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對「衝繩」的印象還停留在一部名為《戀戰衝繩》香港電影,主演是少女時代最喜歡的女歌手王菲和男演員梁朝偉。遺憾的是,直到我從衝繩度假歸來,依然沒能打開這部電影欣賞一番。兩年前,跟臺灣友人共遊新加坡的時候,聽他們無意提到之前剛去過的衝繩,言語之間滿溢留戀的深情。於是,我們相約找個機會共遊一次衝繩。
今年夏天,家事繁忙。哪怕偷得浮生半日閒,也想出個遠門透透氣。最初的目的地是位於馬來西亞東部的樂高樂園和刁曼島。但在6月初預訂機票的時候,我無奈發現:亞航的特價早就被搶光,紅眼航班的往返也要3000元以上。不禁回想起五年以前,半夜在吉隆坡機場轉機的種種窘況,似乎還歷歷在目。於是,在【飛豬】裡查看推薦的特價機票,並無意間瞥到8月底往返衝繩的含稅機票價格不過2000元出頭。然後,跟臺灣友人一拍即合,迅速鎖定了今年的親子遊目的地。
這是我三年以來,第三次到訪日本國的領土。第一次是關西地區,巡遊了大阪、京都、奈良和兵庫;第二次是關東地區,巡遊了東京、鎌倉和箱根,並寫了一篇簡要攻略《日本關東九日遊之摳神版攻略》,以及一篇心得體會《中國土豪與日本屌絲》。這一次的目的地,原本是不屬於日本的琉球古國,由於歷史原因,陰差陽錯併入了日本領土。不管怎樣,每一次去日本,我都是心存感激,而不是心懷仇恨:假如沒有日本人的世代精心守護,在中國領土上被不肖子孫親手毀滅的盛世文明,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註定今生無緣再現。
為了不再讓我的下一代重蹈「腦殘教育」的覆轍,我打算帶他們親自去體驗最真實的日本,希望將來有一天,他們能獨自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去思考歷史、社會、文化,甚至政治問題。不盡信書本的杜撰,也不盲從他人的偏見。我自己則繼續從日本的現在,去探究中國的未來,進而不斷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與生活方式。
按照我的遊記套路,首先給大家分享出遊的大項成本。回來之後,我仔細算了一下一家四口在衝繩度假九天的總開銷,大約是17000元人民幣。其中機票+籤證+保險=8300元;在衝繩本土消費14.5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9000元,包含八天住宿3400元,租車含油費1700元,景點門票600元,百年老店用餐一次1000元,其他日用消費2400元。
為了保持攻略的完整性,也給各位有意向複製我旅程的粉絲做一個詳盡參考,下面我按步驟給大家分享摳神版攻略的要點。
【第一步】預訂機票
查詢特價機票,我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飛豬】APP。按照「潛規則」,越早預訂機票越能鎖定特價,我這次只提前了兩個多月,卻正好撿了個暑期高峰尾巴的「漏子」。無論是出發時間,還是飛行時間,都十分順遂我意。拖兒帶女出遠門本就是自找麻煩的過程,再加上拖的其中一個還是不足半歲的小奶娃,那簡直就是自虐到底的選擇。為了使用【飛豬】優惠券,我用自己的帳號預訂了我和大少爺的機票,也就是上圖所示的4477元明細。又讓少爺他爹預訂了他本人的機票2260元。由於APP不能直接預訂嬰兒票,於是我又用手機撥打香港航空官方熱線,使用人工服務給小少爺單獨預訂了一張800元的機票,掛在我的名下(請各位自行腦補一下,一拖二的老母親偉岸形象)。香港航空的客服MM很貼心地告知,專門在系統裡為我們仨預留了第一排的座位。後來才知道,第一排本來是可以每個加價500港幣賣給普通旅客的。掐指一算,我們多花了800人民幣居然蹭了將近5000港幣的專屬福利。在此特別感謝香港航空的人性化服務給我自動加了五倍槓桿。一家四口的四段航程含稅總價以及打車往返雙流機場的開銷,合計7600元。
第一次體驗香港航空,雖然整體感覺不及去年同等價格直飛東京的全日空,但空乘服務也是中規中矩,並無紕漏。比如,耐心教會我使用嬰兒專用安全帶,幫我反覆確認日本人氣化妝品「SK2"的機上庫存,又為我仔細打包在機上購買的各種免稅商品。但在香港機場的遭遇,卻是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幾乎每個服務人員一聽到我操普通話口音,無不回應的是一臉冰霜。後來跟去過香港的朋友交流才知,香港對大陸人的服務質量向來都是差評。
仔細思考了一下根源,大概是因為港人和陸客之間巨大的心理落差所導致的。過去二十年,無數香港人犧牲掉自己的青春,為1997-2003年房價泡沫崩盤而慘痛買單。即便今日的香港房價節節攀高,傲視全球,但於普通民眾毫無益處,他們要麼還在為20年前的房貸艱辛還債,要麼徹底喪失依靠勞動致富買房的一線希望。反觀大陸遊客,都是這二十年以來中國經濟騰飛、信貸貨幣暴漲的時代受益者。其中不乏個別錢包膨脹,但道德淪喪的奇葩,在外不守規則、破壞公德(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瑞典遊客事件),當然會招致國際友人們的種種白眼。所以,我開玩笑說,將來信貸貨幣湮滅疊加本幣大幅貶值,才能真正減少這些「垃圾人」的出口份額。
【第二步】辦理籤證
有意思的是,從籤證費用的變遷,也能感受到「安倍經濟學」的效用——鼓勵外國遊客來拉動日本內需。記得我第一次從大阪入境,籤證費是每人820元,第二次從東京入境,籤證費是每人285元,第三從衝繩入境,籤證費是每人67元。根據我三次「肉測」的經驗,只要提交給領事館的申請材料齊全,基本都是3-5個工作日出籤。籤證需要由日本領事館指定的旅行社代籤,我仍然吐血推薦西南地區的朋友,找這家在日本駐重慶大使館隔壁辦公的旅行社,效率高、價格低,值得信賴!
除了籤證,還有一個可以佔「安倍桑」便宜的地方是,外國人在日本國內購物免稅的門檻從過去的1萬日元降低到5000日元。每次節約8%消費稅,積少成多也夠吃一頓大餐或多買幾樣藥妝了。
【第三步】預訂住宿
我由於分身乏術,把這次行程全權交給臺灣友人負責安排。我們在衝繩一共住了八晚,分別體驗了四種風格迥異的房子,平均每晚房費是425元人民幣。第一間住的是那霸市區的酒店,房間裡有一個超大浴室,洗漱和泡澡都無比舒服。
第二間住的是當地漁民的老房子,是純木質結構,踩在地板上還有嘎吱嘎吱的細微響聲,最多可以住七個成年人。雖說空間狹小,但配套齊全,有一個客廳,兩個臥室,一個廚房+餐廳,一個淋浴室,一個衛生間,一個後院,兩個車位。我們住了三天,自己鋪床打掃、做飯洗衣、喝茶休閒,即便是颱風過境陣雨滂沱,我們也窩在裡面自娛自樂、無比愜意。這座老宅坐落於偏僻的小巷,一到夜晚就顯得十分幽靜,所以,被我們戲稱為「鬼屋」。但事實上,地段非常不錯,開車十幾分鐘就能抵達美國村(美軍基地附近的商業區)、各大購物中心和海濱浴場。
第三間住的是度假公寓,兩天租金合計大約是1500人民幣,最多可以住六個成人。公寓看起來是近年新修的,格局是典型的現代日式。面積大約四十平,有一個帶雙人床的臥室和一個日式榻榻米半開放式房間,洗手間、沐浴間和洗漱間都是單獨的空間,可以做到完全的乾濕分離。廚房是開放式的,有基本的廚具餐具,壯丁們開車去最近的永旺超市採購了一些食材,並負責做好豐盛的早晚飯。陽臺一眼望出去就是青山,風灌進來很涼爽。另外,整間屋子有很多內嵌的柜子,可以收納不同的物品。小戶型的裝配思路借鑑這種經典日式最好,實用簡潔,住起來又格外舒適。
第四間住的是度假別墅,兩天租金合計大約是1500人民幣,最多可以住十個成人。屋裡有區分了性別的衛生間和淋浴房以及一大堆燒烤工具,特別適合呼朋喚友或者一大家子來度假。出門過街就是無人海灘,我們清晨去沙灘上散步,抓寄居蟹、撿貝殼,等到陽光不再刺眼的下午,就換上泳裝去泡海(衝浪或者浮潛),天黑之後我的臺灣大廚會生起炭火做海鮮燒烤,大家一邊吃吃喝喝一邊吹風、聽海、數星星。下次再來衝繩,我們打算在這裡多住幾天,每天都是面朝大海,喝茶烤肉的神仙日子。
【第四步】租賃汽車
由於衝繩本島境內只有一條輕軌,如果想去稍遠的景點,必須開車或搭車前往。如果在某寶上提前預訂包車路線,報價一般是中文司機1200-1500元一天,日文司機1000-1200元一天。使用國際駕照就可以在日本合法租車。臺灣友人在日本租車平臺上預訂了一輛本田油電混合MPV,7人座新車,帶嬰兒座椅(日本法律規定6周歲以下必須使用),8天租金5萬日元(大約3千人民幣),含基本保險,不含汽油費。據說如果是淡季租車,價格還能便宜一半。取車流程是,在那霸機場14號站點等租車公司大車來接,然後跟其他租客一起被拉到車庫(規模堪比國內公交總站),按照叫號順序跟隨工作人員去提車,填寫表格確認,刷信用卡預授權做押金。
據說,在日本租車通常拿到的車都是車齡兩三年以內的。這一次雖然租車費比淡季貴了不少,結果提了一輛新車用,還是讓我感到有點小意外。我們開著車跑了八天,只在還車途中加了一次油,花了大約300人民幣。加完油之後,又開了將近80公裡才到達租車公司。還車的時候,我們意外發現油表一點都沒動,親自見識了油電混合技術的先進性。聽說豐田在北海道有一個氫能源汽車工廠,希望下一次有機會能去北海道自駕體驗一番。
【第五步】預訂門票
衝繩本島的景點多而散,我們去了幾個口碑好、須掏錢、必打卡的景點,比如古琉球王宮、琉球村、美麗海水族館、恐龍公園、動植物園等。其中,參觀王宮是在景區大門單獨買票,其餘景點使用的是12選5的套票。套票購於shopping mall裡面的自動售票機,理論上只需要去3個景點就可以回本,剩下再挑2個景點逛逛就超值了。我看了一下【飛豬】上的報價,跟在售票機上的價格相差不多,所以提前預訂電子套票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家兩大一小的門票錢共計花了600元人民幣。如果用國人的標準去衡量,衝繩的景點實在是太小氣了,基本上走馬觀花半個小時就能搞定。但融入了人文表演之後,自然而然地就能吸引遊客停留2個小時。帶著小奶娃的我們,也逛得很輕鬆,因為各種人性化的服務及設施真心讓人大開眼界:景區服務臺可以免費借用嬰兒推車,漂亮小姐姐各種溫柔和體貼地幫忙;推車一路都走綠色通道,引導員會主動上前幫忙;休息區專設母嬰室,哺乳椅和尿布臺一應俱全,甚至還給稍大點的孩子提供遊樂區。
【第六步】其他準備
臺灣友人在某寶上買了兩張日本上網卡,並讓賣家寄了其中一張給我。收到一看,原來是即插即用的8天無限流量。至今不知具體價格。按照我上次「肉測」過的經驗,大約8元一天。出門在外,一定要配備這個神器。與其跟日本人使用蹩腳的英文對話浪費時間,還不如「谷歌」一下,馬上出發!事實證明,我們常常抄近路直接抄到讓日本人側目。
一般出遠門安全起見,我很少帶現金,只帶上成都銀行儲蓄卡和招行/中行的VISA信用卡。原因是,用成都銀行儲蓄卡提前存好人民幣,找有銀聯標識的ATM機直接取當地貨幣,並且幾乎沒有手續費,而在免稅店購物刷卡是最為方便的。但這一次去日本,我卻提前在招行櫃檯預約取現20萬日元。原因是,第一次去日本,匯率是100日元約等於5.2人民幣;第二次去日本,匯率是100日元約等於6.3人民幣;第三次去日本,匯率是100日元約等於6.2人民幣。而我這次取的日元是今年在100日元約等於5.8人民幣時換來存在銀行帳戶上的。一方面是看好未來兩年日元大幅升值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是逢低鎖定我的旅行成本。
當然,回過頭來看,最好的投資是三年前在大阪市中心買下一間50平精裝修公寓,每平方米單價也不過2萬人民幣,而租售比高達8%,除去各項稅金和維護成本等,三年來不僅賺回將近20%的租金,還賺了匯差,即日元兌人民幣匯率上漲超過25%,同時,日本房價在歷經了連續下跌27年的噩運之後,今年終於開始止跌回升。所以,繼續持有日本房產,大概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迎來一波漲幅。建議大家沒事經常去日本逛逛,這樣就不會盲目持有「京滬深永遠漲」的執念,在不遠的將來也能坦然面對國內房價攔腰斬斷的宿命。
這一次出門之前,我按照慣例梳理了「家庭資產負債表」以及全家人的保險清單,更新好「遺書」內容,交給父母妥善保管。然後,給一家四口投保了日韓旅行險,收到電子保單後,又傳給我的助理芳芳託管。如果旅行期間我們出了什麼意外,由她負責在國內幫我協調保險公司處理。
在此,專門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款日韓旅行定製保險,基本覆蓋了境外意外、醫療和財物損失等主要風險,連花粉過敏都在理賠範圍之內。我為自己及先生投保的是計劃三(每人205元),身故賠付50萬元、醫療費用補償20萬元(我認為最大的風險是緊急入院),兩個兒子投保的是計劃一(每人80元),因為未成年人涉及道德倫理問題,保險公司的身故賠付都有限額,如果看重醫療費用,也可以買計劃二或計劃三。如此一來,一家四口九天旅行的保險費一共花了570元。
插播一句題外話,保險的意義,在於應對未知風險時能夠以小博大,降低經濟損失。當然,我自己一心希望,家裡買的各種保險最好永遠都不要用上,我寧願給保險公司白白貢獻幾十年和幾十萬,而我可以通過投資保險股把保費全部賺回來。
建議經常去日韓旅行的朋友可以考慮,在出發前購買這款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險。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首頁,選擇【境外旅行險】,下拉產品菜單找到【樂遊日韓-慧擇旅遊保險】即可查看詳情和下單購買。
最後,分享一下眾多敗家娘們最關心的「剁手」話題。我這次專門「肉測」N個日本和香港的SK2專櫃。得出的結論是,最便宜的貨源是找香港航空的小姐姐預訂,其次是香港免稅店,最後才是日本免稅店。同時,又順便對比了一下藥妝店的N個暢銷產品,發現日本跟香港比,也完全沒有價格優勢。最近還聽到一個職業買手分享的代購經驗:去韓國免稅店買日本產品也比日本免稅店更便宜。由此不得不服「安倍經濟學」的厲害。
不過,我也是一枚厲害的小姐姐,幫身邊眾多美女找到了秒殺中日韓歐的嬌韻詩貨源。比如人氣爆款隔離霜,國內專櫃500元,專業代購350元,我的良心代購價僅為288元包郵。如果大家對SK2產品有個性化需求,我也可以拜託我的助理小哥哥去香港「人肉」回來,價格同樣秒殺主流渠道。當然,估計有不少人糾結買香港的國際版還是日本的本土版,我諮詢了日港兩邊的專櫃服務人員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的:產品都是在日本國內的工廠製造,海外沒有一條代工生產線,區別只在於包裝上,國際版有中、日、韓、英等多種語言,本土版只有日語說明。
最火爆的人氣產品330毫升版的神仙水,日本免稅店櫃檯報價是25700日元,折合人民幣1600元。我拜託小哥哥從香港免稅店提貨,到手價1500元。有個性化需求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微店諮詢和預訂。
BTW,微店目前在售的都是我「肉測」過的高性價比產品,採取的是發現一個好貨、上架一個分享的原則,意在用心實踐我進行全球套利的生活哲學。
另外一個實踐我生活哲學的地方是【知識星球】APP,我會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隨感和小技能,比如烹飪、旅行、育兒、裝修、保養等。這些平日裡的點滴積累,最終會被我匯成《生活投資學》的課程素材,分享給有緣之人。
回來之後,我跟朋友無意聊起現在只需要花費150萬人民幣就能投資移民到衝繩。雖然單純就教育、醫療、養老和買房而言,日本的國民福利確實秒殺我們太多。但移民並不能解決當下的所有問題。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更傾向於資產全球配置和生活全球套利,在保持經濟和健康良好狀態的前提之下,喜歡哪裡就去哪裡小住一段時間。比如我的臺灣友人,在衝繩跟我們告別之後,最近又溜達到加拿大去愉快地賞楓了。而我不得不回到成都繼續扮演慈祥的老母親角色,每天在廚房裡賞菜。
下一篇文章,我打算寫成一篇非正式的遊記,分享自己在衝繩的所見所聞與所思所感。希望大家耐心等待,我這個老母親一忙起來就有斷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