流淌到心田的溫暖。

其實,捐贈脖套並不是魏奶奶第一次獻愛心。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她每年都會給貧困山區捐贈衣服。不論是羽絨服還是棉鞋、棉衣,魏奶奶都會捐新的,其中還有一些是她織的毛衣毛褲。

「我不要獎金,給了我也要捐出去」

「不用問姓名了,自己的電話號碼我也沒記住。我耳朵背,打電話我也聽不見。你們不要宣傳我,只要能將我這份心意傳達到就行。」記得去年12月23日魏奶奶來報社時,記者想留下她的聯繫方式等信息,但被她婉轉拒絕。當阿里巴巴將天天正能量獎頒給魏奶奶時,記者於1月7日上午,在甘家巷社區網格員和蘭州市公安局家屬院門衛張師傅的幫助下,找到了魏奶奶的住址。但不湊巧的是魏奶奶出去了,記者沒能見到她。為了能及時得到魏奶奶回來的消息,記者將自己的聯繫方式留給了張師傅,讓他見著魏奶奶後向她轉達獲得獎金的消息。

「老人回來了。」1月7日下午,張師傅給記者打來電話,「我給她說了獎金的事,但她說不要。」

「這老人還真奇怪,給錢還不要,這種人還是少見。」7日晚上,當記者在張師傅的陪同下再次去拜訪魏奶奶時,張師傅不解地說。

「魏奶奶,您還記得我嗎?我是掌上蘭州·蘭州晨報的記者,您來報社的時候我們見過的。」「記得記得,快請進。」敲開門,魏奶奶將記者熱情地迎進了門。

一張床、一個茶几、一臺電視機和一些小孫子的玩具,魏奶奶的家簡簡單單,她的臉上也始終掛著恬淡的微笑。

「魏奶奶,您的脖套我們幫您捐給環衛工人了,他們很感謝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知道了您捐贈的事情,要給您一張證書和5000元獎金。」

「我不要獎金,你們不要給我。我捐東西不是要圖什麼。我有退休金,不要這個錢。」「不用寫我的名字,不用,不用。」當記者將這個消息告訴魏奶奶時,她連連擺手拒絕。

魏奶奶說,她是蘭州模具廠的退休職工,每月都有退休工資,生活中沒有什麼困難,所以她不要這5000元的獎金。

「要不這樣吧,」在記者的再三解釋下,魏奶奶說,「這個獎金領到後我再送去你們報社,到時候你們再幫我捐出去。」

「我連自己的遺體都捐出去了,還要這5000塊錢幹什麼。」

「您是打算去世後將自己的遺體也捐贈出去嗎?」「是呀,這不,表我都領回來了。」魏奶奶拿著從甘肅省紅十字會領來的遺體捐獻登記表遞給記者。記者看到登記表後,才知道魏奶奶的真實姓名——魏素英。

「您的這個決定家裡人支持嗎?」

「剛開始不支持,我也是給他們說了很長時間,後來就同意了。」

魏奶奶說,捐獻遺體的這個想法她很早以前就有了。以前看報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此類消息,她很有觸動,於是就決定去世後將遺體捐贈出去。「就給國家再做一點貢獻吧,用來做科研。」魏奶奶還說,她明年還會織脖套,繼續捐給有需要的人。

「獎金我不要,你們到時候幫我捐出去啊!」臨走時,魏奶奶又再次對記者說。

「81歲老人扛來捐獻的『大包』,沉甸甸的,一如她沉甸甸的愛,這樣的舉動,她已經堅持了十餘年。老人親手編織的70個圍脖,寄託著她的真摯關懷,正如我們近期發起的『針心針意』活動中收集到的一件件編織品,每一針、每一線都傾注了人們滿滿的愛與祝福,為山區孩子編織了一個暖冬。我們希望用獎勵的方式,來點讚這個冬天所有的暖心人,來回饋他們的大善大愛,將這股暖流傳遞開來。」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頒獎詞表示。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蘭州晨報在內的100多家主流媒體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開放平臺,以「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為宗旨,面向全社會尋找、獎勵凡人善舉。目前,天天正能量已獎勵8000多名正能量人物,投入公益金7000餘萬元。此前,蘭州晨報報導的甘肅慶陽援鄂護士,榜樣媽媽袁文華,勇救落水兒童的陳新軍、蹇鴻超,跨年夜暖心守護醉酒女子的的哥傅斌等,也曾獲得該獎項。

文/圖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沙金萍

相關焦點

  • 微心願丨81歲奶奶「扛大包」來捐助 70個脖套裡「編織」出暖暖愛心
    81歲奶奶「扛大包」來報社捐助 70個脖套裡「編織」出暖暖愛心 2020年冬至剛過,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但在這寒冷的季節裡,總有一些人,做著看似平凡的事,卻溫暖著人心。
  • 「針心針意」首批135套愛心織物送達...
    掃碼看詳情近一個月來,本報攜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2020年「針心針意」溫暖編織活動得到了全市18家團隊和近400名愛心市民的鼎力支持。目前首批379件愛心織物已經打包整理完畢。12月18日,「針心針意」活動組聯合愛心編織企業蘭州華視光學眼鏡有限公司、愛心編織團隊城關區老幹部合唱團的6位阿姨代表,一起來到蘭州新區尖山廟小學,為孩子們送上「暖男」「織女」們一針一線編織出的溫暖禮物。圍巾好漂亮 棉帽好暖和12月30日早晨7時整,「針心針意」愛心車隊準時出發。
  • 75歲奶奶編織「溫暖」 10年送出600多愛心帽
    在百丈鎮仙巖村,有一位擅長編織的蔣菊妹奶奶,10多年來,她免費送出了600多頂親手編織的毛線帽,溫暖了許多人。「這頂帽子戴著好不好啊?」「好的好的,謝謝啊!」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蔣菊妹正拿著剛剛完成的「作品」到老人家中送「溫暖」。這些年來,村裡很多人都戴過蔣菊妹編織的愛心帽子,她也被大家親切地叫作「帽子奶奶」。
  • 「帽子奶奶」編織「溫暖」 10年送出600多頂愛心帽
    「帽子奶奶」編織「溫暖」 10年送出600多頂愛心帽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3 08:16:00 星期三    在百丈鎮仙巖村,有一位擅長編織的蔣菊妹奶奶,10多年來,她免費送出了600多頂親手編織的毛線帽,溫暖了許多人。「這頂帽子戴著好不好啊?」「好的好的,謝謝啊!」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蔣菊妹正拿著剛剛完成的「作品」到老人家中送「溫暖」。這些年來,村裡很多人都戴過蔣菊妹編織的愛心帽子,她也被大家親切地叫作「帽子奶奶」。
  • 「針心針意」毛線發放通道20日關閉 蘭州好人集群為愛編織暖心不斷
    11月30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本報發起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後,蘭州市無數愛心人士紛紛加盟。其中,「中國好人」「蘭州好人」們鼎力支持,帶頭編織。在「好人」們的帶動下,近15家愛心團體也加入到愛心編織的隊伍中來。「好人」們直接認領愛心織物數量超過270件。
  • 七旬奶奶一針一線編織愛心圍脖
    「織願者」自發前來織圍脖獻愛心  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主力記者 黃之昊 文/圖 實習生 吳越 張銘桂 近日,南昌氣溫驟降,在這寒冷的冬日裡給生活在偏遠山區的孩子們織一條圍巾或一頂帽子,是每個「織願者」都在做的事
  • 餘杭75歲「帽子奶奶」,10年編織600多頂愛心帽送人
    蔣菊妹奶奶家住百丈鎮仙巖村,10多年來,她免費送出了600多頂親手編織的毛線帽,村裡很多人都戴過她編織的愛心帽子,她也被大家親切地叫作「帽子奶奶」。今年75歲的蔣菊妹年輕時就特別心靈手巧,一根毛線在她手上可以編出千百種花樣。一次偶然的機會,因為當地腰鼓隊表演需要,她為隊員們織了幾頂帽子。
  • 九旬無錫阿婆10年織冬衣200多套幫助貴州孩子 社區為她專門辦...
    「愛心毛衣」一織就是十年說起徐曼華阿婆織毛衣,要從10年講起。2008年,80歲的徐曼華阿婆,因為一次摔跤身體無法動彈,只能躺在床上養傷,於是讓子女給她買絨線來織。當年正遇汶川地震,徐阿婆就把自己織的8套毛衣和帽子,託人寄到了地震災區。
  • 【翻譯解】棒針脖套:思葉
    脖套的優點就是方便好用。 這款也是粗針粗線,很快就能完成。蕾絲花樣使脖套兼具了保暖合美觀的特點。 用棒針從辮子的裡山一對一挑織下針(開頭和結尾處要空幾個辮子)。當編織完成後,慢慢地將廢線的辮子拆開,將織物拆出來的線套穿到棒針上就可以繼續織另一側了。 圖例說明
  • 針心針意迎來最年長志願者 84歲的劉奶奶為孩子們織了19頂小花帽
    20家媒體,發起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面向社會徵集愛心志願者,一起親手編織厚實的手套、保暖的圍巾、舒適的帽子等過冬物資。從12月初開始,百餘名志願者領取毛線後開始編織圍巾,其中年齡最小的不到20歲,年齡最大的是84歲的劉奶奶。12月22日,84歲的劉奶奶將自己親手編織的19頂小花帽和自費購買的40雙手套交給了本報活動組,她想把這些物資送給需要的孩子們。
  • 愛心捐助進社區|今日起,愛心物資將送往受助村莊
    今日起,這些愛心物資將送往平山、元氏、靈壽等地的幾個受助村莊,同時本報還將聯合各愛心醫院和企業為當地群眾舉辦義診、敬老宴等活動。收到300多件禦寒衣物11月6日,「愛心捐助進社區」活動啟動後,本報在石家莊市區選擇了12個小區作為接收點,接受市民的捐贈物品。12個小區的居委會和物業公司為捐贈活動提供了大力支持,有的社區還在社區微信群裡號召居民獻愛心。
  • 暖新聞|河北石家莊:編織「暖冬」禮物 寄託濃濃愛心
    暖心三件套裡手套的編織技術相對複雜,活動對接人李嚴芳耐心指導:「牛奶棉的毛線4.5棒針起40針反正針鬆緊邊10圈,換鉤針織,織到分指處出11針,結口處加7針,邊織邊試,到頭收針。我用鉤針織的,完成一隻手套大概用了兩個小時,大人能戴,十幾歲的孩子戴應該沒有問題。」
  • 50頂絨線帽、50封感謝信 81歲老人感動醫務人員朋友圈
    這是前一天上午,81歲的病人家屬郭奶奶拄著拐杖專程冒雨送來的,「趕在天涼之前送來,表達我對醫務人員的謝意。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完成這個心願。」郭奶奶說。耗時8月織絨帽 一針一線讓人淚目記者了解到,郭奶奶的老伴兒王爺爺長期在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做透析。
  • 愛心細流 | 您涓涓細流般的愛心,將改變他們的命運
    姐姐在縣城上高中,每學期學費要2500元,加上我和妹妹也要讀書,我們幾個孩子每學期學費要1萬元左右。爸爸18歲時因工致殘,無法外出打工。家庭收入來源是母親在家幫人做小工,一天70-80元,家中還開了一個零售店販賣飲料、方便麵等,今年評上低保每月2000多元。
  • 4萬人為愛編織6萬件溫暖禮物將送到山區留守兒童手中
    今年76歲的王慶華,是渝中區大溪溝街道華福巷社區「開心編織隊」副隊長,已參加紅櫻桃「冬日針愛」志願行動8年。她說,在「開心編織隊」裡,年齡最小的59歲,最大的84歲。「我們是一群老太太,同時也是一群充滿活力和愛心的志願者。今年,我們從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開始編織,現在已織出帽子、圍巾和手套103件。
  • 片片愛心匯聚暖流,寶山這個冬天「暖暖」的!
    在媽媽的幫助下,行動不便的他拄著專用的「愛心牌拐杖」,艱難地向前挪動著腳步來到愛心捐助點,獻出自己的一片小小心意。鄒焱今年21歲,患有先天性多重殘疾,生活不能自理。他在媽媽的細心照料和教育下,不但學了很多文化知識,每天還堅持看一個小時的時事新聞,關心著身邊大大小小的事情。
  • 【全國熱點】芝麻愛心大接力 感動數百人捐助白血病患者韓進 愛心人士挨家挨戶集資捐款捐助
    本期攝像:吳詩勇 剪輯:吳啟林點擊觀看視頻:芝麻愛心大接力感動數百人捐助白血病患者韓進圖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款捐助名單病魔無情,人有情 (本網訊 吳啟林 吳詩勇)2016年1月10日中午,芝麻鎮街上有三位村民組織趕場的百姓紛紛向和病魔作鬥爭的白血病患者韓進小同學捐款
  • 商丘這兩姐弟的遭遇牽動著商丘眾多愛心人士的心!
    劉亞文,女,19歲,即將上高三,弟弟劉亞鵬,15歲,即將上高一。二人自幼父母就因病去世,一直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去年,爺爺也不幸因病去世,給這個家庭帶來致命的打擊。70多歲的奶奶體弱多病,基本沒有勞動能力,家裡有3畝地,收入少的可憐,平時只能靠低保和好心人接濟維持生活。村頭地裡種的一點青菜,養的幾隻雞下的蛋,能賣個三、五塊錢貼補家用,奶奶都不捨得自己吃,日子非常艱難。
  • 【欣美·公益】——暖冬行動愛心物品捐助方法!
    親愛的愛心夥伴大家好:      欣美·御河九號攜手水基金愛心捐助4年有餘,受到大同市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廣泛關注,並將愛心傳遞到需要幫助的每個角落
  • 「新年新衣」延續至元旦 愛心市民捐衣300多件
    為了讓更多愛心人的溫暖在這個冬天延續下去,我們將繼續徵集愛心衣物,將愛心活動持續到元旦。如果您願意獻出一份愛心,請儘快聯繫我們。 專門去超市花2000多買棉衣 12月24日下午,市民李先生跟表弟開車到了報社。倆人從車上拎下兩大包嶄新的棉衣,記者打開一看,裡面的棉衣都是從大型超市採購的,質量上乘,做工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