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今年青海省兩會著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對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對於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具有重大意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今年青海省兩會著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對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對於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具有重大意義。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依然艱巨複雜。要確保深度貧困地區群眾徹底擺脫千百年貧窮落後的面貌並不容易,一方面要實現易地搬遷,扶貧產業加持,這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徹底改變深度貧困地區群眾落後的思想觀念並不容易。千百年來,窮怕了、窮慣了,導致一些貧困群眾得過且過,「等靠要」思想嚴重,扶志與扶智都面臨著「治愚」這道難題。同時,放眼全球,國際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結構性矛盾凸顯,市場需求走弱,企業利潤下降,實體經濟困難增多,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要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就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看到風險挑戰。
打贏三大攻堅戰我們有制度自信。無論世界怎麼變革,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兌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勠力同心,精準扶貧,凝聚起力拔窮根的蓋世之氣。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堅定製度自信。」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做到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這個春節,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多少歸家的腳步,阻斷了多少團聚歡慶,打亂了多少日常的生活,也阻礙了許多生產發展。如何做到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檢驗著廣大黨員幹部的治理水平與擔當能力。
要打贏疫情阻擊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永遠都是第一位的。疫情阻擊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光靠「疫線」醫務人員是不行的,靠黨員幹部「蹲守」「勸阻」也是不行的,群眾也應該參與其中。廣大黨員幹部要當好「宣講家」,既把新冠肺炎的危害講清楚,也把疫情防控知識深入淺出講明白,讓市民、村民正視新型冠狀病毒,一「宅」二「戴」三「洗」,疫情防護從「我」做起。
要在疫情防控中厚植為民情懷,培養與貧困群眾的真感情。廣大扶貧幹部要像關心家人一樣關心疫情籠罩下的幫扶對象。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為了強化源頭防控,一些地方加強城市社區管理,關閉人員流動較大、防控基礎較弱的的菜市場、便利店等,為了切斷傳染源,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給貧困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此時把貧困群眾當「最惦記」的人,多給他們打打電話,問問身體情況,給他們送上生活必須品,甚至是一副口罩,不僅可以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還能進一步建立幹群關係,有利於獲得貧困群眾的理解、支持,昂揚他們脫貧致富的鬥志,有利於一鼓作氣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2020中國號列車」必將搭載全國人民駛入小康這個幸福站。(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