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餌成仙坊:武當道教醫藥「離卦」神方

2021-02-07 太乙玄門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是斯人速臨斯地,非吾道莫入吾門!

隨緣轉發,功德無量!合作、投稿:小編微信efeichunjin

採編:長生證道

55.55.55...55.55.55.......

資料提供:尚儒彪

《易經》曰:「離為火」。離卦(☲ ),在天,代表日、電、霓、霞;在地,代表南方,乾亢之地,窖爐;在人物,代表中女、文人、大腹;在人事,代表文畫之所,聰明才學,虛心;在身體,代表目、心;在五色,代表赤、紫紅。根據伏羲先天八卦的精神,離卦與坎卦配對。離卦在人體代表心。心屬火,心的生理功能主神明,道教稱心為靈根、靈臺、方寸,說明人的機靈、記性、思維能力與心有關。臨床常見到思維遲鈍,記憶減退及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性功能減退,皆可選用離卦藥方。

        1、三豐定神湯

        天冬35g,人參35g,茯神35g,石菖蒲18g,川黃連6g,炙甘草10g,燈心草5g,硃砂1g,麝香0.5g

        將硃砂、麝香分別研為細末合勻,分為3包備用。其餘藥物放砂鍋內,加入3碗水,先武火燒開,用文火煮水只剩下一碗,將藥液濾出,藥渣內再加兩碗水,再先武火、後文火煮至水剩半碗,濾出藥液,兩次煮得藥液混合一起,分3次服用,每次服用時,衝服硃砂麝香末一包,每日服藥一劑,連服3天為一個療程。主治思慮過度,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遇事膽怯。有養心補腦,定神寧心之效。

       本方載《張三丰全集》。張三丰是明代武當山著名道士,號玄玄子,自稱是張天師後裔,說他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是武當內家拳的創始人,善醫,人稱他為「七針先生」,有《張三丰全集》傳世。臨床使用本方,治療精神抑鬱症有效。對於心腦氣陰兩虛又兼心擾神,煩躁失眠,心神不寧者,方中可加珍珠母、靈磁石、生龍齒、合歡皮,其安神安眠作用更為顯著。因硃砂有毒,麝香觀覓,故兩藥可以不用。(編者註:《三豐全集》中實無藥方。)(公眾號:太乙玄門)

        2、太玄木神通九竅方

       菖蒲、茯神、楮實子鮮汁

       將菖蒲、茯神共研細末,用楮實子鮮汁調合,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用無灰酒衝服3~7丸,服用10天為一個療程。主治反應遲鈍,記憶喪失,呆若木雞,智力低下。功能通九竅,生智慧,補腦養心。

       本方載宋代道教名著《太玄寶典》。道教認為,人有九竅,九竅相通則為真人,菖蒲開竅安神,茯神寧心安神,楮實子養心補精,三藥合用不膩不躁,補而不膩,通而不躁,共起養心補腦,開竅生智之功。

       3、太玄木神養神方

       嫩松葉、側柏葉、白茯苓

       取嫩松葉3斤,側柏葉3斤,去雜質,洗乾淨,切碎,放入鍋中,加水30斤,先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煮至藥水在10斤左右濾出,去掉藥渣,選上好白茯苓3斤,放入藥水中煮至水幹,白茯苓呈綠色(千萬不能將茯苓燒焦),取出茯苓研為細末,烈日曬乾,煉蜜為丸,每丸重6g,每次服一丸,每日服3次,連服百日為一個療程。能補心腦,利關節,祛虛熱,安神志,減脂肪。

       本方載於宋代道教名著《太玄寶典》。道教視茯苓為仙家食品,曾有道教秘方「茯苓餅」進貢皇宮,多代皇帝享用過此品,至今北京茯苓餅仍為有名小吃佳品。此方取茯苓健脾滲溫,寧心安神,松葉能活血、通絡、止痛,柏葉固精、涼血、香身,三藥合用,能補心腦,利關節,祛虛熱,減脂肪,可作為減肥健身的保健品。

  4、太玄木神養精方

       枸杞子、大黃精、柏子仁。

       將以上三藥放入石臼內搗三千次,煉蜜為丸,每丸重3g,每次服一丸,每日3次,服百日為一個療程。能養心補腎,益氣強性。主治性功能減退,失眠、多夢、遺精等症。

       本方載宋代道教名著《太玄寶典》。道教視枸杞、黃精為延年益壽佳品,服用枸杞、黃精而達到長壽者,道教有很多成功實例。此方妙在用枸杞補肝腎、健腦、明目;黃精補脾益氣,健腦;柏子養心安神,健腦。三藥合用,能補心腎,安神志,強性能。其製作方法,炮製較為困難。

        夜合歡皮35g,白芍35g,琥珀5g,生地20g,柏子仁20g,棗仁10g,川黃連10g,阿膠30g,龍骨30g,肉桂5g。將上藥分別如法炮製,研為細末合勻,煉蜜為丸,飛硃砂為衣,每丸重6g,每次服一丸,每日2次,10日為一個療程。主治心腎不交,陰虛火旺,膽氣虛弱,胃中不和而引起的失眠,怔忡心悸等症。

       此方為武當山道長朱誠德傳授,變為湯劑,用於臨床治療失眠,療效比較理想。對於痰熱擾心者,可加半夏、陳皮、竹茹、茯苓、五味子;對於消化不良,內停飲食,胃中不和者,加雞內金、萊菔子;若因高血壓、血管硬化引起失眠者,可加丹參、雞血藤、川芎等。

       6、朱雀丸

       茯神100g,沉香25g。將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晚服30丸,連服10天為一個療程。主治心腎不交,心神不定,怔忡健忘。

       按:道教稱朱雀為南方之火神,是火紅的神鳥,火為心,心火上炎,並非真火,而是腎水不能上承濟炎而致心中虛火也。此方以茯神安神寧志,以沉香引火歸元,下交於腎,治心腎不交所致的失眠有效。

         7、清離滋坎湯

        生地5g,熟地5g,麥冬5g,當歸5g,白芍5g,山藥5g,丹皮5g,炙甘草1g,天冬5g,茯苓5g,棗皮5g,白朮5g,澤瀉2g,黃柏2g,知母2g。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3次服。能清心熱,滋腎陰,補心養腎,寧志安神(公眾號:太乙玄門)

       本方載於《壽世保元》,被道教收藏。張三丰在《打坐歌》中說:「水火既濟真鉛汞,若非戊己不成丹」。意思是說,打坐練功的目的是使心火與腎水相既濟,若不如此,就煉不成內丹。服用此方能清心中邪熱,下能滋腎中不足之水,達到心腎相交,陰陽平衡。此方可用於腸道易激徵

       8、神仙服黑芝麻方

        黑芝麻200g,菟絲子30g,枸杞子30g,五味子30g,韭菜子30g,楮實子30g,復盆子30g,桑椹子30g,車前子30g,萊菔子30g,青葙子30g,白蓮子30g,首烏30g,生地30g,棗仁30g,柏子仁30g,黨參30g,茯苓30g,黃連須30g,天冬30g,山藥30g,肉桂15g,補骨脂30g,巴戟天30g。上藥研細末,合勻,煉蜜為丸,每丸重6g,每次服一丸,日服3次,服百日為一個療程。能壯陽填精,補腦強性。

       方中所用大多是植物種子,臨床用於失眠、多夢、遺精、滑精、早洩、陰囊出冷汗、女子胞宮虛寒。久服之,能填精補腦,安神寧志,補腦強性,可用於婚後久不孕症。(公眾號:太乙玄門)

披露小五雷法,幫您遠離虛病!

淫徒紀曉嵐告誡——君子自重必須遠離邪淫!

「雄風」未振,精氣全無,離死不遠!

「逃離盛世」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

四演員出演毛後都離奇死亡!

相關焦點

  • 服餌成仙坊:武當道教醫藥「坎卦」秘方——真神妙之方也.
    在醫學上,腎主黑色,開竅於耳,主骨,主生殖,主水,主壽命長短,這與道教的坎卦所主是相一致的。因此,凡是滋養腎陰,溫補腎陽,強化性功能與益壽延年,聰耳增憶的藥方,皆歸於坎卦。(公眾號:太乙玄門)        方1:仙人服果補腎法         (1)雞頭實,又名芡實,味甘平,無毒,主溼痺,腰膝酸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意,聰耳明目,久服輕身不飢,耐老成仙。
  • 道教「辟穀」服餌諸術【服餌】
    貫穿五藏,環鑿六府,使丹田不華實,津液不流注,血脈不通行,精髓不凝住,胎魂不守宮,陰魂不閉戶,令人耽五味,長貪慾,形老神衰,皮皺發落,若不卻粒絕味,禁嗜戒色,則屍蟲全而生身必死。若滅三蟲、屍鬼、安魂魄、養精髓、固形神、保天地者,非氣術而不可以倚也。?
  • 武當道教醫藥「坎卦」秘方
    在醫學上,腎主黑色,開竅於耳,主骨,主生殖,主水,主壽命長短,這與道教的坎卦所主是相一致的。因此,凡是滋養腎陰,溫補腎陽,強化性功能與益壽延年,聰耳增憶的藥方,皆歸於坎卦。        方1:仙人服果補腎法         (1)雞頭實,又名芡實,味甘平,無毒,主溼痺,腰膝酸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意,聰耳明目,久服輕身不飢,耐老成仙。
  • 道教宗派:方仙道、服餌派、行氣派、房中派、黃老道、巫鬼道
    道教的早期宗派,從廣義上來說指的是南北朝道教改革以前相繼出現的一些宗派。 包括先秦時期的方仙道、服餌派、行氣派和房中派,兩漢時期的黃老道、巫鬼道、五鬥米道、太平道,以及魏晉以來相繼出現的上清派、靈寶派、帛家道和南北天師道等。 兩漢的五鬥米道和太平道之前介紹過,這裡就不說了,說說其他道派。
  • 道教雷法之興與武當崛起!
    壬申,班御製《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冠服圖》。」六月甲申,詔:「封莊周為微妙元通真君;列禦寇為致虛觀妙真君,仍行冊命,配享混元皇帝」。八月丁酉,「以神霄宮成降德音於天下。」叄林靈素是道教神霄派的創始人,宋徽宗稱他是聰明神仙。
  • 道教驅邪斬鬼五雷符畫法(簡約版)
    明正統《道藏》中所收醫藥類書籍自《黃帝內經素問》、《八十一難經》以及上述之《肘後方》、《千金方》等約二十部,但還有一些道教醫籍如張三丰《仙傳方》、趙宜真《濟急仙方》、邵真人《青囊雜纂》、臞仙《壽域神方》等都未收入。總之,道教是重視醫藥的,雖然其出發點是為了宗教上的求仙長生,但其內容包含有不少科學的有價值的東西,應該引起重視,加以發掘整理。
  • 東武當唐梓山道教高功法師班祈福迎祥消災去厄,據說是很靈驗的
    在東武當——唐梓山道教宮觀現在你可以經常看到道人們身著莊重的道袍,手持各異的法器,合著聲樂吟唱著古老的經文或咒語,在壇場裡舉行古典的道教儀式;在電影電視上也經常可以看到法師身著道袍手持法器開壇做法驅鬼鎮邪、斬妖伏魔。很多人都知道這些神秘的儀式就是道教法事,卻不理解法事到底是什麼,今天在此做一些簡單的闡述供大家參考。
  • 尹喜的故事系列之十二——武當傳道
    善內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跡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  尹喜在道學上很有研究,並按《太仙真經》之法,修身學道。他深信「成道則為仙人」。只要堅持修身學道,就能做到「吐納六氣,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神,神化為形,形則變化為道。」
  • 武當山集道教、古代建築、險山古道和武當武功於一身的道教名山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它與青城山、龍虎山、齊雲山並成為中國四大道教名山。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武當武術源遠流長,玄妙飄零,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道士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影響深遠,他成了武當的開山鼻祖。
  • 道教四大醫藥之神,人人醫術超群,保生大帝的名字很多人不會讀
    道教,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鬥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
  • 道教與道家一脈相承,並無二致
    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循環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
  • 細說道教神仙 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惟將真武大帝作為戰爭之神和武術之神來進行綜合考察的,卻至今鮮見。本文思考道教「尚武精神」,即側重由此視角展開,並以雷法和內家拳為例來進行切入。從道教雷法的發展史來看,真武大帝與雷法的關係甚為緊密。真武本為「北極四聖」之一,李遠國先生曾指出:「神霄雷霆的主帥即為天蓬、天猷、翊聖、玄武四大元帥,合稱北極四聖。」
  • 陰盡陽純如天清,成就聖真大羅仙,道教魂魄抱一的仙道觀!
    明正統《道藏》中所收醫藥類書籍自《黃帝內經素問》、《八十一難經》以及上述之《肘後方》、《千金方》等約二十部,但還有一些道教醫籍如張三丰《仙傳方》、趙宜真《濟急仙方》、邵真人《青囊雜纂》、臞仙《壽域神方》等都未收入。總之,道教是重視醫藥的,雖然其出發點是為了宗教上的求仙長生,但其內容包含有不少科學的有價值的東西,應該引起重視,加以發掘整理。
  • 問道武當:武當山八仙造像與八仙信仰(宋晶)
    今天,我們在武當道教建築中,還可以看到許多八仙造像,它們多塑造於明清時期,其組合已經基本定型:即鍾離權、呂洞賓、李鐵拐、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韓湘子、曹國舅八位仙真,有些地方也有「上八仙」中的福、祿、壽神,以及禧神等神仙造像。雖然這些八仙造像的質地有銅鑄飾金,有木雕石刻,造型有大有小,有莊有諧,但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反映了明清時期武當道教八仙信仰的盛行和特色。
  • 道教真人論
    (《西升經集注》)唐孫思邈《存神鍊氣銘》曰:「延年千載,名曰仙人。遊諸名山,飛行自在,青童侍衛,玉女歌揚,騰躡煙霞,綠雲捧足。」「煉身成氣,氣繞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晝夜常明,遊諸洞宮,諸仙侍立。」「鍊氣為神,名曰神人。變通自在,作用無窮,力動乾坤,移山竭海。」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曰:「凡服氣者何求也?以其功至,則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髓。
  • 道教:齊雲山,被譽為「江南小武當」,見證全真教和正一道的合併
    在齊雲山道教的形成過程中,對於真武大帝的神像有著神秘的傳說:相傳真武大帝神像是由百鳥銜泥塑立而成,昭示著靈驗。因此崇拜道教的居士信徒,紛紛解囊,獻地輸財,築祠建觀。此後,齊雲山道教香火日盛,四方信徒及香客紛至沓來,齊雲山在道士與香客的共同努力下,開創了齊雲山道教基業。
  • 2020年道教戊日、甲子日、庚申日表!
    明正統《道藏》中所收醫藥類書籍自《黃帝內經素問》、《八十一難經》以及上述之《肘後方》、《千金方》等約二十部,但還有一些道教醫籍如張三丰《仙傳方》、趙宜真《濟急仙方》、邵真人《青囊雜纂》、臞仙《壽域神方》等都未收入。總之,道教是重視醫藥的,雖然其出發點是為了宗教上的求仙長生,但其內容包含有不少科學的有價值的東西,應該引起重視,加以發掘整理。
  • 問道齊雲:安徽竟有這樣一座道教仙山,仙氣堪比武當
    問道齊云:安徽竟有這樣一座道教仙山,仙氣堪比武當 。想必大家平時出去旅遊,一定去過了巍峨的泰山、峻峭的華山、雄偉的衡山、古老的嵩山與高大的恆山。卻很少聽聞景色秀麗,風景優美的齊雲山吧。一直聽聞齊雲山中有仙人,今天就帶大家走進這座古老而神秘、秀雅又內斂的齊雲山!
  • 永樂仁宣(增三)朱元璋立國時崇信佛教,為何朱棣大興武當山道教
    與之相反的是,朱棣投入了巨資修建武當山道教,使其宮觀規模達到了歷史上道教第一的程度。迄今為止,武當山道教的宮觀建築群也仍舊中國宗教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看上去非常壯觀。據說它的修建還是比照明朝的北京紫禁城的規制,所以在歷史上有「北建故宮,南修武當」的說法。至此之後,武當山道教大為興盛,明朝歷代皇帝多信奉道教,使得道教也成為了明朝的國教。
  • 【走進道教】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循環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