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研報掘金】環保監管加強推動行業高景氣 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2021年1月11日,發改委發布《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汙水資源化利用格局。此次政策目標的下達,有利於加快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促進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等問題。
環保監管將持續趨嚴,促環保需求釋放。機構指出,主要環保細分領域保持20-30%業績增速的情況下,行業估值處於歷史底部,PEG較低,估值比較優勢明顯;建議關注環保行業龍頭公司估值修復的投資機會。
核心邏輯
1、環保監管將持續趨嚴,促環保需求釋放。1)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工作的意見》,提出環保監管近、遠期目標: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態保護監管法規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全國生態監測網絡,初步形成與之相匹配的指導、協調和監督體系;到2035年,建成與美麗中國目標相適應的現代化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通過完善制度、強化監督、綜合執法等措施加強生態破壞問題監督和查處力度。環保監管將持續趨嚴,促進環保需求釋放。2)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推進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化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應用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有序推進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轉移、利用、處置等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對於上一年度危險廢物實際產量達10噸及以上的單位,自2021年起危廢管理實現信息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使得危廢監管更加便利,加快危廢實際需求顯性化,進一步提升危廢板塊景氣度。
2、汙水資源化驅動兩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方面,汙水資源化技術的應用與處理設施的補償式投資。初始階段是政策推動,通過政府補貼、稅費支持、專項資金等措施,使汙水資源化在商業上具有可行性。在技術進步與工藝改良的推動下,汙水處理與再生水的單位成本不斷降低,將越來越接近於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資源價值,汙水資源化市場進入自我良性循環。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將會新建一批高標準的汙水處理設施,並對原有設施進行提標改造,相應的水處理設備公司、技術服務公司受益。另一方面,水資源價值重估,水價將更加反應其本應具有的資源價值,自來水和汙水處理運營公司的價值將被重估。
3、汙泥處置率提升空間大,「十四五」處置需求超800億。2018年,全國市政汙泥處置率約為57%;汙泥處置率仍存較大提升空間。隨著多起違法傾倒汙泥案件的發生,政策對汙泥處置的關注度提升,從「重水輕泥」到「泥水並重」。土地利用和生產建築材料是汙泥資源化利用的兩個主要方向;2018年我國近50%的汙泥直接被填埋處置,用於土地利用的比例約18%,用於生產建築材料的比例約12%;歐美日汙泥資源化比例均超50%,我國汙泥資源化提升空間大。考慮「十四五」期間汙泥處置率的提升,預計新增汙泥處置設施建設需求約215億元;運營市場空間約607億元;合計約822億元。
4、回購方案頻出,彰顯板塊投資價值。上周偉明環保、聯美環衛、聯美控股公布回購方案。1)偉明環保:1月5日,公司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於轉換公司可轉債。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8000萬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1.60億元(含)。回購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3.8元/股(含)。1月8日,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268.09萬股,已回購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21%,購買的最高價為18.95元/股,最低價為18.08元/股,已支付的總金額為4999.91萬元;2)龍馬環衛: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7500萬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含),期限為自通過本次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5.00元/股;3)聯美控股:公司公告集中競價回購方案,擬用於後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擬回購金額下限為2.5億元,上限為5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6元/股,回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4)德林海高管丁錫清、孫陽近期分別增持公司股票9.52、3.19萬股,參考市值分別為599.56、199.96萬元。
5、融資回暖、需求加力,環保配置價值凸顯。2019年以來利率下降、國資入主,環保企業債權融資改善明顯,而再融資新規出臺解決企業股權融資的難點,壓制板塊PE最重要因素消除。2020年以來環保專項債總量擴容、佔比提升:1、總量擴容:2019年環保專項債總額546億,2020年截至12/31共2324億;2、比例傾斜:2019年環保專項債佔比2.5%,2020年提升至6.3%。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生態文明建設不動搖,目標「十四五」期間要實現生態環境新的進步、2035年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且長江及黃河流域大保護、垃圾分類等催化下行業本身增長空間廣闊。
利好公司
國泰君安指出,關注環保板塊PEG優勢,持續推薦低估值固廢及煙氣治理龍頭公司。1)垃圾焚燒,訂單高增長,正處量增價漲黃金期。推薦偉明環保、三峰環境、綠色動力、高能環境、旺能環境、瀚藍環境與上海環境。2)垃圾分類帶來分類環衛裝備和服務投資,推薦盈峰環境、龍馬環衛;垃圾分類將使得廢油脂收集率增加,推薦卓越新能。3)水處理工程服務:推薦資產負債表修復初步完成的碧水源、博世科等;4)煙氣處理實際需求超預期,龍頭行業份額不斷提升,推薦龍淨環保。
方正證券指出,考慮「十四五」期間汙泥處置率的提升,預計新增汙泥處置設施建設需求約215億元;運營市場空間約607億元;合計約822億元。建議關注:碧水源、金科環境、三達膜、首創股份等。
興業證券指出,流動性寬鬆環境下,類債資產將呈現長牛趨勢。持續推薦偉明環保、聯美控股、瀚藍環境、旺能環境、城發環境等類債屬性標的。隨著環衛龍頭公司的上市及資本市場、政策、訂單規模的變化,行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建議關注盈峰環境、玉禾田、僑銀環保等。長江大保護方面,建議關注洪城水業、興蓉環境、重慶水務,同時關注管道建材相關公司的投資機會。經歷「縮表」之後,行業基本完成觸底出清,投資機會從融資環境改善回歸業績增長,部分公司估值與業績增速已經具備較好配置價值,新的行業龍頭有望誕生。建議關注高能環境、碧水源等。
天風證券指出,汙水資源化將打開膜工藝在汙水領域的應用市場,建議關注碧水源(MBR+DF雙膜應用的開拓者)、金科環境(專注膜應用市場,通用平臺裝備填補國內空白)、三達膜(膜技術全產業鏈專家)。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DF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