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唯在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裡說過這樣的臺詞:「我美國電影看多了,對家的美好憧憬就是就是爸爸媽媽,然後有兩個非常可愛的寶寶和一條大狗。」
此話不假,父母、孩子和一隻狗,這已然是是大部分美國家庭的常態。
其實養寵物又何止限於成家以後,「孤獨」似乎是年輕一代的表情包,越來越多的漂泊在外年輕人選擇養一條可愛的狗狗常伴左右,似乎這樣流浪的生活才有了幾分生活的煙火氣。
自然而然,關於狗狗的電影近年來也出現了很多。它們大都用溫情打底,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令人潸然落淚的《忠犬八公的故事》,一個簡簡單單執著等待的故事,卻恰恰用波瀾不驚如同湖面的平靜,那方純粹震驚了內心深處未被觸及到了的感動。
《一條狗的使命》以狗的視角看待經歷的人和事,以狗的情感衡量人情的冷暖,四生四世,不論自己是否身軀龐大,他都在盡全力保護主人,經歷了四世輪轉,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身邊。影片最後告訴我們「活在當下,給予別人快樂,是狗的使命」但是我想說,這何嘗不是人類的使命呢。
聰明的人類啊,總是把簡單的問題搞複雜了。
珠玉在前,很多投資商看到了「人狗情感」這一暴熱設定,在《一條狗的使命》之後,又出了《一條狗的使命2》,但卻沒有割獲之前的好評如潮。
是這個設定大家已經不買帳了嗎?
而最近我看了這部《我在雨中等你》,「爛番茄」好評度高,豆瓣8.2分,證明它一定與眾不同。
這部人與狗的故事到底好在何處呢?
該影片由美國作家加思斯坦同名小說改編,被稱為「2008全球出版界最感人的巨作」,不僅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連續上榜156周,更是在義大利、德國、西班牙、俄羅斯、荷蘭、葡萄牙等國家均創下出版史天價。
此外,演員陣容也不容小覷!
片中「演技爆棚」的主角狗狗恩佐,由老戲骨凱文科斯特納(曾為《與狼共舞》、《保鏢》、《黃石》配音)。
熱門劇集《我們這一天》中老爸傑克的扮演者米洛文堤米利亞在片中飾演狗狗恩佐的主人丹尼。
多少人把米洛當成好父親化身,而選他又演一個溫情角色再合適合不過。
主演過多部經典影片的好萊塢女星阿曼達塞弗裡德飾演他的妻子伊芙。
原著文本基礎好,男主選的對,女主角漂亮,再加上很會演戲的一隻大狗,具備了治癒故事可看的基礎。
影片採用倒敘形式,一開篇就讓觀眾看到故事的講述者——一隻躺在地板上的暮年狗。
他的一生,都把時間花在等待他所愛的人身上,他也早已習慣等待。
等待,是狗的長情。
他的名字叫「恩佐」,能讓狗狗和法拉利車廠創辦人恩佐. 法拉利 (Enzo Ferrari )同名,這暗示了主人的特點,一個以賽車為夢想的男人——丹尼。
丹尼賽車的時候,總是帶著恩佐,他不止是「四隻腳」的觀眾,還從中悟出了不少哲理:
你的心,決定你看見的。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 從沒有人在第一圈轉彎處,就取得比賽勝機,但是很多人就輸在那裡。賽車場上路遙遙,想第一個衝過終點,首先必須完成賽程。
一隻狗不但懂賽車,還如此有智慧,金句頻出,仿佛參悟了「狗生」。
在靠近女主人的孕肚時,儘管驚嘆生命的神奇,卻也會盼望著「這個寶寶可以跟他長的一樣」。
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意識到,他也只不過是一隻天真的狗狗。
恩佐雖生而為狗,但也會有著人類的吃醋心理。
在人類看來,也許愛情始於性吸引力。可在恩佐眼中,丹尼愛上艾娃是因為她身上好聞的氣味,甚至一度對艾娃搶走了他和丹尼相處的時間懷有芥蒂,醋意橫飛。
但他沒有搗蛋打擾主人的愛情,而是選擇融入,甘心當一個一路相隨的「第三者」。
如果你擔心你的寵物不喜歡新戀人,等等看吧,他只是像個孩子需要適應,你把愛分出去。
在艾娃突然暈倒的時候,他大聲呼叫,並在醫院外安靜等待艾娃回家。
在艾娃走向生命盡頭的那些夜晚,恩佐甘當守夜人,不眠不休不讓「惡魔」靠近。
當艾娃父母刻意刁難丹尼時,恩佐做出報復性行為,故意吃下辣椒,在地毯上拉臭臭。
當丹尼差點籤下放棄女兒監護權協議時,恩佐以撕咬爛了協議書方式阻止了丹尼。
他的一系列行為似乎都預示著這隻狗狗身體裡,有著一個孩子的靈魂,他愛家庭裡的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守護所愛之人,就算沒有強效果,但真的努力了。
他也從不把自己僅當成一隻狗,他來到這個世界體會人間悲歡離合,只為做好準備,來生重新回到丹尼身邊。
而他,已經準備好了。
恩佐壽終正寢後多年,丹尼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法拉利賽車手,他遇見了名叫恩佐的小迷弟,明明是第一次見面,卻還是忍不住溼了眼眶,哽咽道「抱歉,你讓我想起了我的老朋友」。
果然如此,世間的相遇都是「蓄謀已久」的久別重逢!
《我在雨中等你》沒有炫酷的特效,沒有刻意的煽情,有的是溫暖的相遇,是最平凡的感動。
金髮男孩最後的那句「我叫恩佐」,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卻仿佛讓眼中強忍的淚和心中無窮的感慨找到了宣洩口,一股腦的釋放,熱淚終於忍不住的滾落。
影片裡的人是這樣,看電影的人也是一樣。
「人狗情深」容易就進入撒狗血式催哭的老路。觀眾哭多了,自然就會對刻意催哭審美疲勞。
生離死別是戲劇性,可人生最長的是經歷。拍寵物篇同理,千萬別為了催哭加戲。
個人認為,本片最大特點是以狗狗視角去看待世界,沒有套路化地著重去說人和狗之間的依依不捨,而是平平淡淡的描繪生活。
對於丹尼偶遇知己,結婚生子,痛失愛妻,事業低潮,重整旗鼓,一系列過程,狗狗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他沒有置身事外,而是家庭的一份子。
雖然這是一部狗為主角的電影,但對於恩佐而言,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有限的狗生中,看著人類的歡笑和心痛。
換句話說,《我在雨中等你》不過是借狗的雙眼講好了關於人的事。
況且人與狗的情感不需要多麼豪華的剪輯手法和故事去包裝,養狗狗的人都知道,他不論多久沒有見到你,只要聞到你的氣味,就知道是你,他就會跑著撲進你的懷中裡,像一個孩子一樣對你撒嬌。
而《我在雨中等你》恰恰還原了最真實的那份情感,這才是從一堆「狗片」裡勝出的原因。
恩佐曾反覆提到的蒙古傳說:在來世的時候,狗將變成人。我對你的所有記憶和愛將刻在我的靈魂最深處,而我會找到你。
最終「轉世」的恩佐找到了丹尼。
從前我是不太信來世的,不過影片裡的恩佐讓我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蓄謀已久,更相信此刻陪伴著我的毛孩子儘管有朝一日會經歷分離,等她做好準備,也會換個樣子和我再度見面,而我一定認得出她。
你又是否也在期待,離你而去的狗狗會重新在來生,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回到你的身邊陪伴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