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光復,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
這位老戲骨一生從未演過主角,但是憑藉精湛的演技深受觀眾的喜愛,他的名氣不大,但卻被譽為國家一級演員,一生輝煌。
1946年,李光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富裕家庭裡。
李光復的父親當年闖關東到了東北,憑藉努力在東北建立了3個發電廠,很是積累了一些家財。
但是後期李家在東北的產業被日軍侵佔,李光復父親只能又回到北京,但是人有才華,哪裡都是攔不住的。
在北京的李光復父親再次憑藉自己的商業頭腦建立了洋行,橡膠廠,啤酒廠,成為富甲一方的富翁。
而據李光復回憶,他小時候的玩具就是金條,童年時母親曾拿兩大箱金條讓他當積木玩。
為了讓家人住的更舒適,李光復的父親還用180匹布換了一座四合院,如今這座四合院價值上億。
李光復雖然出身富庶,但身上並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惡習,因為他有一個嚴格的母親。
李光復母親為了鍛鍊兒子,曾讓他賣過菜,掏過大糞,而這也造就了李光復吃苦耐勞的精神。
李光復不進性格好,成績也好,但他對表演情有獨鍾,所以13歲就考取了北京人藝訓練班,可上了兩年後班級就因經費不足解散了。
李光復當年班級合影
在李光復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去世。
父親的去世對他的打擊很大,而且家裡沒了頂梁柱,也變得一貧如洗。但是無論生活多麼苦,李光復母親都沒有選擇將四合院變賣維持生活,因為她覺得家在,李光復的父親就在。
面對家庭的變故,李光復沒有一蹶不振,他擔起家庭的重擔,四處打工為家裡減輕負擔,但對表演的喜愛絲毫沒有褪去。
1979年,李光復主演了年夏淳導演的《茶館》,為了演好劇中的老茶客一角,李光復每天跑到公園和老人們聊天,體會老北京老頭的感覺。
李光復總是能將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演繹的活靈活現。
但李光復並不甘於現狀,於是下海經商,並很快賺得盆滿缽滿,成為人藝最早有私家車的演員。
55歲那年,他又轉戰螢屏,主演了《天下第一樓》、《媳婦的美好時代》、《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等熱播劇。
雖是一些配角,但總是能讓觀眾看到他身上的發光點。
真正讓他大火的還是《正陽門下》中「破爛侯」一角,李光復將這個小人物演繹的活靈活現,不禁讓觀眾驚嘆於他的演技。
俗話說:愛情事業雙豐收。
事業上一帆風順的李光復,在感情生活也十分順利。
李光復的妻子是一名圈外人,婚後育有一子。夫妻倆相濡以沫,恩愛至今,而且兒子是李光復的畢生驕傲。
每當談及兒子,李光復總是滔滔不絕,連連稱讚。
李光復的兒子長相帥氣,起初兒子也想子承父業進軍演藝圈,但李光復覺得演藝圈從不缺小鮮肉,而且並不穩定,所以兒子李禕也就打消了這一念頭。
後來李禕國外求學歸來,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經手的案子都是上億的。
如今兒子李禕已經成家,還給父親生了一個可愛的孫女。
而李光復如今也已經74歲高齡,但在一些影視劇中依然會看到他的身影,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對演戲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