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這本是金庸老先生所著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後被翻拍成各種影視作品。在豆瓣上能查到的便有十餘部。
其中,最著名的四位「韋小寶」為梁朝偉、陳小春、周星馳以及張衛健。
陳小春版與周星馳版的豆瓣評分都在8.0以上。正是因為此前的成功,這版《鹿鼎記》在翻拍之前就賺足了眼球,再加上張一山「老戲骨」的演技加持,更是讓觀眾很是期待。
然而,事情卻在電視劇播出之後發生了反轉,新鹿鼎記的豆瓣評分僅為2.5分,可以說是創下了歷史最低。尤其是今天#張一山版鹿鼎記##鹿鼎記評分##新鹿鼎記鰲拜家寫了鰲府#等詞條均上了熱搜,微博、豆瓣等網友的反響都不是很好。
主演表演浮誇,各種咿咿呀呀的聲音讓人出戲,失去了韋小寶調皮中顯露著聰明的靈氣。畢竟在各大版本中韋小寶的給人的感覺都是「賤賤的」,有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而張一山略帶的空洞的眼神與誇張的表情表現出來的只有「傻氣」。
「讓你演的是韋小寶,不是猴!」的評論直接衝到了豆瓣第一熱評。
這使得張一山原本在《餘罪》中積累的演技口碑遭遇了毀滅性打擊,《餘罪》中的張一山將自身原本有的「痞子氣」發揮的淋漓盡致,笑點、淚點、爆發點將人物詮釋活了。
這不禁讓人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難不成是為了表達出周星馳版的那種感覺?
除了張一山演技的爭議,整個《鹿鼎記》給大家的觀影感受似乎都不盡人意。劇情做了過多的刪減,導致銜接不足;有些地方的笑料挺足,可這部劇的本質是武俠,而不是喜劇片。
#鰲拜府寫成鰲府#的失誤也是讓眾多網友笑話。雖然這個東西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但作為專業的製作團隊犯此等失誤,總歸是有些丟人。
最後張一山工作室也對今天熱搜爭議做出了回應:「小寶還在成長,感謝大家的建議」。表示出了改正之意。那麼,大夥對張一山這次的表現有什麼感覺嗎?你更喜歡那一版的《鹿鼎記》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