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出品的角色競演類真人秀《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正在熱播。節目裡,本季新加盟的導師爾冬陞導演對糟糕的表演點評犀利到位,因此多次登上熱搜榜,被網友稱為敢說真話的嚴厲導演。與此同時,他也對出色的表演不吝讚美,還呼籲大家對年輕演員要多些寬容。
爾冬陞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綜藝節目與電影實際拍攝有所不同。真實的片場,他很少公開指出演員的問題,多是私底下的交流,而節目需要把這部分內容呈現給觀眾看。他不覺得自己對待演員過於嚴厲,但並不在意別人會這樣說自己,「我不看評論的」。
爾冬陞在節目中。
嚴厲與寬容
節目就是給觀眾看的,嚴厲一點演員也不會完全當真
《演員請就位2》中,爾冬陞的點評都一針見血。他評價陳宥維演《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夜華,連控制五官都不會,哭戲像嚼口香糖;評價張大大把《我和我的祖國》裡的核科學家高遠演得像公交車上的小偷;也指出楊志剛總演哥哥郭靖宇的戲,表演陷入了模式化……新人演員何昶希此前接受採訪時曾直言:「爾冬陞導演的點評很犀利很『血腥』,但能夠讓我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爾冬陞指導年輕演員。
而事實上,這並不是爾冬陞從事導演工作時的狀態。他在片場並不會像節目裡一樣公開指出演員的問題,多是私底下溝通。真正被他在現場嚴厲要求的,是他自己導演組的工作人員,比如副導演。「對演員我不太會在現場講(他們的不足),尤其當著工作人員的面。但有幾次試過用手段來得到我想要的表演,比如我在鏡頭外把演員罵哭,或者讓演員很震驚,恰好得到了那場戲需要的情緒。」但這種手段爾冬陞也不常用,且只會對比較年輕的演員才管用。
參加《演員請就位2》,爾冬陞會從另一個角度來考量,因為這檔節目需要導演把對演員表演的點評呈現給觀眾,他為此在上海隔離期間把第一季節目全看了一遍。「我判斷大家都知道,節目就是給觀眾看的,演員也知道這一點,我就算嚴厲一點,演員也不會完全當真。」
另一方面,爾冬陞很能體諒演員在節目的第一賽段所面臨的挑戰。像詞怎麼改、戲怎麼排,雖然現場有編劇和表演指導幫忙,很多時候演員也要自己拿主意。「這不是他們正常工作裡要做的事情,所以就會出現有的演員拿捏得比較好,有的演員判斷失誤,那出來就是漏洞百出了。甚至有的人是沒演過戲的,這對他們完全是額外的要求。」在爾冬陞看來,這跟實際的電影拍攝不同,拍電影是有時間以及各種輔助手段來慢慢調整演員的表演的。「就算流量演員戲不好,只要來了,給到足夠的時間,我會一條一條地拍,拍好為止。」
爾冬陞
流量和評級
對演員市場評級很正常,不排斥用流量演員
《演員請就位2》找來多位影視行業製片人,提前對參賽演員進行市場評級,從高到低分為S級、A級、B級。像倪虹潔、馬蘇、溫崢嶸等演技不俗但流量不足也不再年輕的演員被分到B級,網上對此也有過爭議。爾冬陞認為,對演員進行市場評級很正常。參與評級的很多是電視劇製片人,他們的項目會面臨平臺的選擇,而平臺的用戶以年輕觀眾為主,當然會傾向於用年輕的、流量高的、顏值高的演員,並以此為參考進行評級。但他認為節目裡的評級標準並不是足夠全面的,也不一定能代表電影圈。「電影圈也要看情況。如果拍的是年輕題材,就找年輕演員,有流量的話更好。對製片方來說,演員受不受歡迎,對觀眾有沒有吸引力,都是會影響到上座的因素。」
節目裡,爾冬陞既犀利點評過流量演員的糟糕演技,也對表現好的流量演員給出過肯定:「流量演員也是可以有演技的」。作為電影導演和監製,爾冬陞會根據不同的題材決定找什麼樣的演員,也並不排斥使用流量演員,因為他有信心把他們一條一條拍好。「如果拍的是相對成熟的題材,比如《門徒》這種,那我怎麼會考慮用流量演員呢?我在找演員的時候就會考慮其他的方面,他的演技、市場吸引力等等。這是(選角的)另一種角度而已。」
爾冬陞拍攝《門徒》。
爾冬陞擔任導演的電影的確很少用到流量演員。因為他導演的戲大部分都是自己寫的劇本,而他現在很少寫年輕題材的戲了。「我不是沒有年輕過,而是現在我已經成熟了。電影裡面年輕人的戲,必須是情感上衝動或者放肆一點的,我現在寫不出來那種感覺。而且如果我去拍年輕題材的戲,現在年輕人可能會覺得很怪,不看。爾冬陞拍全部流量明星主演的戲,我覺得他們會抗拒。」但爾冬陞經常監製年輕導演的電影,如果恰好是年輕題材,就可能用到流量演員。
評論與熱搜
上頭條大家都想躲,因為大部分都沒好事
爾冬陞說,他來參加《演員請就位2》的目的之一,是因為要監製不少電影項目,希望藉此機會認識更多的年輕演員,也讓年輕演員和他們的經紀人認識自己。他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目的基本上達到了,參加節目的40個演員他都認識了。爾冬陞在錄製現場不只會看演員表演的部分,還會觀察他們其他時間裡的狀態,比如有的演員上臺前緊張到發抖或者哭泣,有的表現得很淡定。他會把一些演員的特性記下來:「這種特性適合演什麼戲,以後監製這樣的戲或者有這樣的角色,我就會有記憶。」
《演員請就位2》播出後,有不少導演和演員主動找到爾冬陞。看了節目的導演來找他訴苦,稱讚他在節目裡說真話「罵得好」;而參加節目的演員則是來找他求教的,聊各自表演上遇到的問題,想得到他更多的指點。爾冬陞笑著感慨,二十年前沒有人叫他去說經驗,他說了也不會有人聽,因為那時候還有很多圈內的老人家在。現在不一樣了,他發現會有很多人主動找來問意見和建議。「我發覺(問我的)所有事情我都見過之後,就知道我真的是老了。」
爾冬陞
爾冬陞在節目裡的點評,有人覺得犀利到位,但也有人質疑是否對演員過於嚴厲了。爾冬陞覺得自己「並沒有多嚴厲」,但外界有這樣的評價他也並不介意,「我不看評論的,你罵我,我也不知道」。爾冬陞說,他平時不刷微博不刷朋友圈也沒有抖音,因為覺得這些都浪費時間。工作人員跟他說上了熱搜,他先問熱搜是什麼,知道後也沒覺得上熱搜有什麼了不起。「現在叫上熱搜,以前我們那一代叫娛樂版上頭條。上頭條是大家都想躲的,因為大部分都沒好事,除非你結婚。」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
來源:新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