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來了。」
「爸,您還缺女兒嗎?」
「爸,您還缺兒子嗎?」
隨著《以家人之名》的熱播,塗松巖的微博也成了大型認爹現場,他飾演的海潮爸爸更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爸爸。
劇中的李海潮爸爸,是一家小麵館老闆,平生只有兩大愛好:養娃和做飯。
本來一個單親家庭撫養一個孩子,就已經很吃力了。他還把鄰居家爹媽不管的凌霄、相親對象遺棄的子秋都領回家,當親兒子一樣把他們的生活照顧得妥妥貼貼。
他看不得孩子們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看不得孩子們吃苦,他願意給他們當爸,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他說:「沒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也是一家子。」
對待孩子,海潮爸爸溫柔細心、寬容又盡責,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們都開開心心的。孩子們有不擅長的方面,他也坦然接受,從不打罵,只要求孩子盡力了就好。孩子們受了別人的委屈,他比孩子們還難過。孩子們遇上難事了,他說:「你放心,有爸在。」
在喪偶式育兒成為常態的今天,李海潮這樣的暖爸真的堪稱絕世好爸。
而在為這種教科書式育兒點讚的同時,我也不禁好奇賦予這個角色這麼大魅力的原主——塗松巖,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說起塗松巖,大多媽媽輩都熟知,很多年輕人只是覺得面熟,可要是再仔細回想一下小時候陪媽媽追的各種家庭倫理劇,就能想起很多關於他的經典作品。
塗松巖,生於1976年,地道的北京本地人。1998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後來忙於話劇和輾轉於一些影視劇小角色,直至2007年才憑藉《雙面膠》一炮而紅。
塗松巖在《雙面膠》中飾演的李亞平,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並娶了一個上海姑娘胡麗娟,以此作為跳板正式紮根大城市。婚後,麗娟被迫接受婆婆的各種調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麗娟在飯桌上吃口肉都需要看婆婆臉色。而李亞平呢?要麼和父母一起對付老婆,要麼和父母一起設計老婆娘家的養老錢和拆遷款。骨頭軟又沒擔當,是個徹頭徹尾的渣男。
當年的《雙面膠》有多火?隨便連上街買個菜都能聽見那些大媽扎堆吐槽李亞平。可見,當年的塗松巖火到什麼程度。
大多數明星火了以後都是乘勝追擊,以便趁機鋪開局面的,而塗松巖反倒又平靜下去了。《雙面膠》之後的塗松巖又陸續接了一些配角,均是戲紅人不紅,比如:《房奴》、《王貴與安娜》、《雪花那個飄》……
轉眼到了2011年,塗松巖才在《雙城生活》中擔任了男主角,和馬伊琍一起飾演了上海男人和北京女孩的故事。
2012年,塗松巖在《咱們結婚吧》客串畫家高健,雖然戲份不多,卻演出了精髓。這個畫家是個靠坑蒙拐騙過活的人,憑藉油嘴滑舌的本事讓女神高圓圓都難以招架,塗松巖把這種渣男的神態動作拿捏得極好。
其後的塗松巖,2013年和劉濤搭檔《後婚姻時代》,2014年和殷桃參演《我為兒孫當北漂》。
總的來看,塗松巖搭檔過的女演員:海清、馬伊琍、高圓圓、劉濤、殷桃,都是和他合作後迅速火了起來,並趁勢把事業鋪展開了。只有塗松巖這個男主角一直不溫不火,人們會在熒幕前稱讚他的角色,背後卻大多都想不起他是誰。而塗松巖卻說:「觀眾喜歡我演的角色,遠比記住『塗松巖』這個名字更讓我高興。」他的表演理念一直如此純粹又真摯。
近幾年重新走入觀眾視野的塗松巖,要從2018年的《我就是演員》說起。在節目中,塗松巖憑著精湛的演技,得到了陳凱歌、張紀中、章子怡、徐崢等人的肯定,並獲得當季的亞軍。其中最催淚的是與齊溪一起演繹《歲月神偷》的壓軸片段,憑藉直擊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情感,獲徐崢稱讚: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後來的採訪問:「你是師哥,卻要被師妹章子怡點評演技,你是怎麼想的?」
塗松巖依舊不緊不慢地說:「舞臺,永遠有要學習的東西。在這裡,我不是塗松巖,我就是要塑造的角色。」
除了演戲外,塗松巖還是一名配音演員。這是塗松巖在2019年參加《聲臨其境2》後,才為人所知的隱藏技能。
他曾是梁朝偉的國語配音演員,也多次為張學友、黎明等演員配過音。在《英雄》、《十月圍城》、《赤壁》等多部大製作電影中,參與了關於梁朝偉角色的配音創作。尤記得當年《赤壁》中周瑜的玉石之聲,塗松巖完全還原了公瑾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足見他臺詞功底之深厚。
而在《聲臨其境2》中配音《我的團長我的團》,塗松巖一人分飾兩角亦遊刃有餘,甚至還因配音的需要,掐住自己的脖子營造聲嘶力竭的音效,結果掐脖子掐狠了,導致輕微缺氧,眼前都有點發黑了。後續在聲音大秀《獅子王》中,給反派刀疤配音,其吻合程度和聲音質感驚豔了很多人。可見其專業程度。
其實,不管是演戲,還是配音,塗松巖都是專業的,也常常受人稱讚,卻為何一直沒有大紅大紫?因為他明白:「熱度永遠是一瞬間的,真正推著你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是那種踏踏實實的東西。」
所以,如今44歲的塗松巖憑著「李海潮」一角再度翻紅,我一點兒都不驚訝。這次的他不是一夜成名,也不是大器晚成,不過是二十多年沉澱下來的百鍊成鋼。
二、家庭:家庭的經營,才是工作進階的最好養分。
雖說在影視劇中飾演了不少渣男,但現實生活中的塗松巖卻是一位超級奶爸。
他的妻子並不是圈內人,兩人在2014年組建家庭。2015年,兒子出生,塗松巖為了不錯過孩子的每一天成長,砍掉了80%的工作,開始進入了半息影狀態。直至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了,塗松巖才開始逐漸增加工作量。
在今天這個社會上,女人為了孩子回歸家庭是很常見的,但男人卻很少。而塗松巖息影的那幾年正是影視行業的上升期,拍電視劇很賺錢,但塗松巖還是選擇了回歸家庭,陪伴孩子成長。再掙錢的工作,都換不來孩子的健康成長。
淡出大眾視野的那幾年,塗松巖最專心的最高興的一件事——當爸爸。兒子出生時,就全程陪產,剪臍帶,拍奶嗝、換尿布、洗屁屁……都是自己親自上場。後來孩子慢慢長大,他就陪孩子玩耍,教孩子學遊泳,帶孩子旅遊……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一直沒有僱月嫂,什麼事都是夫妻二人包攬。戲外的塗松巖跟戲裡的海潮爸爸一樣能幹。
比起娛樂圈裡的名與利,塗松巖更在意的是,不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他說:「這個是我最大的財富,對我今後再去飾演很多角色,都是有極大的幫助。」
確實,許多人演父親靠的是觀察和借鑑,而身為人父的演員,骨子裡的就滲著父愛。所以,塗松巖與李海潮註定是完美契合的。
在《以家人之名》最近的採訪中,塗松巖說起一段關於兒子洗襪子的趣事:「當我看著兒子,自己踩了個小板凳,在洗手間洗自己襪子。他才三歲多,自己在那搓小襪子,搓不乾淨,弄得滿身滿地都是肥皂泡。所以《以家人之名》裡,我看見子秋在那洗衣服,特別能共情。」
是的,能共情的藝術創作才是最具感染力的,能共情的劇作才是最令觀眾滿意的。
在這部電視劇中,有許多段塗松巖演技的高光時刻,其中有一場是賀子秋生日時,李海潮心疼孩子的哭戲。塗松巖回憶,這個過程當中你就能想到孩子付出了多少,你為孩子付出了多少,你們之間有多少交流,你做了多少碗面,你們經歷了多少風雨,這些東西一旦在你腦海裡,那個感情是極其飽滿的。所以,這場戲雖然只拍了兩遍就過了,但拍完之後他到攝影棚外緩了半小時,「真的就是坐在那兒喘,覺得胸口疼。」
很有意思的是,塗松巖的兒子叫塗一樂,諧音「圖一樂」,人來世間一遭,不就圖個樂呵嗎?而劇中的李海潮的最大願望也是希望孩子們能一輩子開開心心的。
我想,世間許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比如:戲外與戲裡,家庭與工作。家庭的經營,才是工作進階的最好養分。
三、生活:一個人只有熱愛生活、懂得生活並享受生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絢爛與人生的寬廣。
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兼顧家庭與生活,日子就已經過得很緊湊了,那種緊巴巴的日子無疑也是枯燥的。而塗松巖卻不一樣,日子過得再緊湊,他都能擠出一點精彩。
殷桃曾說,塗松巖一進劇組就跟搬家一樣,咖啡機、麵包機、酸奶機、洗衣機、小冰箱、電餅鐺、榨汁機……凡是生活中能用上的,都要帶去。拍戲再忙,都是咖啡自己磨,酸奶自己做,餅乾自己烤,麵包自己做……能自己動手做的,絕不叫外賣。
如果碰上球季,他還會帶上投影儀,休息時把屋子騰空就能約上朋友一起看球賽了。這邊弄上點兒啤酒、紅酒,那邊的女孩子敷著面膜就過來了,嘴裡還嚷嚷著:「幾比幾了?」這樣的生活才是有滋有味啊!塗松巖的宗旨就是:工作再忙碌,也不能耽誤生活。
除此以外,塗松巖還號稱「演藝圈的時尚玩家」。
一、熱愛旅行。他經常會瘋狂地跑出去感受世界的脈動,如果某一段戲的時間跨度長,他就把旅行計劃籤入工作合同中,要求劇組給他空出一段時間旅行,儘量做到不讓工作影響生活。
二、喜歡攝影。每次出去旅行,他都會背上一堆的攝影裝備,邊走邊拍,用凝固的畫面定格瞬間的美麗。其中在印度旅行拍的一張小女孩的攝影作品,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收錄了。
三、酷愛潛水。因為對海底的世界痴迷不已,他考了三個潛水證:開放水域潛水證、開放水域進階性潛水證、高氧潛水證。在潛水的過程中,他還拍攝了許多海洋生物:長尾鯊、白鰭鯊,不足一釐米的豆丁海馬……
四、痴迷手工製作。他熱衷於做皮具,自己身上用的錶帶、皮帶、錢包,從裁剪、染色、打孔、縫紉到印標誌,都是自己一步步完成的。為此,還創辦了一個皮具工作室。對比較在意的人,都會選擇手寫的方式,有時還會蓋上自己設計圖案的火漆戳。此外,偶爾還會串珠子送朋友。
顯然,塗松巖是一個熱愛生活,注重生活品質的人。一個人只有熱愛生活、懂得生活並享受生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絢爛與人生的寬廣。這大概才是生活本真的滋味。
正如塗松巖所說:「人的時間安排,一定要有自己的節奏,千萬別成為了一個大機器的其中一個零件,這樣你會忘了自己生活的本真。」
所以,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把生活搞得有滋有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