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璀璨:上海鑽石交易所發展親歷者說》封面
上海鑽石交易所的成立,是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一朵小小浪花,但其折射出的光芒卻璀璨耀眼。值此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上海鑽交所成立20周年之際,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和上海鑽石交易所共同編纂、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璀璨:上海鑽石交易所發展親歷者說》,以50位曾經參與、見證上海鑽交所發展的中外嘉賓以口述訪談的形式,為中國改革開放和浦東開發開放的發展成就提供了生動的歷史註解,也為國內外專家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當代史和改革開放史提供了鮮活樣本和經典案例。「如果說鑽石通過其切面呈現了迷人的光彩,那麼浦東開發開放則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這個『切面』折射出璀璨光芒。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歷程,走的是一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也是一條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是一表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長王為松在昨日下午上海鑽石交易所舉行的新書座談會上說道。
「每次來到上海,來到浦東,都能感受到一句話:浦東是個象徵,更是個奇蹟,或者這個奇蹟,更是一個象徵。」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信息資料館副館長、一級巡視員張秀娟表示,這本書經過了精心裁剪史料,配有大量的歷史照片和圖表,實現了歷史性和現實性的統一,資料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學術性和可讀性的統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同時,書中運用口述史的形式,原貌再現了上海鑽石交易所從籌建、成立,再到蓬勃發展的歲月,全景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政治勇氣和崇尚科學、遵從理性的戰略智慧,是中國共產黨用於制度創新、協同創新的現實明證。此外,它還是一部學習了解金融要素市場發展史、浦東開發開放史和中國改革開放史的生動教材。
圖說:座談會現場
上海鑽石交易所的成立,也給國際企業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印度出口成品首飾批發排名第一珠蕾仕集團代表阿米特拉·彌切邁達回憶,「2001年上海(鑽石)交易所的成立,讓我們進入中國市場。上海鑽交所這20年為中國市場所做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次稅收改革。第一次是關稅變成零,第二次是鑽石稅從17%降到4%,都是非常大的飛躍。」而他個人在上海最大的收穫,就是找到了另一半,現在,他們有三個孩子,都在上海讀書。
正如前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在書的序言中提到的,「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上海鑽交所,是中國對外開放進程中一個成功而典型的案例。鑽石行業有句經典的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我想,上海鑽交所在發展、成長過程中體現的勇氣、智慧和作風,也是永遠值得流傳的寶貴財富。」(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