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二哈視界,如侵權後臺留言刪除,謝謝。電影資源如侵權,請聯繫我們,謝謝。
圖文以及電影資源不用於商業用途。
如今所有風光的城市
每一寸土地
都埋藏著無盡的鮮血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法國,德法兩軍的戰爭如火如荼。值此關鍵時刻,法國陸軍將軍布洛拉德(Adolphe Menjou 飾)向陸軍上尉達克斯(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飾)率領的部隊下了一道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德軍佔領的安特山。軍令如山,即使前方刀山火海,戰士們仍拼死向前衝去。結局可想而知,在敵人密集的炮火下,法軍衝鋒失敗,傷亡慘重。為了掩蓋自己的指揮失誤,布洛拉德抓捕三名無辜士兵作代罪羔羊,以臨陣脫逃等罪名將他們判處死刑。為了士兵的利益,達克斯上尉奮力爭取,卻在這一過程中漸漸看清軍官和戰爭的醜惡……
本片根據漢弗雷·科比(Humphrey Cobb)1935年的小說《光榮之路》改編榮獲1959年義大利國家影評人協會銀帶獎最佳外語片導演獎、1958年芬蘭影藝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發明了一艘出沒無蹤的潛艇,在海戰中無往不利。一次,這艘潛水艇奉命出擊,執行對英國船隊的襲擊任務,當他們完成任務返航途中,卻遭遇上前所未見的危機。潛在的重重危機隨時威脅著艦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這個貌似強大而冷冰冰的龐然大物完全不能自保,一切 只能聽天由命.
影片改編自戰地記者布克海姆的暢銷自傳,榮獲1982年第54屆奧斯卡金獎六項提名。沃爾夫岡·彼得森成為第一位憑著德語電影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人。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法國人André(麥可·加拉布魯 Michel Galabru 飾)和她的孫女Jeanne(朱莉·德拉姆 Julie Delarme 飾)原本平靜的生活因二戰的到來和德軍對法國的侵佔被打破,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他們家裡的一個房間竟被徵用作為一個德國軍官Werner(託馬斯·儒阿特 Thomas Jouannet 飾)的起居室。他們對這個敵方的軍官一直保持著一種冷漠,尤其是Jeanne,她從來不和軍官說話,即使是在他向他們問好的時候。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年輕的軍官在多日的相處後,竟和他們談論起自己的生活、音樂和法國文化,透露出他納粹軍服下隱秘的內心世界。同時,Jeanne也在積極的參與法國地下反抗德軍的組織活動。漸漸地,兩個來自敵對雙方的年輕男女間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情感。這種情感在他們離別的時候,化成了Jeanne口中的一句話,她和他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唯一的一句話.
本片根據法國作家Vercors寫於1941的同名小說改編。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1815年6月18日早晨,惠靈頓公爵所指揮的部隊,聚集在比利時一個名為滑鐵盧的小鎮營地裡。連綿不斷的降雨帶來了痛苦、潮溼和寒冷給士兵。但是這些士兵將會感謝這場從前夜就開始下的大雨,因為這場夏日暴雨不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時,也即將改寫了整個歐洲的歷史,就是在這兒──滑鐵盧戰場。
滑鐵盧這場戰役,是以拿破崙為首的法國軍隊獨力抵抗以奧地利、普魯士、俄國、英國為首的聯盟國。拿破崙是個自信而又輕視敵人的人。他從未和惠靈頓交鋒過,他相信惠靈頓不會在滑鐵盧進行頑強抵抗。他期望一次進攻就能將惠靈頓趕下山脊,逼他後退。因此他根本沒有料到會有一場大規模的戰鬥。
戰事一開始,法國好不容易才擊敗英國的先鋒,但是法軍的實力已被削弱了大半。當聯軍越接近法軍,法軍的士氣越下降,軍隊也發生了騷動。不久,法軍被徹底擊敗,這場戰役只是打了一整日便結束。
滑鐵盧戰役很特殊,因為它是極少數單憑一場戰鬥就蠃得決定性勝利的戰役。在這之後,幾乎沒有單憑一場戰鬥就能決定整個戰爭結局的戰役,但這場戰役做到了。滑鐵盧戰役的勝利使惠靈頓公爵成為英雄,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而拿破崙的命運則是無比悽涼,他被流放在大西洋聖赫倫島。在那裡,拿破崙度過了他的餘生,昔日那位驕傲的皇帝,亦慢慢的消失在這個廢墟中。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紮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
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
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1944年,二戰臨近結束時,納粹軍隊在波蘭東部建立了三個關押死囚犯的集中營,其中一個就叫索比堡。另外有一個集中營發生了集體逃亡事件,因而看管索比堡集中營的官員發誓決不讓這種事情發生在索比堡集中營。在這個充滿酷刑的集中營裡,逃跑卻是唯一的出路。而更為嚴峻的是,如果有一夥囚犯逃跑,德國人將屠殺掉相應數量的囚犯。任何一次較大規模的逃亡將意味著負責的門衛和德方的政府官員性命不保。一個死囚犯卻在這種看守異常嚴密的集中營裡,率領600人集體越獄,其中300人成功,成為歷史上的奇蹟。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歐戰尾聲,盟軍上下逐漸瀰漫著樂觀的情緒。為了提前結束戰爭,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輕率地將大批傘兵空投在德軍營地背後,去攻佔阿納姆的那座橫跨萊茵河的大橋。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盟軍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這場堪稱二戰中最具戲劇性的戰役,終以盟軍的慘痛失敗而告終。
由奧斯卡金像獎得獎導演理察·阿滕伯勒執導的戰爭巨片《遙遠的橋》,根據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影片表現和謳歌了盟軍在二戰中浴血奮戰的鬥爭精神,被譽為電影史上的超級戰爭巨片。本片的明星陣容空前強大,聚集了諸如詹姆斯·卡恩、麥可·凱恩、肖恩·康納利、羅伯特·雷德福、安東尼·霍普金斯等數國的數十位明星。本片榮獲1978年第3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聲等多項大獎與提名。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該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一名年輕的伊拉克警察被尼尼微的特種部隊從交火中救出,此後加入了一支10人小隊,他們籌劃遊擊行動,要從ISIS手中奪回自己的家園。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
該片講述了二戰期間震驚全球的利迪策慘案的故事,1942年6月4日,納粹德國派駐捷克斯洛伐克的頭目海德裡希,在布拉格近郊遭抵抗組織伏擊,一周後傷重不治身亡,阿道夫▪希特勒勃然大怒,親自下令實施針對當地平民的野蠻報復。
(點擊下方電影海報即可觀看)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蘇聯紅軍與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勒熱夫一線爭奪德軍據守的「勒熱夫突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