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放假2020安排 十一假期即將結束!今日10月8日,是十一假期最後一天了,大家是不是都開始陸續返程了呢?近日,很多小夥伴在個平臺曬出,從父母家裡返程前,各種離別的畫面,很多小夥伴表示父母給帶的各種好吃的多到行李箱塞不下,則有的小夥伴更是表示車的後備箱甚至副駕駛都已塞滿了,很多小夥伴更是不想與父母分開,相信大家都覺得假期時光屬實短暫。不管怎樣,還是要返回工作崗位和校園的,祝願大家返程路上一路順風!
國慶放假2020安排 十一假期即將結束
今年十一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即將結束,相信今日將有很多小夥伴載著父母慢慢的愛踏上返程之路了。接下來周六將為上班的日子,各位小夥伴注意時間安排哦。
國慶節、中秋節放假2020安排:
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2021年節假日安排尚未發布,下面我們首先看下2021元旦放假時間安排:
2021年元旦放假時間:1月1日,放假1天,1月2日正常上班
科普知識:元旦發展變化
傳統元旦
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時代、不同國
古代元旦年畫
家,具體所指也不盡相同。中國的「元旦」這一概念,歷來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春季一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冬季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季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冬季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規定春季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新式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布。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布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就職誓詞中,孫中山以「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為結尾。這就是中國「元旦」的來歷。[1]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曆。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夏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鑑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夏曆正月初一的前後,因此便把夏曆正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1]
每年1月1日,標誌著新一年的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公曆年」、「陽曆年」或「新曆年」。(本內容來源於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國慶放假2020安排 十一假期即將結束」的全部內容,最後提醒大家:今日或將為返程高峰,大家路上務必注意安全!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n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