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下的兩岸關係,蔡英文又開始玩「兩面手法」的把戲?

2020-12-28 你不知道的臺灣

2月3日晚間,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滯留武漢的部分臺胞順利搭乘東方航空專機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經嚴格檢疫作業後搭乘專車前往隔離地點,開始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及健康管理。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4日在「臉書」稱,對於大陸在臺灣民眾返鄉過程中給予的協助,「我們表示肯定」。兩岸之間儘管有不同的政治主張,但疫情當前,人權與人道,應該優先於政治的考慮,「對話與合作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剛剛「肯定」完大陸的人道主義協助,蔡英文立刻話鋒一轉,表示儘管臺灣並非世界衛生組織成員,但仍積極研究對抗肺炎疫情。幾天前,臺灣剛剛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這是未來研發藥物或疫苗的重要基礎。臺灣不僅不該成為國際防疫缺口,更會跟世界各國一起努力,把臺灣的防疫經驗和科技能力,貢獻給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

蔡英文意有所指,臺外事部門自然立刻跟進,對於「臺灣無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一事,對大陸升高火力。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4日叫囂,大陸無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威脅,持續以「一個中國原則」作為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政治前提,無異對臺灣民眾遂行「政治勒索」,充分展現大陸「蠻橫無理的邪惡本質」。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4日以書面新聞稿表示,我們始終關心臺灣地區同胞的健康福祉,臺灣地區在獲取疫情信息方面不存在障礙。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事關兩岸同胞生命安全,是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大事。馬曉光也正告民進黨當局,應當停止一切以疫情為藉口的政治炒作和政治化操弄,停止幹擾疫情防控工作。

一邊是對大陸罕見表達「肯定」態度的蔡英文,一邊是給大陸扣上「政治勒索」屎盆子的臺外事部門,如此一軟一硬、前後矛盾的態度,其實就是蔡當局一貫使用的「兩面手法」。

1月11日,蔡英文攜817萬選票成功連任,當晚她就向大陸喊話,表示會在島內的民意基礎上,維持兩岸關係。但隨後她又在接受BBC(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口出狂言,叫囂臺灣沒有需要再宣布自己是「獨立國家」,「因我們已是『獨立國家』了,名叫中華民國(臺灣)」。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兩岸關係,蔡當局又開始搞「兩面手法」。一方面是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態度強硬,早在除夕夜就宣布口罩禁止出口一個月,被認為是針對大陸而來。不料,口罩禁出口令反而引發島內恐慌,臺灣口罩短缺問題恐怕一時無解。

而蔡英文似乎表示出相對緩和的態度,在蘇貞昌祭出口罩禁出口令7天(1月30日)後表示,基於人道考慮,對於中國(大陸)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的民眾表達關切與慰問之意,「在行有餘力之處,我們願意提供必要的協助」。對於蘇貞昌強捍管制口罩出口引發爭議,蔡英文則表示,「疫情沒有『國界』」,先自助才能助人,不要在無謂的地方上爭吵。

蔡當局對大陸的兩面手法,令人咋舌。有臺媒分析指出:蔡英文在2020選舉時大打「抗中牌」,現在成功連任,基調若有太大轉變,恐怕支持者也會反彈。雖然蔡英文希望藉由疫情,讓兩岸關係可以有和緩的機會,但美國方面也似乎有利用疫情圍堵中國大陸、積極拉攏臺灣之意,例如讓賴清德以比較高的層級訪問華盛頓。

在這複雜糾葛的中美關係中,蔡英文若要和緩兩岸關係,又想要依靠美國,可能會陷入兩難。

相關焦點

  • 面對大陸疫情,蔡英文團隊又玩起了老把戲
    都知道口罩等醫療用品是當下防疫抗疫最為重要,最為緊缺的東西,但臺當局卻在知曉疫情信息的時候,立刻做出了「出口管制」的舉措,禁止口罩出口到中國大陸。和臺灣方面不同的是,我國心繫兩岸民眾健康,不僅實時提供疫情信息,還給出了諸多防疫建議。此外還派民航將滯留在武漢地區,迫切希望回到臺灣的臺胞送回去。對不幸被感染的臺胞進行勸留,並提供有所保障的生活和醫療條件。
  • 春節講話不提「九二共識」,蔡英文又在玩「假和平」的把戲?
    在兩岸方面,蔡英文重申,「遇到壓力不屈服」,又表示期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兩岸逐漸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因此,在明知「九二共識」這一前提條件的情況下,蔡英文卻聲稱「願意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還「提醒對岸」「兩岸的和平不是臺灣單方面的事情,關鍵的鑰匙也在大陸手上」,並妄稱「對岸的軍機軍艦在臺灣周邊海空域的頻繁活動,不利於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現狀」云云,這番講話不僅是在裝委屈,想要博同情,更是妄圖將臺海不安全不穩定的責任歸咎給大陸,並將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僵局的「球」拋給大陸。
  • 蔡英文或成兩岸關係的「關鍵」
    疫情影響了世界,加速世界產業經濟的變化,也改變了海峽兩岸的關係。西方國家「甩鍋」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年初爆發,中國大陸快速組織封鎖了武漢等區域,安排了全國優質醫療團隊支援湖北,有效抑制了疫情的擴散。而美國政府因不重視疫情防控,超190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33萬多人死亡,並以極高的速度繼續擴散。美國政府不抓緊疫情防控,還把責任甩給中國大陸。
  • 蔡英文搞「暗獨」 兩岸關係不可能好轉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蔡英文發表「雙十講話」,多名臺灣學者認為蔡英文講話「了無新意」。蔡英文提出的所謂「四個不會」,表明她既不肯接受大陸的「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又不敢公開接受「獨派」推動的「臺獨」行動。
  • 蔡英文揚言停用「港澳條例」,臺媒批:投機的兩面手法,是比冷漠無情...
    有臺灣「國安」人士稱,如果涉港國安立法通過,「造成香港的地位被根本性改變而危害臺灣安全時」,「港澳條例」讓香港成為特別地區的現況將不存在,在法律適用上將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資視同陸資,而港人居留的規定也會停止適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5日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去年選舉時大聲挺香港,選後讓人感覺又要切割香港,「沒有港澳條例,如何與香港民眾站在一起?」
  • 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
    一、島內「臺獨」氛圍極其濃厚2020年開年以來,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肆虐大地。這原本是兩岸關係改善的一個良好契機,大難面前,攜手合作,共同戰勝無情的疫情,理所應當,畢竟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人。不少學者認為,疫情之後,兩岸關係因此次疫情更加撕裂且對立的狀況很難回到過去。三、兩岸關係深厚基礎遭到嚴重破壞民進黨當局意識形態掛帥,防疫政治化,以與臺關係的親疏遠近對待防疫,尤其是其中浸透著濃濃的「親美仇中」成分,對大陸惡意攻擊、污衊,嚴防死守,極其嚴格;對美歐等西方相關國家則疏於防範,唯恐損及雙方關係。
  • 專訪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疫情衝擊下,兩岸關係變了多少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吳薇】進入2020年以來,從蔡英文獲得連任到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從美臺頻繁互動到解放軍艦機多次繞臺,再到疫情下島內一些勢力「以疫謀獨」,兩岸局勢在迅速發生變化。在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變革的大環境下,未來4年,兩岸關係將向何處去?《環球時報》就此專訪了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如圖)。
  • 兩岸關係走向應該務實面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兩岸關係不斷惡化。臺灣資深媒體人張景為24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上發文指出,這已不再是過去常見的意識形態或政治上的衝撞,而是一種情感上的殘酷撕裂,更是情緒上的偏見和宣洩。過去4年多來,兩岸關係經歷了驚心動魄、宛如坐雲霄飛車般的戲劇性變化。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在臺媒撰文說,蔡英文在2021年元旦發表「新年談話」,一如預期談到兩岸關係,內容積極與負面解讀均可。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蔡英文上任一年被批「神隱少女」:搞砸兩岸關係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 臺媒稱,蔡英文上任即將滿一年,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今開記者會抨擊蔡英文,「把兩岸和外事關係都搞爛」,要蔡英文別再當電腦前的「神隱少女」。他說,真正的因素是兩岸關係不良導致。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也表示,雖然臺灣跟斐濟沒有正式「外交」,但斐濟對臺灣「友善」,而臺灣「新南向」政策卻沒有將他們納入,臺當局就是「大小眼」。
  • 新年第一天,蔡英文盼兩岸對話?國臺辦第一時間撕下「臺獨」畫皮
    2021年第一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照例發表元旦講話,其中受到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除了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外,就是兩岸關係。據《海峽導報》報導,在談及兩岸關係時,蔡英文依舊老調重彈地宣稱「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只要大陸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蔡英文還表示,「等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時,我們也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
  • 蔡英文「把戲」被當場拆穿,民眾直呼民進黨「詐騙集團」
    蔡英文「臺獨」行為 蔡英文在臺灣島內不斷宣揚「自由」、「民主」等理念,卻又通過媒體模糊個人「自由」與「地區獨立」的區別,引導人們思維向「臺獨」上靠攏,又屢次修改歷史教科書,淡化青少年對祖國的認知,誤導青少年的價值取向。
  • 綠媒老董:「5·20」後兩岸關係會更惡化,蔡英文已無法回頭
    對於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兩岸論述,傳出將維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論調,綠營出身的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訪問表示,重申這八個字沒有意義。他研判,相較蔡第一任期,蔡英文「5·20」兩岸論述是更偏向「臺獨」立場。
  •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英文兩岸關係表述非常玄虛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環球網綜合報導】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日前在受訪時表示,蔡英文近日接受專訪對兩岸關係表達的話語,「蠻玄、蠻虛」、甚至有脫離現實的情況,希望她不要誤判情勢。針對蔡英文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兩岸需要有結構性的合作關係,拋出「三新」,即「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等說法,張榮恭表示,如果兩岸有一個共同的基礎來推動,確實有無限發展的空間,現在問題是沒有共同的基礎,一下子要進入共同來回答「新問卷」、面對「新情勢」與建立「新模式」。
  • 蔡英文「綠」了臺灣,兩岸關係何去何從?
    我們願意與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黨和團體加強接觸交流,與兩岸同胞一道,維護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蔡英文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將致力維護兩岸現狀。
  • 鬱慕明:「一國兩制」與「一臺兩面」'
    這兩年間,兩岸關係劍拔弩張,瀕臨戰爭邊緣,大陸雖不斷展現善意希望和解,但臺灣朝野卻都裝聾作啞,嘴上說維持現狀,實則製造一代又一代「天然獨」,去中、反中、仇中從未休止。如此繼續下去,兩岸勢必只有對抗一途,且臺灣比不過大陸,到頭來就是沒權沒勢的人民犧牲。當然,人民說是無辜,卻也難辭其咎,因為藍綠政客都是人民所選,更別提817萬投給「抗中保臺」的蔡英文。
  • 臺媒稱藍營批蔡英文上任一年成「神隱少女」:搞砸兩岸關係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臺媒稱,蔡英文上任即將滿一年,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今開記者會抨擊蔡英文,「把兩岸和外事關係都搞爛」,要蔡英文別再當電腦前的「神隱少女」。他說,真正的因素是兩岸關係不良導致。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也表示,雖然臺灣跟斐濟沒有正式「外交」,但斐濟對臺灣「友善」,而臺灣「新南向」政策卻沒有將他們納入,臺當局就是「大小眼」。
  • 看完蔡英文新年談話 又是「沒新意」的話術
    (曾薏蘋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日發表「元旦談話」,她表示,對於兩岸議題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並強調只要北京有心化解對立,在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等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時,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減少誤解。
  • 臺教授:蔡英文第二任兩岸關係只會變壞、不會更好,將持續探底
    針對美國拉攏臺灣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傑向中評社表示,美國表態支持臺灣加入WHO,始終止於宣示,從未見其以國際地位主導、提供實質幫助,所以美方支持臺灣入WHO一直是假議題。而臺灣的「外交」政策過於偏頗,將在美中角力下首當其衝,預期兩岸關係持續探底,不容樂觀。
  • 臺灣疫情越發嚴重,蔡英文和她的民進黨怎麼都「消失」了
    編輯:枯木新冠病毒蔓延以來,蔡英文當局沒有對疫情進行很好的防控,而是積極的利用這事防控工作,謀求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正因為蔡英文當局處理公共衛生安全的能力不足,導致臺灣的疫情防控越來越嚴重,所以蘇貞昌不得不將島內的疫情防控提升為最高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