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劇裡的日本鬼子,哪裡演錯了?日本人告訴你

2020-12-24 飛春讀傳

世上有些事總令人發笑。

拍抗日劇,找個日本人來演日本鬼子,本想這樣會更逼真,誰知,日本演員看了不禁發笑,說日本人都不會這樣說話。

這個人,叫矢野浩二,他對日本鬼子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矢野浩二是日本大阪人,1992年高中畢業後,夢想當一名演員,就到東京大都市闖蕩,追逐自己的夢想。

無名小卒,無錢無背景,又無學歷,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想在東京闖出個名堂來,談何容易。

有些事,你再努力,也沒有什麼希望。

矢野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在東京太陽音樂公司幹了近8年。其中5年當演員助理,伺候老演員,給他開車、拎包、打掃別墅,偶爾跑跑龍套,連在鏡頭裡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18歲到26歲,青春耗了一大半,還未等來自己的黎明,這演藝夢想,想想真讓人絕望。

「特別想拍戲,只要有戲演,哪怕AV電影也接受。」他開玩笑說。

2000年4月,他終於熬到了一枝片約橄欖枝,不過不是東京的,而是北京的,邀他出演一個電視劇的男一號,一個在中國讀書的日本留學生。

他應邀了,這部偶像劇就是《永恆戀人》。

此劇雖然未火,卻給他開啟了一扇窗,通過拍片,他結識了一幫中國朋友,進入了圈子,有了更多機遇。

通過拍戲,他發現,日本與中國不同,日本工作與朋友是分開的,而中國工作的同事,往往可以發展成好朋友。

而且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有了朋友就有了機會,這是矢野對中國的第一個認識。

另外,他發現,不管圈內圈外,中國人對日本人很熱情的。

鑑於這些考慮,他決意留在北京發展。

首先,他到北京語言大學上語言培訓班,加緊學中文,然後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深造表演。

這段「北漂」的日子很苦,租住在地安門帽兒胡同,自己帶的錢很快用光,甚至為還債,不得不當日語「家教」掙錢。

又是一個黎明前的黑暗。

不久,他接到一個電話,說《走向共和》需要一個日本演員,他激動得電話都拿不穩,急奔片場,籤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日本角色:明治天皇。

此後,日本人演日本人的套路,讓他在演藝圈有了一席之地,但尷尬的是,彼時抗日劇大興,請他演的角色,都是日本鬼子。

《烈火金剛》裡,演的是毛利大隊長;

《鐵道遊擊隊》裡,演的是岡村寧次;

《小兵張嘎》裡,演的是軍官齋藤;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演的是山島糾夫。

這些作品,讓他在圈子裡很快有了名氣。應該說,把自己演成了「鬼子專業戶」,應該很有成就感。但矢野心中不這樣想。

事實上,他很痛苦,不想總演壞蛋。面相俊朗的他,一直想演個中國人,但演鬼子「一炮打響」,打出了名氣,他想演別的,還真沒人給他機會。

另外,對他來說,在中國演日本鬼子,也不很順,從演員的角度來看,他對日本鬼子的表現方法,與劇本中的套路不一樣。

說白了,中國人劇本裡的鬼子,表演方法是「錯」的。

1 日本人不那樣說話

「往往中國的電視劇,日本人的角色由中國人演,有點滑稽。」矢野說,比如「八嘎呀路」「死啦死啦地」,每次看到這樣的劇本,自己都會發笑,因為「日本人從來不會這樣講話」。

2 只需要越醜惡越好

他想根據自己的理解,把鬼子演得更「逼真」些,在演技上加入自己的一些創造,但他發現這是徒勞的。

「演鬼子,只需要嗓門大、聲音猥瑣就行,演得越誇張越醜惡,導演越認可。」

3 臉譜化

他發現,以前的日本鬼子都是「臉譜化」的,各式各樣的壞,最後各式各樣的死去,他認為其實那種壞,是表面的,「但不應該為了壞而壞」。

遭遇了系列演技理念上的衝突後,矢野一度很鬱悶,拒絕再演日本鬼子,「甚至一看到軍裝就吐」。

那麼,日本鬼子到底該怎麼演呢?

他對日軍了解並不多,便買來許多歷史書來讀,找來許多中日兩國的黑白紀錄片來看,漸漸有了自己的思考:

從單純拍戲的演技角度看,不管演好人還是壞人,每個角色都要能夠有啟發性,「演戲的時候進入狀態,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拍戲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痛苦,要真實地反映出這種痛苦,能讓觀眾思考的角色,才是成功的角色。」

「我始終堅持用心去演,用心去追求,按照舊有的方法去演,真的很難表現出『人』的感覺。」

漸漸,他開始給日本鬼子的角色中加入這些自己的理解,比如,他演的鬼子會笑,反而更表現出偽善和姦詐。

比如,他演的鬼子在被槍斃時,在槍頂住自己腦袋那一刻,他會很投入地想到自己的故鄉、親人,很自然地落淚,這些東西都是劇本裡沒有的。

矢野演的鬼子,無疑得到了中國觀眾的認可。

「浩二的出現改變了中國影視劇作品中日軍一味兇殘的形象。」一名中國觀眾看了他的戲後說,「但最根本的,只有這類偽愛國偽抗日劇越來越少了,才是減少仇恨達致和解之時。」

================

文獻參考:徐梅《矢野浩二:「鬼子」來了》;暉暉《「北漂」矢野浩二》

相關焦點

  • 中國影視劇裡的鬼子,哪裡演錯了?日本人告訴你
    拍抗日劇,找個日本人來演日本鬼 子,本想這樣會更逼真,誰知,日本演員看了不禁發笑,說日本人都不會這樣說話。這個人,叫矢野浩二,他對日本鬼 子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這些作品,讓他在圈子裡很快有了名氣。應該說,把自己演成了「鬼子專業戶」,應該很有成就感。但矢野心中不這樣想。事實上,他很痛苦,不想總演壞蛋。面相俊朗的他,一直想演個中國人,但演鬼子「一炮打響」,打出了名氣,他想演別的,還真沒人給他機會。
  • 中國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哪裡演錯了?日本人告訴你
    現如今的抗日劇,日本人大部分都是由中國人扮演,看多了日劇裡的神操作後,觀眾都覺得煩,總覺得搞笑:如果日本人真像你所演的那樣笨,那麼他們還用得著侵華嗎?神劇多產背後是枉顧歷史邏輯,以至於漏洞百出。為什麼日本演員看到抗日劇就哈哈大笑呢?那就讓這位日本人來給我們答案。
  • 在中國演鬼子的日本人,為啥被日本表彰了?
    在中國演日本 鬼子久了,走在大街上會不會被人罵?這是不少人的疑問,也是2000年就來中國發展的矢野浩二的憂慮。不過,他在中國經歷的幾件事,很快給他吃下了定心丸。演中國人不喜歡的鬼子,自己心裡也不舒服,那時候的他,走在大街上怕被別人認出來,怕中國人嫌棄他。一次,他乘計程車,司機反覆盯著他看,「你是《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裡的鬼子?」浩二隻好尷尬地說,「對,對,我是日本 鬼子。」
  • 日本演員在中國演日本鬼子出名後,日本政府送他了一個獎
    在中國演日本鬼子久了,走在大街上會不會被人罵?這是不少人的疑問,也是2000年就來中國發展的矢野浩二的憂慮。不過,他在中國經歷的幾件事,很快給他吃下了定心丸。演中國人不喜歡的鬼子,自己心裡也不舒服,那時候的他,走在大街上怕被別人認出來,怕中國人嫌棄他。一次,他乘計程車,司機反覆盯著他看,「你是《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裡的鬼子?」浩二隻好尷尬地說,「對,對,我是日本鬼子。」「演得很逼真啊!」
  • 把日本演員當日本鬼子一樣對待,就說明我們愛國了?
    然而在國內影視劇中呢?中國士兵在戰壕裡可以邊打仗邊聊天,聊累了,對著空氣放兩槍。 在中國生活十多年,因為形象很符合要求,冢越博隆就被介紹到劇組做起了「鬼子專業戶」。演過的影視劇不下二十多個都是日本兵,只有2015年在《天使的城》中首次出演非軍人角色,飾演逗趣的經紀人。
  • 中國軍人娶日本老婆,日本鬼子會怎麼對他?
    日本投降時,中國有多少鬼子? 日本投降時,中國戰區的鬼子一共有多少?哪裡的鬼子最多?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停戰時,中國派遣軍的兵力約為105萬」。
  • 日本演員在中國演鬼子出名後,日本政府送他了一個獎
    在這些人當中,有著一位名為矢野浩二的演員,而他的演藝生涯中最為特殊的一點便是,他是一位日本人,但卻選擇了來到中國影視圈發展,而且還是因為飾演抗日戰爭裡的鬼子而在2000年的時候,矢野浩二也相繼出演了一些作品,但卻並沒有太大的進展,但很快,機緣便降臨到了她的身上,在經過朋友的介紹後,矢野浩二開始來到中國參演影視劇。
  • 矢野浩二的日本生活:從「日本鬼子」到浦島太郎
    玩笑歸玩笑,但足以見得,矢野浩二在中國的國民度有多高。作為影視劇裡知名度最高的「鬼子」,中國網友都很擔心矢野浩二回到日本後會不會被打。東京一家影視公司裡的一次偶遇,讓零時差工作室的記者有機會逮到了答案。
  • 日本演員因在演鬼子在中國成名,日本政府為他頒獎
    提到矢野浩二,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作為一名日本男演員,他並沒有選擇在日本發展,而是選擇來到中國,並且通過在影視作品中飾演鬼子成功被大家熟知,這樣的操作想必娛樂圈也找不出第二位了。矢野浩二從小的家庭條件非常一般,加上他本身的成績並不好,所以他在完成高中學業後就選擇輟學了,而他進入娛樂圈發展也是非常偶然的。
  • 第一個稱日本人為「日本鬼子」的人是誰
    前言大家也許對於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這部電影影響比較深刻,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偏僻村子的普通農民負責看管照顧日本兵,不料卻引來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電影裡愚蠢的日本兵想要辱罵中國農民,去學中文的髒話罵人,結果卻學的是「大哥大嫂過年好。」這個日本鬼子做出最狠的表情,說出最好的祝福。
  • 他在中國演了十幾年「日本鬼子」,如今決定離開
    一年後,我的老闆放棄在中國做生意的計劃。他跟我說「從現在開始你自由了」。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在一些劇組裡演戲了,而且對做生意不感興趣,所以成為了一位專職演員。我參演的第一部戲叫《我的母親趙一曼》,那是2004年的冬天,一個演員副導演來我們學校找兩個日本人去串一場戲,演一個查中國人身份證的日本警察。
  • 他因長相像日本人,4年演6000多次鬼子,成為橫店鬼子專業戶
    說到愛國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一直以來就在國產劇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每當看到這類劇的時候,相信有不少觀眾都會認為其中扮演鬼子的都是日本人。,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大部分日本人應該都不願意演,就像矢野浩二還因為在中國演鬼子,回國曾被暴打。
  • 小時候聽過的謠言之一/在中國演'日本鬼子'的演員,回日本會被封殺
    為了創造學日語的環境,屏蔽了日劇以外的所有劇,最近剛看完《半澤直樹》,發現一個熟悉的演員—「日本鬼子」香川照之。所以,今天就想聊聊在中國演「日本鬼子」,回日本會被封殺。這,是真的嗎?        今天先舉兩個例子,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香川照之,2000年出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2009年在法國導演執導的《拉貝日記》中飾演昭和天皇的叔父朝香宮鳩彥親王,也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元兇。
  • 還記得鬼子專業戶的日本演員嗎?回鄉後遭日本人暴打,現狀如何?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歷史仇恨,是我們不能夠輕易的忘記的,雖然我們現在沒有經歷過當時戰爭的殘酷,但是我們通過很多的影視劇也了解到了當年發生的一些事情。很多的抗日故事被拍成了影視劇,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鬼子專業戶」的日本演員,回鄉後遭到日本人暴打,現狀如何?
  • 那些演鬼子的日本演員現在怎麼樣了,有的差點被中國大媽掐死!
    先講個中國人,方化1925年生於中國遼寧大連,是扮演「日本鬼子」的著名專業戶,人稱「鬼子王」,連姜文都是他的粉絲!自從《松花江上》扮演日本伍長開始,就與扮演日本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演得太好,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方化甚至因此獲罪,理由就是一條莫需有:「你演的松井比日本鬼子還像日本鬼子,你沒有反動的思想感情能演得那麼像嗎?」
  • 日本演員成了"鬼子專業戶",被真正的"鬼子"列入黑名單
    近些年內地的抗戰題材的影視劇非常火,一部接著一部,尤其是抗日影視劇,大家可能知道,在拍攝啟用日本演員來演日本兵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一些日本演員因為多次在影視劇中扮演日本兵的角色,成了&34;。早年,最早出現在內地抗日劇中的矢野浩二因參演日本兵的角色,日本國內的右翼分子(真正的鬼子)放出話來,警告浩二不要回日本
  • 揭秘在中國演鬼子的日本演員:心理壓力大,差點被中國大媽掐死
    早期的日本鬼子形象,基本都是窮兇極惡,滿嘴八格牙路,殺人如麻。角色也大多由中國演員化妝扮演。最近十年,有一批日本職業演員,開始活躍在中國的各類抗戰劇裡(從左至右依次為涉谷天馬、矢野浩二、三浦研一)日本演員在中國永遠不愁沒有戲拍,抗日劇裡需要大量的「太君大佐少佐中佐」,他們會被槍擊、被炮轟、戰敗切腹,甚至被手撕,
  • 小日本鬼子的搞笑故事……
    老伯答:「你的口音聽不太出來……」 這個鬼子很高興,心想:「想不到我的漢語己經進步到如此地步了,勘稱爐火純青啊……」 這時老伯大量了他一眼,說:「如果你能把偶抓到的蝦數清楚,偶就有能知道你是哪裡人。」 這個鬼子就以相當標準的發音開始數:「一,二,三,……五十……一百……二百……」 數了一個多小時,他得意地回答:「九千七百八十七隻蝦!老伯,我看你絕猜不到我是哪裡人吧!!」 老伯笑著說:「知道啦!
  • 你可能不知道 日本鬼子在中國開展了無數個「南京大屠殺」,他們是……
    罪惡的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快80年了,日本鬼子留給中國人民的慘痛記憶,還深深鏤刻在每一個人心底,歷久彌深,越久越痛,子子孫孫,誰能忘記?
  • 鬼子專業戶的日本人,女兒入中國籍,因太愛中國回國被自家人毒打
    ,而這個日本人卻是一個中國通。不僅來中國數年,更是在演藝圈中發展的如魚得水,尤其是他所扮演的日本鬼子。雖然說這次所扮演的角色讓人大跌眼鏡,同時也讓矢野浩二在中國百姓心中贏得了不少好感。尤其是在2011年,環球時報頒發了2010年度最優秀外國藝人獎給了矢野浩二,這也是這個獎第一次頒發給日本人。漸漸的,在《天天向上》中,矢野浩二憑藉著自己的特有幽默風格,贏得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的認同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