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們都一樣」是折翼天使們動人的朗誦,也是12月2日下午在江門演藝中心舉行的「不負韶華,共享芬芳」殘疾人朗誦合唱音樂會的口號。正如這口號,這場音樂會通過展示殘疾人文化藝術才能,讓他們每個人和普通人一樣都有了出彩的機會。
「不負韶華,共享芬芳」殘疾人朗誦合唱音樂會由江門市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江門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蓬江區殘疾人聯合會、江門市殘疾人事業促進會協辦,市政府殘工委成員單位、殘聯繫統、市特教學校、演員家屬和社會人士等200多人出席。該活動唱響主旋律,共圓中國夢,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傳播平等、參與、共享的融合理念,展示江門市推進殘疾人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加強江門市殘疾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助力江門創建文明城市。
音樂會上,愛詠恆合唱團和市殘聯朗誦班的學員、市殘聯特教中心的孩子們共同獻上了10個精彩的節目。
愛詠恆合唱團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朗誦《我們都一樣》
愛詠恆合唱團演唱《等天開明》
愛詠恆合唱團演唱《梨花有開放》
揮舞國旗,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劇幕詩《戰「疫」》
朗誦《感恩》
朗誦《紅鐵》
朗誦《我長大了》
愛詠恆合唱團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臺下觀眾為他們亮起點點「星光」
站在臺上的他們閃閃發光
舞臺背後是辛勤的汗水
愛詠恆合唱團成員廖振強
裡程與時長見證追夢的努力
50公裡,90分鐘,是新會睦州往返江門殘聯的行程和時長。2年,4800公裡,8640分鐘,這些數字共同見證了愛詠恆合唱團成員廖振強追求夢想所付出的努力。
如今,廖振強拄著拐杖在音樂會的舞臺上高聲歌唱。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這樣的他,曾經連站起身都是一件難事。小時候,他因為發高燒,導致小兒麻痺症,雙腳漸漸無力,站不起來。他經歷了十多次的手術和漫長的康復期,熬過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他終於可以拄著拐杖站起來了。
2018年,廖振強加入了愛詠恆合唱團。每周一次的合唱培訓,他都從新會睦州驅車到江門殘聯,來回行程50公裡,用時90分鐘,他一跑就是兩年。」有心是沒有距離限制的。我喜歡唱歌,我就來了。「他說。
剛加入合唱團,廖振強連五線譜都不會看,但他下了決心要「啃」下它。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去請教老師和同學,下課後也繼續在家學習。漸漸地,他從合唱團的」門外漢「成了低聲部的核心成員。「我都會堅持做好每一件事,真心付出了就會有收穫。」 廖振強相信。
愛詠恆合唱團成員黃嘉群
歌唱與朋友燃起生活的希望
」加入合唱團對於我來說,是人生的轉折點。」黃嘉群說。
作為一名肢體殘疾人,黃嘉群在中專後畢業後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找工作碰壁也讓他對自己感到失望和自卑。漸漸地,他開始自我封閉起來,整日呆在家裡,無所事事……這樣的情況持續了2年。
2018年,他的生活出現了轉機。市殘疾人飛鏢項目挑選運動員,符合條件的嘉群加入隊伍參加培訓,代表市參加省殘疾人飛鏢項目。在這一過程中,市殘聯的工作人員了解到嘉群喜歡唱歌,就推薦他加入愛詠恆合唱團。那時候的他,只想著學習一下唱歌,沒想過這會給他的生活帶來如此大的變化。
加入合唱團的黃嘉群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為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團員們除了日常一起訓練外,還經常互邀參加團體活動。他從此多了許多走出家門的機會,人也變得開朗起來。成員們有合適的崗位也向他推薦,現在的他在一家社區醫院任職,充實的日子讓他有了盼頭,生活也充滿希望。
來源:南方plus
原標題:《聽最暖版「夜空中最亮的星」!江門舉行殘疾人朗誦合唱音樂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