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開始流行批《鋼琴課》和《包法利夫人》三觀不正。
經典文學塑造的複雜人物,被道德警察們粗暴地貼上「渣女」和「文藝女吊」的標籤。
這才是真的世風日下啊。
趕巧了,香玉手裡正好有一部「三觀極歪」的英劇。
還出了第二季,還拿了豆瓣 9.0 分。
一如既往地邪門,帶感。
機智如你,大概也猜到了——
《名姝 第二季》
Harlots Season 2
近兩千人打出的 9.0 分。
包括香玉在內,估計大部分人都是衝著《名姝》無與倫比的禁忌題材去的吧。
畢竟它的英文劇名就赤裸裸地叫做「娼妓」(Harlots)。
倫敦溼漉漉小巷子裡,到處都是嗯嗯啊啊的男女,撩起裙子「說幹就幹」。
更還有高級妓女們想著法兒地調情賣俏,不同派系的老鴇撕嗶鬥狠搶地盤,簡直不要太刺激。
大尺度是有目共睹的。
為什麼胸要被擠得老大?
妓院這麼講究?
養情婦居然是合法的,談好首付和年薪,還要白紙黑字籤約?
正房太太們幹什麼吃的?
哦她們貌似十分樂於老公找情婦,有的還幫忙牽線搭橋。
露點,同性,3P.
初看《名姝》時,香玉腦子裡嗡嗡嗡炸了好幾輪,遭遇強烈衝擊。
但看著看著,就覺得尺度什麼的都是次要,關鍵劇情很精彩。
為了避免大家有所遺忘,香玉簡單把第一季的線索擼一遍。
第一季的主線是白髮和黑髮老鴇的派系爭鬥。
黑髮老鴇名叫瑪格麗特,一開始她身處貧民區,在窄小陰暗的房間裡安排姑娘們接活。
得力幹將是自己的兩個女兒。
姐姐夏洛特貌美無雙,充滿一股子野性勁兒,早早徵服了一位貴族伯爵的心,成為藏在大宅子裡的情婦。
妹妹露西剛到「工作」的年紀,母親培養她念書彈琴,就指望著憑藉售賣她的初夜,一舉打入上流社會的圈子。
同時,黑髮老鴇在謀劃一次「產品迭代」,在一處高檔的街區開設妓院,吸引權貴人士過來消費。
這樣一來,實際上是搶了白髮老鴇奎利格夫人的生意。
兩人原本積怨頗深。
黑髮老鴇 10 歲的時候就被賣給白髮老鴇,後者並不慈善,對待姑娘們心狠手辣,關禁閉餓肚子毆打等等,遭受折磨的黑髮老鴇成年後逃出魔掌。
本劇的開頭,就是白髮老鴇串通法官,以掃黃名義抓捕黑髮老鴇,拉開了一場爾虞我詐的血雨腥風。
第一季以好幾齣命案結尾。
首先,伯爵被刺死。
姐姐夏洛特拒絕伯爵的包養協議,對方因妒生恨轉而要包養妹妹露西,露西反抗刺了伯爵一刀。
刺傷貴族是重罪,為了保護幼女,黑髮老鴇選擇徹底掐死伯爵,陷入更大危機。
另外,幾個處女的非正常死亡。
白髮老鴇從法官那裡接到來自上層人物「斯巴達人」群體的授意,在街頭騙取純潔的處女,綁架至一間屋子裡。
「斯巴達人」實則是性變態,處女都慘死,屍體也了無蹤跡。
法倫大人是本劇裡最大的反派,他不僅是「斯巴達人」的一員(目前不確定是否真正參與性虐殺),還提出要包養傻白甜的妹妹露西,十分危險。
這給第二季埋下了很多謎團:
「斯巴達人」群體到底是什麼級別的高層?
妹妹要怎麼對抗法倫大人?
姐姐如何應對伯爵的死亡?
香玉驗收了第二季的前 3 集後,拍著胸脯跟大家保證,這幾個謎團延伸出來的幾條線都非常精彩,甚至比第一季更好看。
首先,一位大咖加盟。
發現沒有,海報的四人變五人。
多出來的 C 位,是大美人麗芙·泰勒。
她就是《指環王》的精靈公主啊。
麗芙·泰勒在第二季裡飾演一位高貴的伯爵夫人。
令人驚詫的是預告裡出現她與一名女孩親吻鏡頭,一條華麗麗的百合線跑不了了喂。
(深深懷疑這個被親的姑娘是夏洛特!)
姐姐夏洛特繼續呆在白髮老鴇那頭當臥底。
倫敦新來了法官,做派非常強硬,端掉了白髮老鴇的窩點。
在解救白髮老鴇的過程中,夏洛特遇見了麗芙·泰勒,後者與白髮老鴇有舊怨,兩人形成「反白鴇」聯盟。
妹妹露西這條線更帶感。
伯爵死亡後,她幾乎一夜長大,拋棄傻白甜。
她在 SM 女王南希的調教下,成為一枚狠角色。
而明顯帶有 SM 傾向的法倫大人正好被露西的冷漠倔強吸引。
露西在馬車上掏檔,反客為主,把包養的價格提到了一年 500 磅。
很多人表示很想嗑妹妹和法倫大人這對危險的 CP。
當然,處女之死的謎團還在鋪開,新法官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衝擊,以及那些性格鮮明的妓女們都在經歷各自的生活...
我想大多數人會把這部劇當做「奇觀」來看,因為描繪的時代和人物都太奇特了。
「窯鬥肥皂劇嘛,圖個熱鬧新鮮」。
然而這部劇絕對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有歷史背景的。
《名姝》第一季開篇語「1763 年,倫敦崛起,城中五分之一的女性以賣娼為生」。
簡簡單單一句話,其實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巨,大。
可以說,搞懂了這句話,就理解了《名姝》一大半。
1763 年的「娼妓」絕對不像我們如今認為的那麼人人喊打。
18 世紀英國尤其上流社會人士集中的倫敦,「在合法配偶之外養一個文雅的情婦,或用情婦取代合法配偶是最時髦的事情」(語出《奢侈與資本主義》一書)。
如果哪個上流人士沒有情婦,還會被同儕看不起。
而《名姝》裡奎格利和瑪格麗特領導的高級妓院,就是上流社會的情婦訓練營。
18 世紀的高級妓女們能堂而皇之地進入上流社會,在服飾美容經濟上全方位影響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文化。
比如,同時期法國實際掌權的王后,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就曾經是一位名妓。
(蓬巴杜夫人畫像)
蓬巴杜夫人是「洛可可之母」啊。
她推崇甜蜜輕盈的洛可可風格,可能到現在都影響著你家電視背景牆的花紋。
《名姝》描繪的 1763 年,正值英國的巔峰時刻。
那時英國打敗法國,拿下了北美洲的廣袤土地,首次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最巔峰,往往也意味著最奢靡。
在奇特的時代背景下,底層泥地裡打滾的妓女居然能夠擁有一條較為明確的「上升通道」。
在那個女人還被視為男人私有財產的年代,這未免不是兩害取其輕的選擇。
(母親寧願女兒被貴族包養,也不願她們嫁給普通小商販)
而本劇恰好借著這條通道,帶我們窺見了當時整個英國從下到上的風俗面貌。
底層未必卑鄙,上層未必高潔。
在一個國家的最強盛的時候,首都五分之一的女性人口賣淫為生,爛的難道只是只是妓女群體本身麼?
那些夜裡去嫖的男性,白天一本正經抨擊他曾經光顧的姑娘。
掃黃的時候,也只是抓女的,男性嫖客一律放走。
妓女凱蒂被人割喉,慘死。
看似公正不阿的掃黃法官,此時面對一條人命卻毫無作為。
18 世紀英國的「性寬鬆」政策,本質上是對男性貴族的寬鬆罷了。
貌似浪漫的耳酣面熱之後,剩下的還是女性被剝削的殘酷現實。
而能拯救女人的,或許也唯有她們自己。
這條守則,永不過時。
助理編輯:春大鯨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