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捕捉的標杆之作就是2001年的魔幻巨製《指環王2》,這部電影還原了原著中的非人類角色——咕嚕。
利用動作捕捉技術,賦予了它靈魂,甚至使咕嚕真實得令人毛骨悚然。
咕嚕的誕生也宣布了一個動作捕捉時代的表演大師的出世,他就是英國演員——安迪·瑟金斯。
當年的指環王甚至試圖為安迪·瑟金斯報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並引起了咕嚕這一角色是否為真人表演爭議。而安迪·瑟金斯也正是之後的《金剛》、《丁丁歷險記》和《猩球崛起》的不二主角。
時間:2003年2004年,《阿甘正傳》和經典科幻系列《回到未來》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基斯帶來了一部動畫電影《極地特快》。而這部動畫片卻有一個大牌主演:湯姆·漢克斯。
《極地特快》是首次將動作捕捉從頭用到尾的全電腦動畫電影,也是第一次將身體動作捕捉和面部表情捕捉一起完成。
在《極地特快》中,湯姆·漢克斯在面部被按上了150個紅外線感光點,因為這個,這部電影甚至被記錄在2006年的吉尼斯世界記錄中。
《極地特快》實現了首次全方位的動作捕捉表演,同時,也製作出了當時最細緻的動畫角色,它讓人們看到了CG動畫製作的另外一種可能。演員除了配音,也可以將表演神韻直接賦予給動畫角色。
時間:2005年和《極地特快》相比,2006年上映的《加勒比海盜2》製作難度更大。首先,這不是一部動畫電影,有相當多的實拍元素,除了要給真人做動作捕捉以外,還要給道具做動作捕捉。
更何況,電影中有相當多虛擬角色和真人的互動。
幸好,這部電影的大部分場景都在攝影棚中完成,這讓對於動作捕捉至關重要的光線控制相對容易。
《加勒比海盜2》創造了章魚臉:戴維瓊斯,極細微的面部表情在加上複雜的章魚觸鬚的運動,為影片贏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時間:2007年但是,長久以來,動作捕捉技術都是為了實現一些奇幻角色,而表現真人的虛擬角色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即使是第二年的《貝奧武夫》。
2007年,特效狂人羅伯特·澤米基斯又拍攝了一部電腦動畫電影《貝奧武夫》。它和《極地特快》一樣,也是使用全真人動作捕捉表演。但與《極地特快》不同,《貝奧武夫》中的女魔頭幾乎還原了安吉麗娜·朱莉的原貌,該片所使用的動作捕捉複製了精緻的皮膚表面,甚至是毛孔、和細微的皺紋這些精密細節。
此外,為了更好地表現角色的眼神,羅伯特·澤米基斯甚至讓每一個演員帶上特殊的隱形眼鏡,以捕捉眼部動作。但是《貝奧武夫》中由電腦動畫合成的安吉麗娜·朱莉卻因為和真人相似到了極點,反而讓人產生了強大的排斥感,也就是傳說中的詭異谷現象。
時間:2008年唯一可以說做到真正跨越詭異谷、實現動畫角色的真實表現的,就是下一年的本《傑明·巴頓奇事》,也就是《返老還童》。
我們現在依然可以這麼說,班傑明是至今為止最出色的CG人類角色,沒有之一。這個高度,就連後來的《創戰紀》、《阿凡達》都還沒有超越。
究其原因是因為其他電影的特效角色大多不止一個,而這部電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一個特效角色上面,而且嚴格講,只是一個特效的腦袋。
《班傑明巴頓奇事》的虛擬角色令人心服口服,他徹底豎立了人們的信心:電腦特效是可以實現完全逼真毫無痕跡的角色表演,可以毫無保留地展現演員的演技。布拉德·皮特因為這部電影得到了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時間:2010年從2001年的《指環王》開始,動作捕捉技術走過了10年,終於出現了一個獲得行業認可的成熟作品,那就是《創戰紀》。
這部電影為年過60的的奧斯卡影帝傑夫·布裡吉斯創造了一個30歲的形象。
從技術上說,《創戰紀》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因為這是首次用電腦特效在銀幕上以照片級的寫實水準再現一位現實中的人物。
相比為布拉德·皮特做一個滿臉皺紋的腦袋,顯然,《創戰紀》的難度更高,可以說,這部電影中的動作捕捉技術才是真正的返老還童術。電腦特效和動作捕捉完全有實力模糊現實和虛擬之間的差別,這部電影就是這樣。
時間:2011年2011年,大導演史匹柏和彼得·傑克遜聯手完成了一個夢想,就是動畫電影《丁丁歷險記》。這兩位大神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摒棄了對真人面孔的複製,而是借鑑了原著漫畫中的卡通造型。
《丁丁歷險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演員的精湛表演,在用動作捕捉技術賦予角色真人的動態和質感,使得影片巧妙地迴避了詭異谷帶來的驚悚感。這部影片所展現的效果為動作捕捉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時間:2014年《丁丁歷險記》上映同年,《猩球崛起》宣告了動作捕捉電影的全面入侵,凱撒和他的同伴們既擁有了真實的動物外表,又正需要注入等同人類的智慧。
這樣的故事設定為動作捕捉創造了完美的表現平臺,這項技術也真正成為了電影的內在動力。《猩球崛起》可謂動作捕捉技術和虛擬角色在電影界使用的典範,而如今,我們更加期待它的續集《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帶來更加震撼的銀幕表演革命。
現在,你還相信你的眼睛嗎?到底看到的是真實的人還是通過動作捕捉塑造出的真實影像呢?通過以下路徑,回顧這場銀幕表演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