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容術這個詞,多在電影裡出現,是指通過改變容貌,讓熟人無法識別。現實生活中,換臉比較困難,但有人卻「易容」了身份,冒名頂替、隱藏自己。不過,這招存在「有效期」:警方識破之日,就是過期之時。這是一輛由南向北行駛的列車,畫面裡被遮擋面部的男子,是25年前一起傷害致死案件中的逃犯。漂泊25年,從沒踏上故土,這時的他,望向窗外,內心百感交集。這些年來,警方從沒有放棄對他的追查。
黑龍江省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刑偵大隊偵查員呂鷗說:「在去年七月份左右,我們在梳理本轄區,吸毒人員的信息時,發現我轄區居民張某,在蘭州市有多次吸販毒史,多次被蘭州市警方打擊。」
黑龍江省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的偵查員在向蘭州警方了解情況時,發現落網男子的樣貌和他身份證上的照片不相符。於是警方對張某展開偵查,發現真正的張某從沒離開過黑龍江,蘭州警方抓獲的這個人,倒是挺像當年的那名命案逃犯姜某。
黑龍江省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刑偵大隊偵查員呂鷗說:「因為姜某小的時候,我認識姜某 ,經過仔細兩張照片的辨認,發現眉毛、臉型特別相似,就堅定了我們上蘭州的信心。」
經過訊問,果不其然,蘭州警方抓獲的男子正是25年前傷害致死案件的逃犯姜某。1994年案發後,姜某得知被害人離世,決定逃亡,候車時,撿到了張某的身份證,從此開始使用他人身份。說起當年事情的起因,原本不是什麼大事。
黑龍江省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刑偵大隊偵查員劉瑞祥說:「」嫌疑人姜某到玉華遊戲廳去玩,當時在遊戲廳當中,死者尹某和兩個朋友也在那兒玩,姜某向尹某要遊戲幣 ,尹某沒有給,姜某怕打不過他,就跑回到歌廳找他的朋友杜某。
當年,姜某20歲、杜某17歲,兩名嫌疑人進到遊戲廳,拿著木棍對被害人實施毆打,然後逃離現場。23歲的尹某經送醫搶救無效身亡,警方抓獲了杜某,姜某在逃。這些年來,姜某從沒聯繫過家人,在蘭州以打零工、駐唱為生,並沾染了毒品,也因此而落網。
黑龍江省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刑偵大隊偵查員呂鷗說:「在審訊的過程中,姜某一聽我們的口音,我們一說是老家來人了,當時就深吸了一口氣,就沉思了幾分鐘就交代了,自己交代完之後也覺得很放鬆,這麼多年終於解脫了,他也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到。」
對於人的一生來說,25年是個不短的時間,逃亡的日子,一定不好過。一次口角、一時衝動、一條性命;故意傷害、躲避打擊、吸毒販毒,錯上加錯。當年事情的起因雖然不大,但這起案件中,給人以警示的地方確實不少。
來源:黑龍江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