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香港作詞人林夕和「港獨」分子羅冠聰來了場讓人作嘔的「隔空對唱」。先是羅冠聰改編林夕填詞的歌曲《約定》,說什麼「就算我與你分離,不願捨棄,待那天微笑,我亦會一起」。之後林夕回道,「仍未忘跟你約定心念沒有死,就算你去國胸懷,不敵天氣,你的親人都可認得你。」
這番陰陽怪氣的表演讓不少內地網友一臉問號,「林夕,港獨?」香港網友表示也很無語,抨擊此二人是「眼盲心更盲」。
這不是林夕第一次陷入「港獨」漩渦。在一些政治運動中,林夕一直非常活躍。2012年,他就曾受邀,為反對國民教育的集會站臺打氣。2014年非法「佔中」期間,林夕不僅參與創作了「佔中」歌曲《撐起雨傘》,還親自到場大呼「種子會一直傳開」。此外,林夕經常在《蘋果日報》撰寫文章「播毒」,批評、嘲諷內地的人和事不說,還妄稱「一國吞噬了兩制,回歸變成港殤」,「港獨」思想昭然若揭。在一些採訪中,他更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自詡被內地下架音樂、被節目除名「是一種光榮」。
在音樂圈,林夕也算小有名氣,出自其筆的流行歌曲不少。因而,也有不少人為其辯解、洗刷,稱不過是政治立場不同,沒必要上綱上線。但從他的這些黑歷史看,豈是一時糊塗那麼簡單。「卿本才子,奈何做賊」。作詞的功夫再高,也不能在原則問題上顛倒黑白,更不能在國家大義上巧舌如簧。
當然,在香港,公然「播毒」的公眾人物不只林夕一個。杜汶澤、黃秋生和何韻詩等藝人,都曾高唱「佔中」歌。修例風波期間,香港大班麵包西餅公司創辦人之子也一度公開支持亂港分子。
殊不知,這些人的名氣、財富何來?且不說這些藝人、商人,擠破腦袋跑到內地「撈金」。從宏觀上講,「根在祖國,葉覆香港」,是香港這些年繁榮發展的根本邏輯,道貌岸然卻兩面三刀,「吃中國飯砸中國鍋」,與餵不熟的「白眼狼」何異?
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港人治港」,是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而不是別的什麼「港人治港」,這是所有有識之士的共識。崇洋媚外、數典忘祖,必須露頭就打,挑戰國家尊嚴、侮辱民族情感之人,也必將寸步難行。
*本文由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