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張煥昀)近日,浦來德資產創始人龐劍鋒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To C行業具備天然優勢,選股時考察管理層品質尤為關鍵。對於2021年機會,市場或許會出現波動後的窪地,小零食等行業值得長期關注。
拙誠之道 聚焦To C消費與服務業
北京大學宏觀經濟研究出身,龐劍鋒領會到的一個重要道理在於觀察問題的視角,針對任何事物都應當「直面現象,直面本質」,而不是局限於某一些理論或者自身的經驗。
落腳在資本市場投資當中,就是要深入研究企業基本面,把握住影響企業發展最核心的要素,同時在策略層面做到知行合一。
「拙誠」是龐劍鋒的投資哲學,就是把自己放在比別人更「笨拙」的位置,認為自己並不比別人聰明,類似於「弱者體系」,體現在聚焦於To C的公司,以及通常會在右側進行布局。
一直以來,龐劍鋒的投資領域聚焦在To C的消費與服務行業。具體選股標準方面,青睞低槓桿輕資產,有息負債率不能太高,同時是當下要保持高成長,最好能夠是在行業格局比較穩定的市場中具備龍頭潛質的企業。
為什麼選擇聚焦在To C賽道?
對此,龐劍鋒闡釋,首先因為下遊大量的個人客戶非常分散,風險相對較低,缺了誰都沒有問題,不會出現類似製造業下遊大客戶太過集中的風險。
其次,To C的賽道往往天花板較高,海內外的食品飲料、網際網路公司都有著上萬億市值的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這樣的企業往往方便調研,對於消費品以及網際網路服務,去超市轉一轉或者在手機上下個APP就可以體驗。
對於企業家、管理層,即「人」的判斷是龐劍鋒選股的核心要素之一。頻繁的調研,與上市公司高管面對面交流,是浦來德資產投研人員的家常便飯。
談到對於「人」的把握,龐劍鋒坦言,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第一,要對自身的事業有激情。企業家聚焦在公司主業,持續不斷努力爭取做大做強。對於那些把上市公司當成資本運作工具的,要儘量規避。
第二,是否具備工匠精神。對企業有激情,具備工匠精神的企業家,往往能夠把產品品質做好,鮮少會出現產品質量的問題。
第三,是否具備格局與廣闊胸懷。企業家具備較大的格局,就可以吸引容納更多的人才,對於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在龐劍鋒看來,核心管理層決定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像一個人的氣質,如果這個人不具備你所看重的氣質,或許就並不值得投資。
龐劍鋒舉例指出,他在調研某一家傳媒視頻企業時,發現這家企業本身是國企,但具備民營企業的氣質,公司環境充滿了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氛圍,折射出企業具備很強的活力。由此他選擇果斷重倉,目前收穫頗豐。
而另外一家傳統企業,龐劍鋒在調研溝通時發現,儘管創始人已經六十多歲,但是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工作熱情,即使在深夜還在溝通業務事宜,這樣的管理層往往值得期待。
風險對衝 為客戶爭取穩健向上的收益
「總而言之,浦來德資產的投資風格偏向價值、偏向長期。」龐劍鋒表示,他希望找到To C領域最優質的企業,最好買入持有之後能夠長期持有。
對於浦來德資產的內部架構,龐劍鋒介紹,公司有兩個研究小組,一個研究傳統消費行業,一個研究網際網路服務相關行業,各自小組都有自身的研究框架與體系。
龐劍鋒介紹,公司的投資決策流程主要分為「四道工序」:第一,進行基本面的掃描;第二,商業模式評估;第三,財務分析評估;第四,核心管理層評估。經過篩選的股票方可進入核心股票池。
同時,公司內部還有一個專門的「挑刺小組」,每周會定期舉辦討論會,針對公司產品持倉標的進行「挑刺」,如果標的出現了明顯的基本面瑕疵,則會報告給投資經理進行減倉操作。
組合層面的風控,也是浦來德資產投資流程的重要一環。具體在投資紀律上,龐劍鋒介紹,產品對於60倍市盈率以上的股票,持倉不能超過5%。同時,作為一家對衝基金,浦來德旗下組合都會配有相應的對衝工具,以一部分股指期貨的倉位,來對衝風險。
「擇時也非常重要,這也是屬於私募基金應當提供的一項服務,不能把難題留給客戶。」龐劍鋒表示,作為一家資產管理機構,應當能夠提供選股與擇時兩項服務,並且內化在產品淨值中,爭取為客戶提供穩健、長期向上的收益。
如何看待擇時?龐劍鋒指出,股票的下跌往往是因為流動性收緊,從而導致系統性風險,在這其中,對衝能夠熨平一部分風險,但面臨大的市場波動時,也需要倉位的調整來應對。
對於擇時的方法,龐劍鋒表示,首先要做出偏宏觀的判斷,判定現在是什麼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還是平衡市。他回顧指出,在2018年底以及2020年3月份,他都判斷是階段性底部,市場將進入平衡偏牛的狀態,因此選擇果斷加倉。
「如果判斷是牛市,產品倉位會在7成左右,如果判斷平衡市就4成左右,熊市可能是10%-20%之間,長期來看基本不會滿倉。」龐劍鋒介紹。
談到對於2021年市場的判斷,龐劍鋒指出,通過往年的經驗來看,明年市場或許也會出現一個波動之後的「窪地」,其中的風險與機遇都值得關注。從細分項來看,貨幣政策的轉向,疫苗的研發進程,經濟基本面的復甦勢頭,以及美股是否會調整,都是需要持續跟蹤的重點。
對於具體看好的方向,龐劍鋒表示,仍然聚焦在To C的消費服務領域,其中小零食企業值得期待,他相信該領域國內未來一定會出現巨大體量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