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熟知的盜墓筆記中所說的雲頂天宮,因為這部小說,長白山吸引了不少讀者或是愛好者前往。而且歷來無論是文獻記載還是有人目擊,都有長白山天池的怪獸傳說。而清朝順治皇帝時,更是將長白山封禁了216年,後來還是因為不得已的天災爆發這一客觀條件,才將長白山解禁。此事無疑為長白山的神秘再添了濃重一筆,甚至還有人戲稱,張起靈後再無人往,這都是怎麼回事呢?
據史書記載呢,當時的封禁在長白山下圍了不少的籬笆,下令不許任何人進入。這跟我們歷來的風水是沾了點關係的。古時的帝王都比較迷信,或者說是玄學。秦始皇時就因為民間有言稱金陵有紫氣,將出帝王,於是秦始皇命人將金陵龍脈挖斷。
而長白山被稱為全球最大的隱藏龍脈,同時還是滿族皇權的發源地,可以理解清朝為了保護自家龍脈,而設下禁令不允許漢人進入了。這跟我們存了寶貝要存起來一樣。當然後世還有傳聞,清軍入關後搜颳了不少寶貝,都被送回大本營藏在了長白山的密林中。
其次不只是防漢人,還有部分軍事原因。長白山作為滿清與蒙古的交界,戰略定位可見一斑。當時的滿清與蒙古有嫌隙,軍事出現不少摩擦,封禁長白山,可以將蒙古也隔斷在山外。
何況,長白山既是滿清的龍脈所在地,二還蘊藏了相當豐富的地理資源,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自然寶藏。試想,一個大寶藏怎麼會讓蒙古境外勢力覬覦呢?怎麼會讓境外有機會佔有呢?滿清統治者又不傻,自然是得看的緊些。
再有就是政治原因了。我們知道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在戰爭入侵時,若是無法保證權力中心不被侵佔,十有八九都會遷都。比如當時東晉時候就南下,明末也有南下的說法。當時的清廷就將東北視為自己的退路,若是戰亂無法保全,就可以棄了京城退回大本營呢,何況東北地理位置優越,有山海關等可以退守。所以,將長白山及周圍封禁,也是一部退路棋。政治家都狡兔三窟,要給自己找好退路,不然清廷統治者豈不是不合格的君王嗎?
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長白山確實都被封禁了200年。也是這濃墨重彩的一筆,給後世的小說家影視劇及考古歷史學家都留下了很多神秘影子。不過長白山已經被開發為景區,越來越多的遊客及探險者都有了機會前去一探究竟,相信更多的秘密都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