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題材展開,一起感受女性的力量

2020-11-04 南方影視孵化基地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入圍影片《七月的舞步》,由當紅藝人張予曦、黃小蕾、黃景行、姜超等人聯袂主演。


影片發布的宣傳海報以黑色背景為底,視覺中心的紅藍配色十分搶眼。紅藍色與海報上的真實人物形成鮮明對比,充滿反差感和戲劇感。海報上母親與女兒背對著背,透露出母女二人之間的「隔閡」。影片名《七月的舞步》字體是跳躍的線條,彰顯了舞蹈靈動的氣息,其中的「舞」字更似一個翩翩起舞的舞者。


影片主要講述張予曦飾演的女兒顧悠悠與黃小蕾飾演的母親呂小梅,由於價值觀的不同,母女間漸行漸遠,卻在陰差陽錯下發生了靈魂互換,從而以奇妙的方式搭建起兩代人之間溝通橋梁,為對方共同奮鬥的故事。

龍應臺的一段話很貼合故事的想要傳達出來的情感,「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影片將兩代人之間的價值碰撞,生活的迷茫與混沌,夢想與現實的割裂進行了細緻地刻畫,又巧妙地融入到輕鬆熱血爆笑的情節中, 圍繞著「母女親情」「代際差異」「女性成長」等社會熱點,進行了獨到的解讀,相信電影上映後會獲得一定的關注與共鳴。

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評委、喜馬拉雅副總裁周曉晗看來,影片《七月的舞步》恰好展現著女性成長所經歷的階段,體現出面對生活磨難仍異常頑強的女性力量。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女性題材的全新表達
    來源:國際在線近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女性題材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研評會在北京召開作為引發社會廣泛共鳴的爆款劇集,《三十而已》聚焦都市女性的多重困境,在女性話題上強調尊重多樣選擇和個人命運,不定義女性,不強加標準,傳達希望女性自由而活的劇集內涵。劇集在騰訊視頻累計播放量超60億,並以3.7億單日播放量拿下平臺2020年新高,彈幕互動率登2020年第一名,現實、共鳴是彈幕中最常提及的關鍵詞。播出期間,東方衛視中國視聽大數據收視率第一。
  • 數讀2020年女性題材劇發展
    無論是電視劇中20歲、30歲的女性角色,還是綜藝中「乘風破浪」的姐姐,都讓人看到螢屏中「她力量」的崛起,成功吸引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引起廣泛共鳴。  「她力量」題材的電視劇在電視大屏端表現如何,有怎樣的收視特點?本文通過CSM媒介研究的收視調查數據,整理2020年1—9月所有上星頻道晚間首輪劇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題材劇,從製作、播出和收視等角度進行研究和分析。
  • 北京電影節丨國際女性電影中的「她力量」
    在整個電影發展史上,女性的聲音,從未缺席。近年來,女性題材已經成為觀眾們極為矚目的電影創作主題。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片單官方推薦單元中,就有三部以女性力量為主題的電影。在其中,你將領略到這些多元、優秀的「她力量」。
  • 北京電影節丨國際女性電影中的「她力量」
    在整個電影發展史上,女性的聲音,從未缺席。近年來,女性題材已經成為觀眾們極為矚目的電影創作主題。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片單官方推薦單元中,就有三部以女性力量為主題的電影。在其中,你將領略到這些多元、優秀的「她力量」。
  • 馬伊琍不贊同強調女性題材 但接的都是女性題材的戲
    直接表示:我其實個人不太贊同強調女性的題材,男性女性應該是彼此合作的關係。我不喜歡強調女性兩個字,不要去孤立男性,也不要過分抬高女性。可是,圈圈姐發現,馬伊琍雖然說不強調女性題材,可是這些年,她拍的都是女性題材的戲。
  • 《三十而已》:聚焦「30+」都市女性 傳遞新時代女性力量
    該劇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的故事。劇中深入探討了大量女性話題,涵蓋年齡危機、職場晉升、婚姻維繫等一系列問題,目的不是販賣焦慮,而是以一種輕盈的心態,引導女性正視和治癒生活焦慮。
  • 《三十而已》湖北熱播 綻放女性多元她力量
    以三位都市女性為主角,《三十而已》將敘事焦點定格在她們三十歲的生命節點,提出了當代都市女性在愛情婚姻、職場競爭與生活選擇等方面的人生命題,在體現女性關注的同時,鼓勵女性放下焦慮,自強奮鬥去譜寫自己的人生。在 「她時代」語境下,「她題材」傳達出的正能量更具鼓舞人心的力量。電視劇《三十而已》熱度不減,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熱播,再議女性三十「而立」與「而已」的人生話題。
  • 觀眾迷戀《致命女人》,國產女性題材劇卻仍在複製《歡樂頌》
    ,但相比男性題材劇,仍處於邊緣化,甚至有「被砍的總會是女性題材劇集」的潛規則。慢慢地開始有人質疑女性角色的缺失,進而延展到探討有線臺電視劇大都圍繞白人男性展開,女性人物形象過於單一固化,永遠跳不出低級的框架設定。再加上好萊塢「女權運動」的爆發,女性題材劇集開始突破限制有了新的變化。
  • 支持女性挑戰賽 黎姿邀請好朋友張栢芝鄭秀文一起傳遞女性力量
    最近都上傳了黑白照片,是因為ins上最近颳起了一陣熱潮,通過分享黑白照片來傳遞女性團結和力量的信息。近日,黎姿、張栢芝、鄭秀文在社交平臺發起 challengeaccepted挑戰,上傳自己的黑白照片展示女性之美和互助精神。
  • 更深更廣開掘新時代女性題材
    本期我們特別邀請幾位製片人、導演和演員,請她們就女性題材電視劇創作面臨的問題、變化和趨勢展開討論。關切新時代女性社會地位記者:女性題材一直是電視劇創作的熱門。這些年,女性題材特別是女性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有哪些新變化和趨勢?尹香今:女性觀眾是觀看電視劇的主流人群。研究女性觀眾的觀看喜好和變化,一定不能脫離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 風口浪尖的「30+」,熟齡女性題材劇重返大舞臺
    這些日子以來,女性觀眾們都很忙,大家要麼等著周末看姐姐們如何「興風作浪」,要麼攥起拳頭怒視「茶藝大師」林有有。都說「得女性者得天下」,網購大火如是,影視娛樂市場亦是,現如今影視劇市場,女性影視劇題材愈發成為觀眾的關注熱點,越來越多現實主義題材面世,探討著「男女婚後的感情生活、社會分工」、」女性職場生存法則,如何去平衡家庭與事業」等等問題,引發著觀眾的共鳴。
  • 《三十而已》湖北熱播 綻放女性多元她力量
    以三位都市女性為主角,《三十而已》將敘事焦點定格在她們三十歲的生命節點,提出了當代都市女性在愛情婚姻、職場競爭與生活選擇等方面的人生命題,在體現女性關注的同時,鼓勵女性放下焦慮,自強奮鬥去譜寫自己的人生。在 「她時代」語境下,「她題材」傳達出的正能量更具鼓舞人心的力量。電視劇《三十而已》熱度不減,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熱播,再議女性三十「而立」與「而已」的人生話題。
  • 馬伊琍,不太贊同強調女性題材,清醒人設立太久了?
    有人認為馬伊琍說得很對,目前的女性題材太多了,男女本來就是無法分開的,應該相互平等,對立統一。也有人表示完全不贊同,影視劇裡的男性題材遠遠大於女性題材,而且男權社會社會影響太深遠,現在社會還沒有實現男女平等,女性題材的影視劇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女孩子們看到,她們是有力量的。
  • 海外影壇女性主義題材電影的崛起
    女性主義題材電影,並不是一個常用的影片類型分類。我必須找到信心,找到力量,繼續為我的信仰和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做到的事情而戰。」萊德說。這部影片中,金斯伯格由菲麗希緹·瓊斯(Felicity Jones)扮演一個表面上很傳統的已婚女子,但決定要在這個不接受女性從事法律職業的年代去做這一職業。最終在她的努力下,這種歧視性做法被禁止。「影片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有原型,我回應了這個故事。」萊德說。
  • 《三十而已》「完美女性」人設是不是萬金油?——女性題材的轉變
    最近有一部爆火的女性題材電視劇——《三十而已》。而且其中呈現的女性,雖然她們各有各的迷茫和窘迫,卻仍有讓人欣賞的姿態,這也是女性題材的一大進步。 ▍女性題材從「婆媳關係」轉向「職場生活」 在以往的女性現實題材創作中,大多數都將女性定位在家庭主婦這一層面,且非常執著於「婆媳關係」這一塊領域。
  • 《三十而已》「完美女性」人設是不是萬金油?女性題材的轉變
    ▍女性題材的通病主創在設計角色時,提煉的「全職媽媽」、「恨嫁的滬漂女青年」、「已婚卻沒有方向的乖乖女」都是現實裡討論度極高的人設。但是在當截取的多個側面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就會難免讓觀眾產生過於戲劇化的觀感。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成團,女性題材為何又一次高開低走?
    然而,直到成團夜的昨晚,這款節目最終貢獻出來的對於女性意義的思考,僅僅局限於文案、幾分鐘的廣告,以及張雨綺在成團夜說的那段話:「大家一直說我是獨立女性,獨立女性帶給我什麼經驗和感受?首先需要有支配時間的能力,也要有和暴力和拳頭說no的能力,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那麼幸福和完美的。智慧和美貌是可以並存的。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成團,女性題材為何又一次高開低走?
    然而,直到成團夜的昨晚,這款節目最終貢獻出來的對於女性意義的思考,僅僅局限於文案、幾分鐘的廣告,以及張雨綺在成團夜說的那段話:「大家一直說我是獨立女性,獨立女性帶給我什麼經驗和感受?首先需要有支配時間的能力,也要有和暴力和拳頭說no的能力,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那麼幸福和完美的。
  • 女性題材劇如何「乘風破浪」?這場研評會探討了方法論
    作者:鄭長華今年7月,由檸萌影業操刀的兩部女性題材作品《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先後登陸螢屏,並在視頻網站同步上線。兩部劇集播出以來,掀起多個熱點話題,也讓「她」題材成為行業焦點。 「女性題材是各類文藝作品不斷探討的主要題材和內容之一,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承載和表達
  • 《花嬌》&《撐腰》:傳統文化為基石,女性勵志題材改編的新風口
    近兩年女性題材熱度持續攀升,女性追求獨立、自我實現的審美訴求投射影響著整個文化產業的價值輸出,因此催生了大量優質的女性勵志主題文學作品以及影視作品;而對於內容生產者而言,如何令女性題材紅利長久保溫,持續創新?多元創新元素的融入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