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0歲的陳寶國拿到了《大宅門》的劇本,40集的劇本非常精彩,他只用兩天兩夜就看完了,卻沒想到拍時劇裡和家裡狀況不斷。
《大宅門》是郭寶昌的心血之作,他從16歲寫,一直到40年後,這本書才變成電視劇和觀眾見面。
看過這劇的人都知道,大宅門裡白家百草堂的原型就是北京同仁堂樂家,抱狗丫頭香秀原型就是郭寶昌養母郭榕,白景琦就是樂家四爺樂鏡宇,郭寶昌就是他們的養子天意的原型。
郭寶昌曾經說過,自己寫的《大宅門》裡發生的事,90%都是真實的事,只有10%是想像的。作為從小在大宅門長大的人,他把家族的恩怨情仇和歷史變遷寫下來,拍出來,他覺得這是他的使命。
當時劇組在北京懷柔,開拍才一周,各方矛盾交錯,矛頭指向郭導,出資方就要郭寶昌走人,他不甘心,流下了委屈的淚水。
陳寶國見狀,直接找投資方表明態度:如果郭導走人,我也退出。因為陳寶國是男一號,是全劇靈魂,不能離開,故郭寶昌得以繼續指導拍攝。
但因為矛盾並沒有真正解決,所以劇組動不動就出現資金鍊斷裂,導致這劇斷斷續續拍了三年。陳寶國也只能陪著耗著,也不能去接別的活兒。
陳寶國當時片酬不高,兒子還在英國留學,夫妻兩心裡最大的事情就是給兒子攢學費。
有一天,父親突發心臟病,陳寶國知道父親的心臟一直不好,但捨不得去醫院花錢,平時就是去藥店買些常用藥吃著。但這次病情嚴重,他趕緊將父親送去醫院,並全程陪護。
他給父親讀報紙,陪父親聽廣播,哄著他多吃一口飯菜,盡心盡力照顧著父親。然而2000年初,父親還是去世了。陳寶國悲痛不已,他親手給父親擦洗身體,換上壽衣,最後一次盡孝後送走父親。
父親離世後,母親的精神狀態極差,陳寶國擔心不已。他白天拍完戲後,趕緊就回來陪媽媽。他在母親床邊支了個單人床,怕自己睡的太沉,晚上用一根線拴著母親和自己的一隻手,只要母親一有什麼動靜,自己就能第一時間醒來。
放暑假了,兒子陳月末回國來了。陳寶國鄭重交給他一個任務:奶奶心情不好,你要想方設法讓她高興起來。兒子很孝順,陪奶奶聊天,給她講他們留學的趣事,陪她去遛彎散步,有時還帶奶奶去看父親陳寶國拍戲。在親情的溫暖下,老母親終於走出了喪偶的陰影。
2001年4月,歷盡艱難的《大宅門》在央視首播,就一舉獲得當年年度收視冠軍。陳寶國更是獲得觀眾最喜愛的優秀演員獎。
陳寶國每次拍戲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母親家看望老人,陪媽媽吃頓飯,因為他知道,這不是一頓簡單的飯,這是他給媽媽的情感慰藉。
平時只要聽說媽媽提到哪裡不舒服,陳寶國就要陪她去醫院體檢。從2012年起,他給媽媽的生活費翻倍。還告訴她,您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不要存下來,爸爸沒享到我的福,我有愧疚。在您這裡,我不想再留遺憾了。老母親感動不已。
陳寶國自年輕時就英俊瀟灑,帥氣逼人,幾十年演藝生涯的沉澱,更是演技精湛,十足一個老戲骨。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出道40多年,愣是沒有一點緋聞。
有人好奇問,你整天身邊美女如雲,好多女人都喜歡你,你怎麼就沒有一點花邊新聞呢?陳寶國呵呵一笑:我母親最看重的是我的家庭完整幸福,我不能讓她擔心。再說我太太本就是百裡挑一的好女人,我怎麼能辜負她呢!聽者無不肅然起敬。
孝順父母,我們大都以為陪伴照顧就是孝順,殊不知,自己婚姻幸福美滿,不讓父母操心,這也是一種孝順啊。孝子陳寶國都做到了。
他是屏幕上威武霸氣的「漢武大帝」,是玩虐又正直的「白七爺」,他更是生活中暖心低調的好兒子好丈夫,這樣德藝雙馨的好演員才是演藝界的典範,這才是真正的受人尊敬的表演藝術家。
陳寶國從藝幾十年,塑造了無數個經典的銀屏形象,你最喜歡哪一部呢?一起來聊聊。
2021年1月,陳寶國主演的歷史劇《山河月明》即將上映,陳寶國扮演「朱元璋」。你要追劇嗎?一起來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