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世界不安,資本跑得賊快。
世界投資房地產的主戰場轉移到了倫敦。
據法國巴黎解行房地產集團的最新數據進料示,2020年上半年亞洲投資者已經投入6.28億英磅(約57億人民幣)進倫敦地產市場,同比暴增七成有多,而倫敦中心第二季度的房產交易中,亞洲買家佔據31.4%,而去年同期間只有9.8。
其實富豪們進軍倫敦市場早已有年,早在四年前,就有位神秘富商進軍倫敦,豪買一氣,而他之前在香港豪買的記錄也曾讓人目瞪口呆,還記得我們之前聊過的歷史牛叉人物何東,戳香江憶舊錄||賭王家族傳奇(2)之姐妹共侍一夫回顧。
他那一棟曾經位居半山之山震攝香江的豪宅何東花園最後以51億港幣也是在2015年賣給了這位神秘富商。
先讓我們來欣賞下這筆創下香港歷史成交記錄的豪宅到底是幾多風光。
要知道神秘富商買下的時候不光支付了51億港幣的巨款,連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兩項就交了12億,完全夠單獨另買一大棟豪宅了。
如此昂貴,不僅因為佔地巨大,更因為這是在香港僅存的一處與何東爵士有關的大宅了,極具歷史價值。
▲ 這座建於1927年的中式大宅及私人花園,風格上融合了中西特色,佔地11160平方米,光看圖中的建築分布就能想像這個大家族的財大氣粗。
不過,這所大宅唯一的業主,何東的孫女何勉君並不認可它的價值。
▲ 她在2012年接受採訪時說覺得房子又老又舊,看不出有什麼風格,也不值得花錢維修。
▲ 雖然連這中式涼亭柱身的墨寶都是左宗棠所書,但這位孫女仍舊不認為有什麼歷史價值。
當時政府本來打算拿30億賠償給何勉君好把何東花園規劃成古蹟,結果她直接開價70億,數額龐大到財政無力承擔。政府又提出方案,拿後面的大片土地與之交換,她又覺得虧了還是不同意。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多次交涉都無功而返,最後只能放棄保育計劃。
▲ 何東身前留下的三項不賣的物業,最終還是在子孫手裡被悉數賣盡,也是唏噓,其中尖沙咀東英大廈的買家是大劉旗下的華人置業,於03年樓市低潮時花11億購入,華置現在的掌權者是甘比三姐妹。可見創業容易守業難,豪宅是豪,但是要維持它運轉的開銷也足夠壓人,能力稍弱一點的後輩都頂它不順。
▲ 張松橋在買下何東花園後直接推土夷為平地,規劃在其上建兩棟市值達72億港幣的住宅。
▲ 18年星島日報拍到的最新照片。舊址的寶塔亭樓得到了保留,而上面的兩棟別墅也已經初見雛形,看這佔地面積絕對是莊園級別的豪宅了吧。
那這位一擲千金的買家張松橋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很多人不甚了解。
▲ 先讓我們來熟悉下這位神秘富豪的長相。
張松橋,1964年出生在重慶。高中畢業前的全部生涯都是在重慶度過的,1980年,他買了張單程車票來香港過了兩年半工半讀的日子,這兩年改變了他的一生。
▲ 有記者走訪了他位於重慶貓兒石的老家,而今已是人去樓空,一片荒涼。
關於這位富商的發家史,網上有著無數個版本,對於他到底如何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簡直是諱莫如深。
有一說,他的祖母是越南華僑,作為長孫的張松橋拿到了不小數目的遺產作為人生的啟動資金。但又一說直言他的父親只是一名化工廠的小職員,是由阿姨帶著他來香港闖蕩的。這兩種說法自相悖逆,畢竟如果祖母有錢,怎麼可能不惠及兒子只照顧孫子呢?
無所謂了,英雄不問出處。
在香港的張松橋掐準了改革開放的契機做起「中港貿易」,1985年20剛出頭的他創立了一家叫渝港的公司,主營把各種小商品賣到內地,尤其當時成本只有幾塊錢的電子表芯倒賣來內地直接價值百元天價,他從中賺取的利潤高達幾十倍。
張松橋說,他在90年代回重慶時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事實亦是如此。
那時大量紅籌股來港上市,他和「紅籌之父」梁伯韜一拍即合,後者把他包裝成了29歲最年輕的上市公司主席。1993年渝港國際在港交所上市,當天漲幅過倍。
也是在那個時候,他把目標對準了老家重慶,成立了中渝實業公司,一口氣在渝北盤下2000畝生地,並拿出其中800畝開發了大名鼎鼎的加州花園。
▲ 加州花園,也是重慶第一個擁有社區概念、物業配套的小區,在那個年代絕對算是響噹噹的豪宅。
除此之外,他又在重慶投資了數十億元參與了多個房產項目,順勢而為,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就算加州花園當時爆火,張松橋依舊不接受外界採訪,他對此的解釋是「我們還是小企業,還在走上坡路,不希望引起公眾的過多關注。」
正如謙虛的他所言,雖然財富激增,但明面上還只是個混跡港圈的普通商人,上市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上流社會的門,之後的路該如何走,那時的張松橋需要好好靜心琢磨。
直到1999年,他買下了一家名叫確利達的公司的兩成股份成為大股東後,地基算是愈打愈穩了。
▲ 這家確利達包裝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是林孝文。他之前是名外科醫生,後來棄醫從商。而他的太太莊月華,就是李嘉誠太太莊月明的親妹妹,也就是說林孝文是李嘉誠的連襟。
夫妻倆89年共同創立了這家公司,99年在港交所上市,可惜半年即被斬倉。張松橋伺機而動,以超低價2500萬元向林孝文購入兩成股份,之後06年又耗費33億把重慶的中渝實業注入確利達,以中渝置地取代上市。
從此一手創立的公司林孝文只能甘當個副主席,不過張松橋性格低調,他寧願做幕後大老闆,很少出現在臺前。
▲ 公司發布財報、對外交代永遠都是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的林孝文(左二)或者旁邊任副主席的黃志強(右二)出來發聲。
林孝文醫生在港圈最大的頭銜除了上市公司主席,大概就是李嘉誠的襟弟了,儘管後來他跟莊月華早就離婚分道揚鑣。揣測原因自然是他本人多情咯。
▲ 林孝文離婚後的緋聞對象包括一眾女星。有後來改名為張羽希的歌手張苡澂,還有因為車禍意外身亡年僅28歲的陳僖儀,他被指是助力這些年輕姑娘逐夢娛樂圈的背後金主。陳僖儀車禍身亡後他更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飲泣,對兩人的情侶關係不置可否。
他後來跟微博上一位年齡差近40歲的網紅生了個小女兒,今年剛滿6歲。
▲ 隨便看看網紅ins發的圖吧。跟著富豪自然是有好處的,買起愛馬仕像批發一樣,必備收藏單品喜馬拉雅更是早早收入囊中。
▲ 兩人情侶關係多年,最後於18年底徹底分開了。網紅速度有了新歡,也是位澳門富商。新歡的前妻竟然是常上《康熙來了》的錢帥君的姑姑,前中華票券董事長錢龍濤之女,錢德月。這位臺灣名媛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有空單聊,這裡不展開了。
莊月華相比他兒子、前夫就很低調了,難得一次出現在媒體面前還是11年為自己創辦的幫助失業女工再就業的時裝品牌LOVE+HOPE站臺。
▲ 兒子林忠豪也來捧媽媽的場。
▲ 在富二代圈子裡,林忠豪的名聲顯然是不怎麼好。被稱為「水哥」的他最著名的一段情是和廖碧兒,我們之前在小八||香港拜金女孩的都市傳說八過,分手後他還追過模特莊思敏。他還在跟廖碧兒分手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自己不是沒錢,結果被媒體誤解成他怪女方太愛錢,實在是一齣好戲。
不過自從他13年認識現任女友(18年在紐西蘭求婚不確定而今是否成婚)Susanna Yiu之後,感情生活那是相當專情和低調。
▲ 這位美女絕對是盤靚條順,13年兩人被拍到時,女方身邊已經有個四歲大的兒子要照顧,但顯然林忠豪絲毫不介意當後爹,專職做司機接送。兩人相識數月,他就對媒體放話說對方是結婚對象。
▲ 翻了眼美女的ins,生活那是相當的滋潤,大多都是私人飛機、遊艇、各地旅遊,當然還包括擁有專屬車牌的Tesla,巨型Graff的鑽戒和Chopard(蕭邦)的手錶。
不過「水哥」林忠豪最近幾次新聞都不怎麼光彩啊。
▲ 18年在中環被人掛橫幅尋人討債,至於到底發生什麼無人知曉。
▲ 前幾天又因為開空頭支票被人告上法庭,數額區區25萬,「水哥」不可能連這點小錢都要摳吧。不過都分手這麼多年了,他還被叫做「廖碧兒前男友」或者「李澤楷表弟」大概也說明了這些年他本人並沒有值得拿出手的戰績。
不管林家在外界眼裡是不是「假大空」,沾著李嘉誠親戚名號的光,至少這層上流社會的關係網是真實存在的。張松橋正是運用這點,展開了他踏足名流之路。
2000年,他以6億購入尖沙咀彩星中心和中環世紀廣場的彩星地產,並改名為渝太地產。01年再次用6億收購港通控股,這家公司英文名Cross Harbour(記住這個名字後面會提到),擁有多項香港大型交通基建設施,包括西區海底隧道、大老山隧道、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快易通及香港駕駛學院。
完成了這幾步才算完成了張松橋在香港的版圖布局。至此他手裡光香港上市公司就有四家,中渝置地,渝太地產,港通控股,渝港國際。
▲ 19年1月他把渝港國際的股份悉數賣給了維他奶家族後人羅琪茵,並且辭任董事職務。
羅琪茵正是他在「大D會」的好友莊友堅之妻。
▲ 莊友堅(圖右),中南證券的掌門人,外界稱為「殼股玩家」。他和羅琪茵(圖左)拍拖14載於15年在羅馬完婚。羅琪茵的胞妹羅秀茵之前嫁給了賭王二太獨子何猷龍。
這裡提到的「大D會」也是張松橋串起整個名流圈的關鍵,說到底還得感謝林孝文的引薦。
「大D會」是圍繞已經離世的新世界發展創始人鄭裕彤建立起來的「共榮圈」,因為一幫富豪熱愛聚在一起「鋤大D」(一種紙牌玩法)而得名,玩牌之餘順便分享各種生意機會,有錢一起賺,這個我們也有寫過,這裡可以回顧。
港媒用「鋤D鋤到住山頂」來形容張松橋的發跡。
▲ 雖然都是富豪,當然也有等級之分。鄭裕彤是大D會的盟主,一幫人唯他馬首是瞻,他去世後地位由兒子鄭家純接管,大劉在其中的地位排第二,其他核心成員有英皇的楊受成、香港菸草集團董事會主席何柱國,還有何柱國的親家林建嶽,林孝文、莊友堅之流排位更後。
有人好奇,為什麼圖裡出現了恆大主席許家印。那還是通過張松橋的牽線搭橋。
有報導稱恆大08年第一次赴港上市受挫,當時的小許三天兩天跑去陪「大D會」大佬們打牌,隔年重新贏得了上市機會。看看這一幫人在恆大上市投資推介會上合照的架勢,誰才是背後推手當真一目了然。
▲ 這張圖的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到站在最左邊的林孝文,站位說明一切啊。
「左右逢源」是外界對張松橋這麼多年無往不利的解釋。
他在商界那是吃得相當的開。在香港利用自己在重慶的人脈鋪路搭橋,在內地呢就利用港商身份,幫助香港富豪們進軍廣闊的內地市場。
自學粵語並且精通的他,雖然說話多多少少帶著一絲普通話腔調,依舊交流無礙,頗受前輩們的喜愛。彤叔大劉都親切地愛稱他為「阿春」(有一說是因為他的名字類似於某名人)。
本來通過林孝文進入「大D會」的張松橋只能在下面俯首帖耳,但在房地產市場上的幾次大顯身手令他是越戰越勇,現在已然躋身和大劉平起平坐的地位了。
▲ 看看2019年的跨年晚宴,他和許家印、馬雲、大劉的合影,雖然站邊上也不妨礙他的重要性啊,何況他自始至終都算是低調不搶風頭的那種。
▲ 還有一張攜家帶口的合照。大劉旁邊的甘比自然不用多提,張松橋旁邊的是他的太太張朱秋慧,而許家印被挽手的是難得出鏡的太太丁玉梅。
雖然私下行事低調,張松橋在商場上那絕對算是雷厲風行的。
▲ 中渝置地的一個投資原則,就是只投資最高質量的戰利品,他們之前甚至連跟人合作分五五成的股份都不樂意。
在香港本土的幾次交易,除了讓張松橋名聲大振,更重要的是賺到大錢。有一說,他的很多投資都是在炒樓高手劉鑾雄的指點下進行的。
2004年他以1.38億港幣購買了金庸位於山頂道1號的舊宅。
▲ 這套房子是金庸在1985年以1250萬入手的,買下後考慮到「路衝」覺得風水不祥並沒有搬入,直到邀請著名風水大師專門前去探訪後,才發現這棟豪宅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風水因素,絕對算是「三元不敗格局」的上佳住所。
結果也的確如此,1985年到1996年,在金庸搬入的11年內,正是《明報》鼎盛時期。1996年更是十分聰明地在金融危機來臨之前以1.9億高價轉手給了品質國際集團的李同樂。待李同樂經歷完整個金融危機房價暴跌於04年轉手給張松橋時,光帳面虧損就達5200萬港幣了。
05年,他又以4.3億港幣從中銀香港手中購得山頂歌賦山道1號,07年5月以5.5億港幣售出,帳面獲利1.2億。
真正讓他走進公眾視野的一役還是07年通過離岸公司Ice Wisdom Limited以低於市值的金額(4.3億港幣)收購了極具保育價值的大宅,景賢裡。
▲ 景賢裡,原名禧廬,位於香港東半山司徒拔道45號,是一座有著83年歷史,糅合了中西方建築特色,華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嶺南大宅。
這套房子在1977年被「話梅大王」邱子文以2400萬港幣購入。2004年,邱子文病逝後,本來政府應該果斷把景賢裡作為古蹟保護,但負責此事的官員「觸覺遲鈍」,導致古宅被邱家後人賣給了張松橋,而張松橋購入後隨即進行開土動工,一度對建築造成了結構性損毀,引起輿論譁然。
▲ 在民眾抗議不斷下,政府終於把景賢裡(圖中左邊綠色棚頂)定為古蹟,繼而拿出緊鄰著的一塊地皮作為交換來彌補張松橋的損失,此後他在這塊新地皮上建了四棟新別墅(圖右)。
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大D會混得風生水起的張松橋15年的戰績就更輝煌了,除了耗資63億買下何東花園,此後依舊繼續瘋狂置產。
他7月花費7.6億港幣買下了渣甸山包華士道1號。
▲ 原業主雅居樂集團陳卓林在12年曾因為在這裡涉嫌非禮女秘書而被拘捕,此案最後以雙方和解不了了之。
▲ 整個渣甸山都是豪宅林立,名人聚集,老牌富豪們幾乎人手幾套。
8月,他又花15億港幣買下了山頂白加道22號豪宅。這套房子連花園整個佔地3112平方米,成交價創下了全球每平方米價格第二高的記錄,也創下了香港每平方米最貴豪宅的記錄。
▲ 之前一直傳言,這套房子的買家是馬雲,不過也有確切消息說馬雲只是去看過房,最後入手的是張松橋。不過他倆到底誰才是真正房主其實無關緊要了,畢竟有錢大家一起賺,有好大家一起分。
▲ 房子前身為比利時領事官邸,造了有70餘年,的確算是年代久遠。
▲ 架不住這房子地段好啊,整個白加道業主們非富即貴,自家陽臺就能坐擁270度維港海景,誰能不動心呢,大劉在這裡又投資了好幾套。
▲ 買下後更是直接花1.6億拆除重建,可謂財力雄厚。
▲ 前任屋主是任電訊盈科副主席袁天凡夫婦,他們在2000年以1.635億買入。袁天凡也是備受李嘉誠賞識,輔佐李澤楷的盈科崛起的關鍵人物,他曾經的屬下之一是我們開頭講到的幫助張松橋上市的「紅籌之父」梁伯韜,可見富豪的圈子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人脈啊。
緊接著10月,他又用40.21億港幣把屬於自己公司渝太地產旗下的兩棟商業大廈彩星中心、世紀廣場以個人名義收入囊中。
來看看他在倫敦瘋狂買買買的進程圖吧。
▲ 2017年2月中渝置地收購了位於倫敦paddington火車站邊上的寫字樓One Kingdom Street,花費2.9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5億。
▲ 緊接著3月,以11.5億英鎊收購了位於倫敦中心獲獎的標誌性建築,46層高的The Leadenhall Building,這筆收購創下了歷史第二貴記錄。這棟高225米的金融街第一高樓,因為外形酷似奶酪刨,故有「奶酪刨摩天樓(the Cheesegrater)」之稱。
除了上述兩筆以中渝置地名義的投資外,他還以渝太地產的名義買下了Travelodge 位於倫敦Liverpool Street的這棟酒店。
▲ 這個類似於國內漢庭級別的酒店,看上去也沒有很新,花費自然也就相對便宜了,只用了4200萬英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在建開發項目,是在17年底以5.2億英鎊購入,和廣州富力集團聯合打造的Nine Elms Square(九榆樹廣場)。這個項目本來屬於萬達,最後關頭由於海外資金縮緊而轉手,接手的張松橋計劃在那裡建成一整片頂級公寓住宅社區。
▲ 這個位於泰晤士河畔南岸的項目,預計要建成1900個住宅單位,投資巨大想必也收益頗豐啊。
就在不久前又一筆收購案震驚網絡,他花費2.1億英鎊(折合人民幣20億)買下了倫敦市中心大型單棟豪宅,創下最貴單棟住宅交易記錄。
我們先來欣賞下房子有多豪吧。
▲ 整個房子佔地5574平方米,一共7層45間房,其中有20間臥室,1個遊泳池,一個私人保健spa館、健身房和容納幾輛車的地下停車場,從高層可以俯瞰整個海德公園的美景。
▲ 地段位於倫敦海德公園南側的騎士橋附近(圖中紅點處),距離Harrods百貨僅是步行距離,絕對算是匯集高檔住宅和商圈的高級地段。
▲ 這套豪宅本來的主人是沙特王儲蘇爾坦,2011年他離世後房產就一直空著,12年開始報價3億英鎊在市場上出售,後來降到2億8。
中東富豪們到底多有錢,看看房子內部裝修就一清二楚。
▲ 家裡對外的玻璃據說都是防彈的。整個房子裡充滿了各種風格的會客室,都脫離不了一個「貴」字。
▲ 這種掛滿古典畫裝飾的不知道還以為走進了博物館。
▲ 臥室都配有這種巨大的床,跟家居店賣床上用品的展示間一樣。
▲ 家裡光這種華麗的水晶吊燈就有41盞之多。
▲ 浴室裡目光之所及的金色竟然用的是真黃金!
▲ 還有這看上去不怎麼豪華的洗手臺,連紙巾盒都是真鍍金的,光這樣的紙巾盒竟然有100多個。
▲ 左圖的鍍金梳妝檯充滿奢華貴氣,而右圖連家裡的隔斷門都鑲嵌著真金箔。
▲ 這兩張圖是不是看上去平平無奇,但角落裡垃圾桶,竟然都是真的24K鍍金!有錢人的生活真的只有我想不到的。
屋裡光這些裝飾家具就價值5000萬英鎊,但以上這些精美絕倫的東西跟文章主人公有關係嗎?其實沒有。15年為了讓房子可以儘快出手,賣家已經搶先進行了一輪內部家裝的拍賣,把零零總總能拍的都拿去拍了,而拍賣期待價格竟然只有50萬英鎊,也實在是太貶值了。
不過從張松橋一路的發家史來看,他壓根不需要這種華而不實的內部裝飾。因為他跟李超人一樣酷愛通過轉手房產獲利,既然不是自用而是投資,當然最緊要的是務實啦。
▲ 至於他買下這棟到底是自用還是投資改建,暫時並沒有定論。不過他的發言人說,如果改建成公寓出售,整個價值達7億英鎊,刨去改建花費也絕對算是獲利頗豐了。
講了這麼多張松橋本人,稍微來聊下他的家庭吧。
這位串起整個香港名流圈的男人私下十分低調,他的家人亦是如此。除了知道他的妻子叫張朱秋慧(Cecilia Cheung),兩人育有兩個孩子,其他信息一無所知。
▲ 在福布斯對他太太的介紹裡,提到她是收藏家和在萌芽狀態的藝術家,還是香港保護兒童會的支持者。她平日的愛好就是旅遊、欣賞音樂和跳舞,很符合貴婦們的標準生活。
▲ 這是香港尚流雜誌對她專訪時拍攝的照片,地點應該在她家豪宅。
愛好收藏的兩夫妻名字常常出現在畫展贊助人的名單上。
他們參與支持了在香港和海外舉辦的一系列策展活動,其中一些世界名家的作品,包括畢卡索、莫奈和皮爾波納爾,都是從自己的藏品裡借出展覽的。
2016年,他們贊助了莫奈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展覽。
▲ 其中這幅1890年的《春天的吉維尼》,2010年拍出價格是1520萬美元,標註的所有者是「香港私人收藏」,有理由相信是贊助此次活動的張松橋夫婦所有。
2017年,他們又特別贊助了內地著名畫家曾梵志在荷蘭辦的「曾梵志|梵谷」展覽。
▲ 展覽方還特別發文感謝了他們夫妻的慷慨贊助。
除了收藏,太太朱秋慧自己也是個畫家。
▲ 2015年,她聯合了陳丹青和金宗嶽舉辦了「惜生讚頌」的展覽,其中有6副畫就屬於她自己。
▲ 她的繪畫風格是印象派和抽象表現主義,以風景畫為主。
她說自己在世界各地旅遊,包括南北極都已經悉數到訪,每到一地就尋找作畫靈感開始創作,所以每副作品的署名都寫著「某年某月畫於某國某地」,比起困在小畫室裡埋頭創作的藝術家們,張太顯然幸福得多。
▲ 這是她15年出席畫展開幕時的照片,必備裝備當然是貴婦們人手多個的愛馬仕了。
▲ 辦展籌得的29萬港幣全部捐給了香港保護兒童會。右邊這位美女就是籌款委員會主席,名媛周瑋瑩,她也是東亞銀行創辦人李子方的外曾孫女,他們全家的故事有空可以單開一篇。
▲ 2017年張太在蘇富比畫廊舉辦了自己的首次個展Sublimity。
▲ 很多名人到場祝賀,包括上面提到的周瑋瑩,可見張家在名流圈有多吃得開。
這裡不得不多提一句,富豪們為什麼都鍾愛投資藝術品?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經濟飛速騰飛,富人們的購買力愈發驚人。
19年中國更是成為了全球第二大藝術品拍賣市場。
他們把錢放在藝術品投資上,除了追求藏品本身的稀缺性和獨一無二外,更在這普通人難以跨越的門檻裡,感受到了自己「富」的真實存在。畢竟有句話說,到了京城才知道官小,到了藝術品拍賣會才知道錢少。
2019年10月10日在《19年胡潤百富榜》中,張松橋以80億元人民幣財富排名502位。算算他本人的投資就不止這麼一點啦。可見,絕大部分中國富豪們隱匿低調,外界已知的財富數額常常只是他們的冰山一角。
張小軍寫了一本書叫《富世繪》,從描述的富豪生活可以窺探他們的心理歷程。
書裡寫道,豪宅是富裕人群財富的紀念碑,讓人們看到他的財富如何變成周邊景觀,從蝸居到獨棟豪宅,從「公寓」到摩天大樓,富人財富的積累和分配日漸朝少數人集中,社會整體富裕的同時,富裕者變得更加富裕。
看完是不是能稍微理解了張松橋的投資選擇了,畢竟不管是香港還是倫敦市中心的土地都金貴稀有,買獨棟買摩天大樓,這一步步除了是投資,更是身份的象徵,是這位重慶崽爬到上流社會頂端的見證。
當然,富人們的購買歷程看上去都大同小異,買獨棟買大樓再買藝術品,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買不了的。
▲ 最近老有新聞說李嘉誠旗下的ARA(亞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在布局上海浦東的新投資,不過後來這個消息被闢謠,ARA內部早就沒有李嘉誠的人。
但張松橋就不一樣了,他的走和留都快人一步。
▲ 在中渝置地19年中期業績報告會上,那個說著「內地項目一寸不留」的林孝文又開始談起了尋找新的優質機會,特別是著眼大灣區。
▲ 而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張松橋也在19年的兩會上表示十分看好內地市場,向海外發展只是為了貫徹集團全球化的策略,有機會一定會回來投資。
2020年7月2日,成都市高新區一宗地塊以11.56億出定,溢價率39.86%,折合樓面價20700元/㎡,刷新成都樓面地價,買家正是渝太地產。
而在三天前,渝太地產還以5.47億元拿下一宗位於成都東客站板塊、迎暉路地鐵站旁的地塊,用地面積約50.11畝。
張松橋依然神秘遊走於資本世界,在波雲起伏中尋找商機,對於商人而言,走和留都不是問題,都是經過精密計算之後的選擇。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