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願你精緻到老,眼裡是太陽,笑裡是坦蕩
這些年,中國在基建方面取得的成就世界矚目,國家面貌日新月異,像中國的造橋工程技術在國內配合高速鐵路工程的歷練下,相繼建成了世界跨度最大的鐵路拱橋—北盤江特大橋,以及被譽為「世界鐵路橋之最」,同時布置了六線鐵路的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也不怪被人送我們一個「基建狂魔」的稱號。
此外,中國基建9小時對火車站大改造,43小時重建立交橋,5小時給鐵路搬家,2.5小時拆除一座大橋等等都是出自中國基建之手。睡一覺新火車站誕生了,看一場電影,一座橋沒了,這些近乎傳神的建設速度,也難怪連外國人稱呼我們為「基建狂魔」。而很顯然,中國基建的腳步並未停歇。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山東火了!上萬名工人「鑽進海底」,外媒:中國又在幹嘛?
這一工程就是煙大海底隧道,主要設想就是利用渤海海峽的有利地理條件,從山東蓬萊經長島至大連旅順,建設公路和鐵路結合的跨越渤海的直達快捷通道,就有缺口的c形交通變成四通八達的Φ形交通,進而形成縱觀我國南北的東部鐵路,公路交通大動脈。該隧道如果建成將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成為如今世界上最長的海島隧道,它的建成也將徹底改變半島地區交通瓶頸的制約,半島格局也將隨之重新書寫。
123公裡,這就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但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直線距離僅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卻需要繞道1980公裡,渤海海峽兩岸民眾是中國報以「天塹變通途」的渴望。日前,根據山東省政府發布的長期發展規劃來看,到2022年,山東省將重點推進濟青、魯南、北部沿海、京九、京滬高鐵二通道,到2025年積極推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規劃建設,儘快打通高鐵通道的「主動脈」。
據悉,該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只需要40分鐘,該隧道如果建成將成為如今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不過這海底隧道也不是那麼容易建成的,因為是在海底建隧道,難度比陸地要大很多,甚至比港珠澳大橋還難,預計建成時間花費10年,而且耗資高達3500億,雖然時間久點,投資也比較高,但是相信建成之後肯定會再次刷新人們的眼球,再創世界紀錄,創造的價值也不止這個數。
對於這項規模,不少網友也表示認同,一位在大連的網友表示:自己是做物流的,現在山東到東北的物流,大部分都是選擇陸路,費事價高,如果真有這麼一條煙臺到大連的跨海隧道,那往來要節省很多時間和費用。也有網友表示:這海底隧道建成後,不僅促進了兩座城市的經濟往來,還會給旅遊帶來巨大的推動力。
屆時,將有上萬名工人「鑽進海底」,共同修建這座煙大海底隧道,雖然難度大,但相信中國基建工人是可以辦到的,對於這個計劃就連外媒都驚訝:中國這是要幹什麼?中國基建要再次發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