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聲火2.0》是當年彭氏兄弟進軍好萊塢,為了站穩腳跟而拍的首部動作大片,由尼古拉斯·凱奇和楊採妮主演。
不過,所謂的好萊塢動作大片和楊採妮的女主角身份,我只能以「呵呵」聲表示懷疑。
01. 彭氏兄弟進軍好萊塢的首部動作電影
說起彭氏兄弟執導的電影,最受歡迎的是鬼片和驚悚片,雖然不是每一部電影都叫好叫座,但它們仍有一定的觀眾捧場。
文詠珊、江若琳、羅仲謙、譚凱琪主演的喜劇電影《愛鬥大》是彭順在2008年監製的,口碑雖輸了,票房卻贏了,這大概是他們兩兄弟有意向其他戲路發展的標誌。
他們為了在好萊塢站穩腳跟,就翻拍自己的成名電影《無聲火》,電影片名《無聲火2.0》(又名:曼谷殺手)。
相信很多人會認為他們的成名電影應該是李心潔、周俊偉、盧巧音主演的《鬼使神差》。
其實,他們是在泰國拍了《無聲火》成名後,才回國內拍《鬼使神差》的,就因為這部電影成了驚悚片的經典,才在國內出名的。
他們在中國拍攝的驚悚片深受觀眾喜愛,可是到了好萊塢,成績卻很差,第一部電影《鬼使神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這部電影在尼古拉斯·凱奇的監製並領銜主演之下,加上好萊塢動作大片的名頭了,可成績也依然不好。
故事的主線跟原版電影《無聲火》一樣,只是人物角色進行調換了。主角從被訓練的聾啞角色變成了訓練他人的槍手角色,女主角則當上了聾啞角色,他們的結局也跟原版略有不同。
男主角是個孤獨的殺手,這次他的任務是要到泰國殺四個人。他向來不交朋友,不會向任何人產生感情,但這次他卻跟一個泰國小偷成了好友,還愛上了聾啞的女主角,當他那顆封閉的心漸漸打開時,卻慢慢步入了死亡陷阱……
02.所謂的動作大片
該電影距離原版的《無聲火》有8年的時間,其實我的印象已經有些模糊了,不過對那部電影的感覺還在。
在電影《鬼使神差》未成名前,彭氏兄弟在《無聲火》的表現,實在是太過出色。無論在氣氛的營造和人物感情的表達上都讓人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情節就是電影最後的工廠鬥槍,既鬥智鬥力又拍出火爆的真實感,是很出色的動作場面。
劇本無論在表達兄弟情和兩段感情戲上都非常出色,給人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電影的結局無疑是個悲劇,但是配合劇本的創作理念,這個結局也許是最好的了。
而這部好萊塢版的電影,在好萊塢片商的支持下,相信大家都知道會把一個有著濃濃人情味的劇本,改編成一部充滿感官刺激的動作大片了。
但是,出乎觀眾的意料,整部電影的動作場面並不多,幾場刺殺場面非常簡單如同兒戲,重頭戲的大型槍戰則只在電影的後面才見到,中段加入了一段小型的飛艇追逐的戲碼,似乎這一段戲並非劇情所需,而是為動作而動作。
結局的槍戰戲,跟原版相同,是多了一分火爆,卻少了一分原版的味道,結局的人物角色更改了,這槍戰戲也就少了一份蒼涼的悲劇味,變成了典型好萊塢大片的兩雄決戰場面。
動作場面不多,角色感情和心理也把握得不好。
最大的問題是改了角色的主要特徵,男主角不是啞巴,不但失去了片名《無聲火》的原意,也失去了原版的無奈感。
兩男主角之間的師徒關係改變了,二人的故事也沒有原版的悲劇味,他們的兄弟情也失去說服力,結局的動作場面也同樣失去了不顧一切,遇人殺人的復仇之味,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電影的暴力美感。
03. 楊採妮作為女主角的戲份,如同客串角色般
男女主角的感情線是原版的主線之一,可這部電影卻把那份悽美的味道削弱了。
這個好萊塢版電影將男女主角的戲份減少,而二人的談情戲卻拍得冗長之極,中段四處遊歷宛如一部泰國風情畫,拍來毫無味道。
電影結局減輕了悲劇色彩,卻反而讓這段感情戲變得可有可無,男主角對女主角的執著與不舍的說服力也降低了。
可喜的是,電影也有比原作好的地方。男主角不是啞巴,做不了無聲火,卻深入描寫了這個角色。
男主角從一個毫無感情的人,逐漸變成有血有肉的人,在殺人之前仍有惻隱之心。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原來男主角仍有判斷力,並非一味殺人。
沒有原版電影中的無聲世界,卻拍出了這個悲劇角色的另一面。
失去了原版電影的悲劇色彩,卻拍出了人性中的光明一面,起碼結局沒有原版中的一聲嘆息。
這權當是東西方對命運和宿命的不同見解吧!兩個結局,各有各的味道。
尼古拉斯·凱奇在電影中飾演動作英雄,配合複雜的內心角色,早已熟門熟路,沒驚喜也沒失望,這類角色他演得最好的電影要數吳宇森執導的科幻電影《變臉》。
楊採妮當時所謂的進軍國際影壇,卻受限於劇本,在整部電影中戲份極少,難有什麼可以發揮的地方,甚至可有可無,名頭上是女主角,其實就像是一個客串角色。
總而言之,彭氏兄弟進軍好萊塢,所謂的首部動作大片,其實也不過如此。相對於原版的電影,劇本改動不少,有些部分還是不錯的,整體上卻是新不如舊。
在電影中,可以看得出彭氏對泰國有著濃厚鄉土情懷,可惜的是電影看起來就如同泰國風情畫般。
至於把這部電影稱之為好萊塢動作大片,和楊採妮的女主角身份,我只能「呵呵」,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