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篇劇透
介意的小夥伴們
可刷完第四季後再來
─────
紙牌屋
第四季
───
Netflix · 13集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跟小編一樣,這個雙休日沒幹別的,光宅在家裡刷《紙牌屋》第四季了。第三季結束時,下木家後院起火,克萊爾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自己的暴君老公,讓不少人猜測這對夫妻將在第四季中展開大戰。但在「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的白宮,想拆散這對聯手抗敵了近三十載的夫妻哪有那麼容易。所以在第四季後半部分,尤其是在最後幾集中,那種被廣大網友詬病的「瓊瑤劇感」終於慢慢讓位於正統的「紙牌屋味」,下木夫妻多面受敵的處境也終於讓這部劇可以名正言順地為自己再次打上「政治驚悚」 的標籤。
第四季最後一個鏡頭
夫妻二人共同打破了第四面牆,克萊爾在政治和敘述中的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目前,《紙牌屋》第四季在IMDb上的打分也是一路看漲。本季第一集的評分是很平常的 8.3 ,但最後一集的打分現在已經狂飆到了 9.8 ,讓人對已經成功續籤的第五季有了不小的期待。第五季的事,我們明年再細聊。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第四季的三個亮點和一個缺憾。
亮點1
克萊爾的上位
以及弗蘭克領便當的可能
《紙牌屋》很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是它總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呼應現實問題。當前美國人民最關注的幾大話題——ISIS,希拉蕊,川普,種族問題與女權主義——都在第四季中得到了呼應,而女權主義在劇集中的呈現方式或許最為複雜。第四季的主角與其說是弗蘭克,不如說是才智得以展現、並逐漸在政壇如魚得水的克萊爾。弗蘭克的發展軌跡是下行的,並在遇刺後觸到了底端;克萊爾的發展軌跡卻一直是向上的,尤其是在丈夫生命垂危之際,她趁亂插手並解決了美俄問題,攀上了一個政績小高峰。劇內,這為克萊爾最終獲得弗蘭克和黨內的認可,成功當選副總統候選人等後續情節做了一定程度的鋪墊;劇外,「扶正」克萊爾似乎是《紙牌屋》主創在當前社會大環境下最「正確」的選擇。
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瞬間
可能細心的朋友也發現了,在第四季的海報上,克萊爾的站位其實更靠前。這種微妙的位置關係不僅呼應著第四季中的情節,也似乎暗示著第五季中可能發生的事情。遇刺後的弗蘭克雖然成功地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但他的健康甚至生死仍然是一個不定性非常高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編劇想讓他領便當,他就隨時會領便當。不知編劇如此急切地扶正克萊爾並讓觀眾與之產生共鳴,是否也是在為這種可能性做準備——畢竟,如果臺柱凱文·史派西終究要倒,那就必須得提前好好加固一下另一根臺柱羅賓·懷特,以免將來落得《唐頓莊園》的下場,大部分觀眾在男主歸西後紛紛棄劇。
當然,海報的這個小細節也可能只是在暗示,克萊爾在才智甚至狠辣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弗蘭克,她將會在二人多面受敵的情況下成為主宰沉浮的角色——如果是這樣的話,凱文叔叔的粉絲們就可以放心了。
刺殺總統橋段
本季中發生重大劇情轉折的部分都是羅賓·懷特拍的,這個我們馬上細說。
但仔細想來,如果克萊爾真的是女權主義在《紙牌屋》中的代言人,那也實在太諷刺了。她的確坐擁女權主義者們為之奮鬥的一切——平等,被尊重等——但前面我們也已經提到了,從本質上來講,她是個比弗蘭克還狡猾、還心狠手辣的人。在第四季臨近結尾處,當弗蘭克的政敵們聯手媒體,曝出他策劃彈劾前任總統、瀆職枉法的醜聞時,是克萊爾告訴一籌莫展的弗蘭克,他們可以發動戰爭、散布恐慌情緒,以為在大選中獲勝爭取更多的時間。在恐怖分子直播殺害美國公民時,所有在看直播的人都因受不了畫面的殘忍而轉移了視線;弗蘭克在偷偷觀察大家的反應,只有克萊爾一人從始至終帶著勝者般的神情死盯著畫面。弗蘭克曾說,政客就是為了獲得一點關注度,不惜淹死一筐小貓的人——這樣看來,克萊爾已經掌握了成為政客的精髓,而她的黑化與最後一集的超高評分絕對是有直接關係的。
亮點2
羅賓·懷特的執導
兩個重大劇情轉折
《紙牌屋》第四季最讓小編本人驚喜的,是羅賓·懷特的執導。懷特在本季中共執導了三、四、九、十這幾集。刷過劇的朋友一定還記得,本季中最重大的兩個劇情轉折都在這四集中發生——三與四的核心是弗蘭克的遇刺,九與十的核心是克萊爾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將克萊爾提名的部分交給羅賓·懷特執導,應該是有很強的私人因素在裡面;的確,沒有人比她更適合親手將克萊爾捧上職業高峰。在這兩集中,懷特的執導也十分克制:提名瞬間配上《紙牌屋》的主題樂,大氣中透著悲壯;登臺致意的下木夫妻浸沒在陰影與點滴燈光中,整個畫面壓抑無比,甚至透著些恐怖,正預示著二人不久後將面臨的種種難題。克萊爾抓住了政客的精髓,飾演她的羅賓·懷特也掌握了「政治驚悚」的精髓。
懷特對弗蘭克遇刺情節的處理甚至更好。不論是前期密查姆「無端」多出來的鏡頭,還是遇刺發生前幾瞬攝影機可疑的位置,都很有效地營造了一種不安的情緒。
但懷特處理得最好的,大概還是遇刺發生後的鏡頭視角。安保人員們慌張地將受傷的總統抬上車,車隊呼嘯駛去這些情節都發生在失焦的背景中,懷特將固定鏡頭的焦點放在了死不瞑目、被棄於事發地的密查姆身上。這種處理方式大大增強了悲劇性與諷刺感——一方面,大選尚未開始,弗蘭克的貼身忠僕之一就已喪生;另一方面,直到總統安全後才有人上前確認密查姆的生死,等級地位、生命貴賤一目了然。除此之外,整個刺殺場景拍得乾淨利落,節奏感十足。如此血性的場景出自一位女導演之手,更讓人佩服。
亮點3
無德
「無德」正是這部劇寶貴的地方
《紙牌屋》系列最讓小編喜歡的地方之一,就是它一直不太講道德。在好萊塢電影動不動就英雄主義、大肆說教的當下,能看到一些在道德灰色地帶遊走的作品,感覺還挺珍貴的。看《絕命毒師》時,如果你打一開始就認定老白道德敗壞、該被抓起來槍斃,那這劇就沒法追了。《紙牌屋》也是一樣——如果你打最開始就不認同劇中反英雄的主角設定,非要用道德標尺去衡量每個人的行為,那乾脆還是別看了。
道格每次良心發現都會捅婁子
本季他又良心發現了,還差點給總統活體捐肝。不知道後面會怎麼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紙牌屋》要的並不是觀眾的是非判斷能力——這沒什麼好判斷的,劇中發生的一切幾乎都是不道德的——而是觀眾的忠誠,就像弗蘭克要的是屬下的忠誠一樣。它的目的並不是對劇中的政客進行道德審判,而是想借他們的作為揭露政壇的黑暗,起碼到目前為止是這樣。大概極少數人會想看到下木夫妻被狠狠踩在腳下,更多的人還是想看這對老狐狸如何在政治的腥風血雨中弄潮存身。這跟凱文·史派西和羅賓·懷特的個人魅力有很大的關係,也說明《紙牌屋》在兩位主角的選角上真的非常、非常成功。
─────
要說第四季的遺憾的話,大概就是編劇給人一種腦庫存不足的乏力感。前幾季中的舊事被拿出來重炒雖不是完全沒有依據,但總讓人感覺有些唐突,像是刻意為之而非自然而然,劇情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循環,直到最後才有了點小突破。小編猜測,今年美國大選的結果或許會影響《紙牌屋》的後續走向;主創團隊沒準已經做了好幾個方案,希拉蕊當選還是川普當選,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劇中人物的命運。但具體會怎樣,我們只能明年再說了。
《紙牌屋》第四季官方預告
- 本文為「電影公會」原創 | 轉載請聯繫後臺 -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即可一鍵關注
/
「電影公會」近期好文推薦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