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鬼畜、造梗?數字時代的後浪都在玩些啥?

2021-01-13 澎湃新聞
彈幕、鬼畜、造梗?數字時代的後浪都在玩些啥?

2020-12-02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爺青回」成為今年的B站年度彈幕。

這句

「爺的青春回來了」

的縮寫,短短三個字承載與青春重逢的喜悅。今年B站用戶共發送了22億條彈幕,其中「爺青回」佔5420359次。

它可能出現在UP主

對摩託羅拉翻蓋手機

的測評中;

《數碼寶貝》《仙劍》

等童年回憶的混剪中;

也可能出現

「林黛玉倒拔垂楊柳」

的二次創作裡。

青春無論好壞都無法復返。正因如此,滿屏「爺青回」才有讓人淚目的集體懷舊感。為何一條單獨的彈幕不會有強大力量,一群人刷屏就讓人心潮起伏?

段子、造梗和拼貼,流行文化背後反映了大家怎樣的身份認同和社會表達?數字時代的網絡文化究竟在玩什麼?本期問吧邀請到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潘霽老師

,一起來聊聊!

//本期話題//01 數字時代的青年文化玩些啥?

@ 澎湃網友IfMJ3y: 如何理解鬼畜視頻文本中的解構與重構,能不能說是約翰費斯克的通俗文化理論?或者說是一種文化盜獵行為?

潘霽:

從盜獵角度切入或可以幫助理解網絡化文本的新形態。一系列惡搞鬼畜視頻,多是青年流行文化符號的積澱被網民(或盈利機構)挪用拼貼,與視頻元素本身獨特的文本(敘事,身體圖像,關鍵詞等)形成新的敘事連接。

@南瓜999:數字時代的網絡文化是否加劇了人們的分裂化趨勢,且被網際網路本身放大?許多網絡文化的愛好者喜歡用某些標籤區別自己和他人,在網上經常看到「群體」與「非群體」之間的割裂、罵戰。

潘霽:

群體與非群體的割裂,其隱含的前提就是許多新的「群體」湧現了出來:換而言之,更細碎的分裂同時也可以理解為更多小的「群體」在網絡空間中冒出來——罵戰割裂正是為此。與此同時,類似wiki這樣大規模的群體動員在網絡時代也變得更為便利,在保持獨立特徵前提下的「合」與動員在網絡時代採用了更大規模,更低成本的方式。

@ 綰綰是小碗:新的網絡文化、短視頻催生出的各種低俗文化算不算是文化的倒流?

潘霽:

文化的雅俗並非截然兩分,活的文化常常是雅中有俗。短視頻是技術形式,可能直接對應的是人不同的感知方式和注意力結構而不一定直接等同於低俗。網絡低俗文化在公共領域獲得了更高的可見性。作為媒體人為了保持生命力,可能很難「保持本位」,而要探討原有雅文化與網絡傳播形態,文化符號積累之間如何發生」聯通」,或者以變通和連接來重構「本位」。

02 Z世代浪潮裡,70、80後何去何從?

@西瓜可樂味: 您覺得現在我們80後70後有沒有在迎合年輕人的文化?我們是不是逐漸喪失網絡話語權了?

潘霽:

我們80後確實在與現在00後90後不同的環境中長大成人。新的「世界」快速侵入了我們長大的那個世界,我們可能需要儘可能的學會「佔據」兩個領域之間的「結構洞」,把「喪失」「落後」轉變成我們這代獨特的結構優勢。

@與月乘舟:有時受益網絡文化,有時又被網絡文化所裹挾擔心失去了理智思維,對此您有什麼建議嗎?

潘霽:

從書寫印刷到電視廣播到網絡短視頻,其實發生的是人們感知世界方式的改變——書寫文化中線性連續的理性,較長時間的注意力聚焦,單線程的工作方式,對語言符號的代入能力在數字時代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這種趨向是人類整體文明的形態轉變。但作為大學生,您可能需要意識到經典的書寫文明所代表的知識形態對於現代文明的重要性。

在培養自己數位化生存和思維能力同時,積極接觸保留自己對文字的代入和親近能力。在不同知識模式之間的穿梭轉譯會成為重要的文化能力。

 

關鍵詞 >> 問吧精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後浪》那麼火,可B站還是鬼畜更好看啊
    演員何冰在五四青年節的一則《後浪》演講,將Bilibili網站(以下簡稱B站)送上微博熱搜。一句「更年輕的身體,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引起了網友對B站年輕文化的熱切討論。作為B站文化中最特殊的部分,鬼畜文化在近年發展迅速。高頻重複的畫面、魔性的效果讓鬼畜視頻爆款頻出,小眾文化出圈實現商業變現看似指日可待。
  • 彈幕版四大名著,致青春還是毀童年
    彈幕裡有接梗、造梗的,就有掐架、引戰的。最開始,彈幕只是吐槽的一種方式,現在它已經被賦予了更多功能。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裡的彈幕,來自不同時間、不同地方、不同觀眾,人們在彈幕裡完成即時性、碎片化的互動。吐槽、玩梗、計數……彈幕成為了一種跨越時間空間的交流方式,甚至是一種創作方式。
  • lol直播界的幾大梗王,他們的梗,你都知道嗎?
    十年來,英雄聯盟這款經典遊戲中的梗是層出不窮,但這些梗大多數不是由職業選手或者普通玩家創造的,而是由知名主播創造並火出圈的。那麼英雄聯盟主播中梗最多的幾個梗王,他們的梗你知道多少?說到英雄聯盟的梗王,大司馬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他沒有什麼致命黑料,而且造梗能力一流,許多如今人盡皆知的梗,都出自他之口。
  • 他帶著一身梗來了!誰才是真正的造梗王呢?
    一個月前,LPL再一次高舉召喚師獎盃,宣告LPL的時代正式來臨,Tian拿下fmvp的殊榮。兩個月前,英雄聯盟十周年慶典舉辦,十年前,各位召喚師都在幹什麼呢?也許十年前大家都還不是召喚師。有內味了:來源於電棍(otto)在遊戲中對大司馬的吐槽,電棍有一次在直播中和大司馬一起玩,因為其玩的太菜,電棍稱他為「大司」,意為他沒有馬(沒有媽)。大司馬那一局玩的是酒桶這個英雄,因此,後來觀眾看到有人玩酒桶很菜,就會刷:有大司內味了,自此,這個梗響徹聯盟。
  • 年輕人開口就逃不過的「梗」,原來都是他們造的
    雖然電競賽事新聞早已是熱搜常客,但這位「網絡時代的山頂洞人」終於與遊戲潮流接軌,還是讓我留下了一滴時代的眼淚。畢竟這年頭,後浪們的手機上都人均兩三個手遊了。原創者本來只是想玩個電競圈內的老梗,沒想到在眾多網友眼裡,「影流之主」的名字帶著一絲非主流氣息,與鬼畜老哥十分對味。就連英雄聯盟的東家拳頭公司,都在考慮把這段舞蹈加入原版英雄影流之主的角色動作中。
  • 皮斷腿啥意思是個什麼梗 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的納悶
    皮斷腿啥意思是個什麼梗 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的納悶時間:2020-05-22 09:13   來源:新趣頭條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皮斷腿啥意思是個什麼梗 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的納悶 相信大家在玩一些遊戲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網友和彈幕上都在說什麼皮斷腿,就是突然暴斃的那種,這是什麼意思呢?
  • 鬥魚發布2020年度十大彈幕,大司馬和粉絲成爆梗王!
    《參與式文化視角下的彈幕視頻分析》一文中提到,彈幕文本的被認可程度決定了自身身份認同的實現程度。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彈幕分享式直播平臺,那些帶著鮮明時代特色、猶如「接頭暗號」一樣的彈幕語言,將在網絡中尋求著「身份認同」、尋找「同道中人」的90後、00後Z時代年輕人吸引到鬥魚。
  • 這些年B站玩過的「梗」,知道3個只能算萌新,全部知道才是大佬
    跨越時間和空間,用戶與用戶之間通過發送實時彈幕進行互動,不僅如此,B站還特別喜歡對原本的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因此玩梗的這個現象就變得興盛了起來。這些年B站玩過的「梗」,知道3個只能算萌新,全部知道才是大佬,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被鬼畜「玩壞」的鬼畜明星,真的不上B站嗎?
    被鬼畜的明星一般自帶段子和梗,吳亦凡被做成鬼畜的理由咱們都知道了:之前的蹩腳的說唱水平和那句經典的「你看這個碗它又大又圓」被B站吐槽了大半年的吳亦凡反而很豁達,乾脆借坡下驢,在今年上半年出了一曲效果相當不錯的《大碗寬面》,這一來一回收穫了不少的「吳亦凡對不起」。觀眾還是很寬容的。
  • 鬥魚年度十大彈幕背後 梗文化之下的遊戲社區
    而其餘的九大彈幕分別為針不戳、蕪湖起飛、上流、痛苦面具、我接受不了、「歪比歪比,歪比巴卜」、找個班上吧、究極長痛、肉蛋蔥雞。這十個彈幕均出自於遊戲主播的直播間,其中僅大司馬和他的粉絲就貢獻了3個,在此前創造了石樂志、回首掏、皮皮蝦、老千層餅等梗後,2020年大司馬繼續著其造梗之路。
  • B站前浪和後浪的那些故事
    「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和十三億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這是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在今年五四青年節推出的演講《後浪》中的臺詞。這些年,B站就像一條奔騰轉折的河流,在不斷破圈中尋找的自己的位置;而那些曾經、仍在、剛剛關注B站的用戶們,也在失望、憧憬、傷心和喜悅中感悟自己的變化……
  • 電影造「梗」
    梗,是當下社交圈的通行證。知梗、懂梗,無疑會給生活增添很多樂趣。 而且,相比於慣從時下熱門作品演化而來的劇集、綜藝梗,不少電影梗則流傳自「老電影」,令人意外。經典作品歷經時間仍被網友翻來「把玩」,也從側面印證著內容本身穿越時間仍存的傳播力。「電影造梗」不問時代。
  • 「金坷垃」:彈幕文化中教科書級別的農藥靈魂鬼畜
    /金坷垃視頻/金坷拉究其本源,僅僅是一個在縣、市電視臺循環輪播的低成本農藥廣告,既不是國際知名4A廣告公司的豪華班底製作,也不是偶像愛豆級別的高人氣藝人出演,從演員念白到布景拍攝都顯示出拙劣而原始的技術,為什麼能發展成為彈幕視頻文化的中流砥柱
  • 造車,哪裡有什麼後浪?
    造車,後浪可畏?映射到資本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新勢力更是風頭無兩。10月21日,特斯拉發布其三季度財報,淨利潤3.69億美元,完全滿足「最近一個季度盈利及連續四個季度利潤為正」的要求。受到特斯拉的帶動,中國造車新勢力在美股的代表蔚來、理想、小鵬無不揚眉吐氣,股價短期漲幅驚人。於是,關於中國造車新勢力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要麼說「後浪」可畏;要麼說得「警惕高燒」。事實上,全球新能源汽車正在迎來一輪「景氣共振」。
  • 彈幕盤點:B站上頻繁出現的6個動漫梗,今天終於知道出處了!
    彈幕盤點:B站上頻繁出現的6個動漫梗,原來都出自這些動漫!
  • 佳愛琉是誰什麼意思 B站評論彈幕佳愛琉是啥梗
    佳愛琉是誰什麼意思 B站評論彈幕佳愛琉是啥梗時間:2020-02-15 21: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佳愛琉是誰什麼意思 B站評論彈幕佳愛琉是啥梗 佳愛琉是什麼梗?佳愛琉!想必很多小夥伴們在b站追番的時候,這彈幕是一片一片的吧,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佳愛琉!
  • 鬼畜要涼涼?但我永遠都會記得B站那些神彈幕
    鬼畜和彈幕一直都是B站行走江湖的兩大利器,倘若今後沒有鬼畜了,死宅本宅只能在無數個寂寞冷清的夜裡緊緊擁抱彈幕君了。喜歡有福利預警的人覺得這也和其他彈幕一樣,都是善意的表達。不喜歡人,覺得這種福利提示會讓之後出現的「福利」沒那麼「福利」。
  • 鬥魚2020十大彈幕出爐,這些遊戲黑話你都知道嗎?
    這些彈幕詞與遊戲直播息息相關,要麼反映打比賽時的心情,要麼反映主播直播時的心態,要麼則是用戶觀看直播的狀態。這些畫面或語言被聯想力豐富的水友,簡化成為一個詞語或一個短句,成為「彈幕梗」,再經過用戶、其他主播的二次創作和廣泛傳播得以刷屏,最終成為現象級彈幕。
  • 鬼畜UP主玩壞CP梗,撿肥皂視頻火爆全網
    在這個「無cp不狂歡,不虐狗不成活」的時代,男女明星的坊間傳聞枚不勝舉,男男CP亦是頻頻發糖甜cry眾人,不僅綜藝真人秀裡cp梗頻出,最近連遊戲裡的角色居然也組起了迷之CP!Bilibili(俗稱B站)的人氣up主逗比宇所製作的搞笑視頻《【三國殺cp】撿肥皂》,更是乘著這股CP東風,以極其吸睛的鬼畜之姿突然走紅,一瞬間全民皆呼:歪!
  • 孫笑川在A站搞了場比賽,引來了狗粉新一波造梗狂歡
    通過網絡的恐怖傳播力,狗粉絲這個群體也在不斷壯大,他們四處口嗨造梗。不光是社會熱點新聞,活動、綜藝節目、明星,都能成為他們搞事的契機。造梗大賽的作品帶來了新梗,或者說,造梗大賽本身也成為了梗。而梗,反過來加速了抽象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