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越來越浮躁的時代,我們每天被快節奏的信息擠壓,焦慮、崩潰的情緒時刻撲面而來,如何在這樣的時代真正「把有限的生命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成為我們時常思考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
虎嗅聯合掌上生活App,對話六位獨具生活態度的先鋒人物,講述他們的選擇、堅守、創造和改變。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一萬種,在這裡,或許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們之所以追熱點,是為了有一天可以不追熱點。那一天,我們就是熱點。」
徐老師曾在知乎的某個回答裡說出所有博主的心聲。而就在今年的8月,她說到做到。
毛戈平的改妝視頻一經發出便登上了微博熱搜,僅在微博單一渠道的播放量就接近四千萬,點評贊過百萬。網友稱毛戈平唰唰幾筆的改妝效果堪稱「換頭」,紛紛想把自己的頭寄給毛戈平,不準備拿回來了。
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激活增量的「爆款」內容,它讓一批95後重新認識了毛戈平的技術和產品。
而徐老師只是輕描淡寫地把這次成功定義成「偶然」。
這是靠她大著膽子,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才偶然得到的機會。「我就是在採訪的時候大膽問了一句。本來想著毛戈平老師也只會幫我改改眉毛,結果因為他太完美主義,最後改了全臉。」徐老師說。
過去的4年多時間裡,通過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在微博和抖音等平臺上拍攝短視頻展示自己的經歷和日常,90後女孩徐妍通過「深夜徐老師」這個IP在各平臺積累了超過1500萬粉絲。
這並不是一個很難了解的採訪對象。通過她的微博,你幾乎可以了解她的一切。她會講述自己和男朋友褲子的戀愛經歷;會突襲自己朋友的家,裡面可能有無數隻皮卡丘抑或是價值幾十萬的祖·瑪瓏;她可以自黑失敗的求職經歷,也會紅著眼睛坦然告訴粉絲患抑鬱症期間的崩潰和難過。
她也是愛漂亮的,她生產的主要內容都是關於時尚、護膚、美妝。在她家裡堆著各種各樣的禮盒,等待她開啟。
徐老師的真實給她積攢了人氣,也把「愛漂亮」做成了自己的事業。9月微博視頻原創榜單上,她排名第一。
這是一個頭部時尚美妝博主在大眾眼中、水面之上的光鮮部分。但這絕不是故事的全部。
爆款製造
如今,已經沒有人再會問「深夜徐老師」是誰了。更有價值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成為跟她一樣的爆款製造機?
有網友曾經評價她的成功——總有人每次都能踩在風口上。
確實。徐老師足夠幸運,總能把握住不同平臺的流量紅利。她總是能成為抓住風口的幸運兒。
2014年,微信公眾號開始顯示閱讀量,徐老師23歲。那一年,徐妍在自己的公號上發布了一篇《詩人北島 | 你未曾轉發過的好詩》,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隨後,她把女性生活方式作為主打方向,同時將重心轉向短視頻。靠開箱種草、產品使用感受、明星訪談等欄目積累了幾批粉絲。
也有無數公眾號為此總結過徐老師的內容特質——人格化、高互動、粉絲高黏性等等。
但她說:「做好內容是沒有套路和捷徑的。」
首先要做的是膽子要大、敢於嘗試。她的每一次的無心插柳幾乎都能帶來驚喜。
改妝視頻就是她開口問來的,實際上毛戈平已經有許多年不親手化妝。而孟美岐為她化妝的環節能得到了藝人團隊的同意,也讓她很驚訝。「我當時再三和我的同事確認,這個策劃真的可以嗎?」徐老師笑著說,「最後效果也很好。」
最近即將發出的一個私人飛機視頻也是靠徐老師「厚著臉皮」問來的。一次出差,讓她在機場無意間看到旺仔老闆的專用飛機,上面畫著旺仔頭像。她就讓同事嘗試去問了一下有沒有可能讓她試乘,沒想到旺仔的老闆欣然答應。
「不要害怕被拒絕,做內容的人要想就算被拒絕了也不會失去什麼。」她說,「但如果我不去問一下,會覺得自己好像沒有為這件事努力過,想起來會後悔。」
除此之外,她總是會為發現那些稀缺的內容和選題而興奮。
提到旺仔的專機,她的眼睛瞬間就亮起來。「我當時就覺得很可愛,我是第一次見到」她說,「什麼才能拍成視頻和vlog,一定不是記錄一個人日常生活的流水帳。而是那些稀缺的、生活中不常見的東西。」
然後,她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行走的選題機器。在每個內容人都為下一個選題在哪裡而焦慮的時候,徐老師絕不會。
她甚至認為,考核一個內容人最關鍵的指標就是能否快速說出一百個選題。
「那我當然可以說出來,這個領域能做的東西太多啦。」她笑著說。
信息饑渴症
徐老師把這一切歸功於自己的網感好,但在我看來,這得益於她的學習能力,具象化表現成信息饑渴症。
「我覺得自己分分秒秒都要獲取信息、吸收知識,不然我就會不舒服」她這樣總結。
手機幾乎成為了徐老師的另一個器官,和她密不可分。
徐老師男朋友褲子就常常和她因為這件事吵架。「我睡著的前一秒鐘都還在看手機,褲子說都是因為這樣我才睡不著。」她說。
她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瀏覽信息,吃外賣、發呆的時候,就連刷牙洗臉的時候,要看視頻,否則手裡的動作就沒法進行下去。真正讓她意識到自己手機用得太厲害是在時裝周上。她每天都有密集地看秀、拍照行程,可手機顯示屏幕使用時間依然超過10小時。「天吶,我也太愛看手機了吧。」
除了上網,她幾乎不允許自己停下來放空,或者陷入無事可做的狀態。所有的碎片時間都必須用來學習:長途飛行,手機裡一定要提前緩存許多視頻;休息一天要看書,包先生在一次「翻包」節目上,就從她隨身的背包裡找到一本《只有皮膚科醫生才知道肌膚保養的秘密》;如果最近一陣子都不必外出,她就會給自己報名兩個月的美妝課程。
這種對信息和學習的渴望肇始於她成為時尚美妝博主的開端。業內許多人把她轉型的內在動因歸結於「錢」——要不惜一切代價擠進回報最豐厚的領域。
但徐老師並不這麼想。她轉型的核心動力在於對新知識的渴望。
在一次採訪中她直言不諱: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並且了解它,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舞,我希望能用更多的方式給自己和粉絲帶去歡樂和收穫。於是,如何從全新而不熟悉的領域中挖掘出足夠優質的內容,成為徐老師轉型時面臨的首要問題。
不下一番「硬功夫」怕是無法解決問題。她想了解更深層的知識,不只是看個熱鬧。「比如我看到一張海報,就能判斷這個妝面是怎麼完成的。」她說。
經過5年的訓練,她的大腦已經生成一個完整的信息處理系統:每次看到內容就會自動分類,然後反饋它能引發傳播的核心是什麼,最後得出自己和團隊能怎樣做的結論。
「對於頻繁輸出的博主來說,不止是每天展示產品、開箱、種草,讓粉絲買東西。乾貨是最重要的。」她說。
「我要達到自己的標準」
在所有品牌都想搭上博主的流量列車、博主都想著如何變現的圈子裡,徐老師還是有些不一樣——她會直言不諱地告訴粉絲:你或許沒那麼需要那隻口紅。
在重複做著送口紅、神仙水、黃金棒等等的美妝博主規定動作的時候,她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在消費主義浪潮中推波助瀾的人。在自責之後,她選擇戳破這個幻象:「你複製得了海報上的那個同款色號、粉底,可是真正閃著光芒的生活是複製不了的。」
她不想把包裹著甜美糖衣的焦慮傳遞給粉絲,相反,她想送給粉絲舒緩焦慮的解藥。徐老師管這個叫:乾貨。
在一個多小時的採訪裡,乾貨是她提到的高頻詞。顯然,比起帶貨,她更在乎有沒有乾貨。
改妝、仿妝視頻要總結步驟和方法,就連分享抑鬱經歷,都充滿知識點——抑鬱症有哪些症狀、哪些易發病人群、如何治療,都條分縷析地分享給粉絲。
而對乾貨執著的另一面,是她的完美主義。
從改妝視頻的拍攝到最終發出,前後歷時了一個多月。從封面圖片的選擇、文案、素材選擇、視頻節奏,前後改了十幾版,她都親自過問,務求達到最佳效果。
「把時間要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別人認可我當然很好,但我要做這個事業,是要實現自己的價值感,達到自己的標準。」徐老師對我說。
而這種執著並不止步內容製作上,團隊正在結合自身風格及受眾人群,選擇不同的平臺有針對性地輸出內容。最近,深夜發媸的內容也可以在一些新興的內容平臺上看到,比如招行信用卡旗下的掌上生活App。「把有限的生命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是掌上生活今年8.0改版的主要理念,希冀用有態度的展現,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選擇入駐掌上生活這個新平臺主要也是因為理念的認可,現在深夜發媸已經在掌上生活做到日更,積累了一批新的擁躉。
徐老師27歲的生日,是在排得滿滿當當的5個工作中度過的。當時的上海還是冬天,她穿著吊帶裙在室外一直拍照到晚上11點。
面對未來,她最大的恐懼就是陷入安逸、止步不前。她曾經在一次訪談中,跟工作人員說:「一旦我這段時間非常安逸,我就會特別恐慌。我自己最怕的,就是丟掉我們拼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