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圖書館以「圖書館+X」方式,讓圖書館與書店、咖啡館、老街、武館等合作,形成圖書館向社區延伸的圖書館分館。南之山書店也是這樣的分館之一。 本報記者 平索茜 攝
本報訊 (記者 羅薛梅)南岸區董家橋47號,下浩老街的一棟小房子,名叫「凍綠房」,它,是南岸區圖書館「凍綠房」分館;南濱路東原1891時光道二期D館,商業街中上千平方米的精典書店,它也是南岸區圖書館的分館。在南岸區,這樣分布在咖啡館、書店,甚至老街的圖書館分館有上百個。正是這樣細密分布的圖書館,讓市民隨處都有書可看,也解決了圖書館藏書豐富卻少有人借閱的矛盾。
老街的咖啡館
手機掃一掃也能借閱館藏書
復古水泥牆上圓形照片、老藤椅搭配著手工靠枕、舊茶桌鋪著扎染藍布,身處這樣環境,喝著茶看著書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在「凍綠房」,南岸區圖書館送去了500餘冊圖書,同各街鎮社區圖書館一樣,這裡也實現了與區圖書館圖書借閱、歸還的「一卡通」。「凍綠房」分館內,醒目位置張貼著區圖書館的微信二維碼,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就可跳轉到南岸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有新書推薦、最新活動資訊等信息。
「凍綠房」主人敖溦說,原本喝茶聊天的地方因為有了書,多了一些文化的氛圍。
「下浩老街有3家分館,各具特色,滿足了市民就近閱讀、交流、休閒的需求,這也是南岸區圖書館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和全民閱讀活動模式,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文化氛圍的一次積極探索。下一步,還將建立分館聯盟,通過定期舉辦展覽、讀書活動等吸引更多的人群參與全民閱讀。」南岸區圖書館館長張曉耿說。
而在南濱路精典書店,南岸區圖書館也在此配了上萬冊書,「只要有南岸區圖書館的借閱卡,就可以直接把這些書帶回家看。」
打破地點限制
「圖書館+X」的全民閱讀模式
「凍綠房」分館、精典書店分館,南岸區圖書館,正以這種「圖書館+X」的方式,讓圖書館與書店、咖啡館、老街、武館等合作,形成圖書館向社區延伸的圖書館分館。
「像精典書店就是圖書館+實體書店的典範,在這裡我們為讀者提供借閱服務,還舉辦各類讀書活動。我們還在下浩老街設了下浩裡圖書館分館,形成了『圖書館+老街』模式。」張曉耿說。而「圖書館+文化培訓」則集賞古琴、品香茗等文化培訓、閱讀於一體。
同時,南岸區圖書館還在資武道院設立了圖書館分館,形成了「圖書館+武館」。這個位於南開中學融僑校區對面、融僑半島居民小區內的分館,讓小區居民借閱圖書更方便。張曉耿介紹,南岸區在今年內,還要建20個圖書漂流箱。「明年計劃建80個。圖書漂流箱就設在區內人口集中的地方,掃碼就可以借閱圖書。看完以後還到就近的圖書漂流箱內就可以了。」
為推進全民閱讀,南岸區還將打破時間規定,推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我們即將推出一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張曉耿說,他們目前正在長嘉匯籌建一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預計今年內向大家免費開放。「這個自助圖書館藏書約1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