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商票圈創始人林俊浩|電子商票是落實供應鏈金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020-12-23 騰訊網

(商票圈創始人、董事長林俊浩)

11月24日,由江蘇省商務廳指導,萬聯網主辦,江蘇省現代供應鏈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南京)產業供應鏈金融高峰論壇」正式召開。該論壇作為2020年供應鏈金融重磅新政226號文發布後的重要行業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焦「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升級」主題,邀請了行業生態圈300+人合作論道。

深圳市商票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票圈」)作為本次論壇的合作夥伴應邀出席,並在萬聯供應鏈金融研究院發起的「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升級」優秀服務商評選活動中,榮獲「2020年金融科技創新獎」。

(商票圈代表於南京論壇現場)

論壇結束後,萬聯網記者對商票圈創始人、董事長林俊浩進行了專訪,並就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及供應鏈金融的實踐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找準根源,精準灌溉,構建生態體系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尤其是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由來已久,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

「如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關鍵要解開主流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的心結,將金融機構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林俊浩表示,長期以來,由於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大,投入產出率低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主流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導致金融資源在大企業與中小微企業之間嚴重失衡。

實際上,針對此現象,國務院和當地政府已陸續出臺多項政策為中小微企業融資引入「源頭活水」,供應鏈金融便是有效手段和舉措之一。而在具體落地上,林俊浩認為,得益於供應鏈金融的自償性,其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目前,供應鏈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發布226號文,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林俊浩認為,對發展供應鏈金融而言,電子商票是落實供應鏈金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電子商票不僅可以滿足實體企業的支付和融資需求、金融機構的投資和交易需求等,還在促進全社會商業信用發展、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宏觀調控轉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商票賦能供應鏈金融方面,林俊浩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他認為,商票與中小微企業的關係其實就像農田灌溉,水庫(即金融機構)存儲大量的水(即資金),要將水庫的水灌溉到幾百公裡外的農田(即中小微企業),必須安裝水務系統,通過水渠管道組成一個個蓄水池,再通過泵(核心企業)釋放壓力(信用),將水傳遞給農田,實現最大限度的精準灌溉。其中,商票就相當於管道,它將核心企業與產業鏈上各層級供應商和銀行聯結起來,使金融資源在整個產業鏈上順暢流動。

「商票可以延伸到整個產業鏈最末端的弱勢群體——中小微企業,而這也是商票圈破解融資難、貴問題的一個底層邏輯。」林俊浩如是說。

此外,除了擁有底層邏輯外,林俊浩認為,商票供應鏈金融的落實還得注重「兩個足夠大、兩個足夠小」的基本要求,即:主流金融機構、核心企業足夠大;融資企業、單筆票面金融足夠小。主流金融機構作為資金供應的主渠道,融資成本足夠低,能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核心企業足夠大,以核心企業的信用做背書,可以保持商票兌付的順暢,銀行才敢放心繼續給中小微企業供應資金,使「融資難」變「融資易」。而「兩個足夠小」,則是基於民營企業為中心,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真正惠及中小微企業。

「支撐企業成長,一定得有一個理論基石。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由來已久,商票圈作為一個平臺,採取的方案是首先得有一個底層邏輯,也就是「精準灌溉」,其次是牢記「兩個大小」思路,最後來構建整個生態體系。」林俊浩說道。

▋供應鏈產業鏈視角下,不是看一棵樹,而是看一片森林

正是因為商票的突出優勢,近年來,商票已成為票據市場的熱門話題,金融市場的各參與方紛紛布局商票業務,但由於銀行授信的匱乏和低效、中國商業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商票創新的缺乏等原因,商票的進一步發展也面臨困境。

2020年以來,我國票據業務的發展有了新的突破,由中國人民銀行等8部門聯合發布的226號文中第八條和第十三條對票據業務、應收帳款票據化趨勢也多有涉及。

對此,林俊浩認為,226號文的出臺,對於整個行業都是利好消息,商票供應鏈金融的份量將會越來越重。從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來看,作為基礎資產的資產證券化業務中應收帳款存在的最大難點就是確權問題,與應收帳款不同的是,票據作為應收帳款的重要載體,可以將核心的融資要素通過記載事項予以確權,很好地解決了應收帳款的難點所在。林俊浩表示,企業間的應收帳款受《合同法》的約束,而票據則受《票據法》的約束,票據有明確的付款日期,而應收帳款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期限,對債務人缺乏剛性約束力,這是其特點之一。

同時,從226號文來看,應收帳款票據化儼然將成為票據市場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通過完善供應鏈票據平臺功能的舉措加強供應鏈金融配套的基礎設施將成為主流之一。林俊浩對此利好趨勢亦有獨到見解,他認為,在此環境下,看電子商票的發展,就好比看一片森林,從供應鏈產業鏈的視角出發,將整片森林帶動起來——這個過程要靠電子商票來固化和傳遞核心企業的主體信用來帶動,使整個產業鏈最末端的、依靠自身條件難以獲得主流金融機構低成本資金的弱勢群體——廣大小微企業可以享受到線上高效、低利率的普惠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供應鏈金融應以服務供應鏈產業鏈完整穩定為出發點和宗旨,順應產業組織形態的變化,加快創新和規範發展。在支持供應鏈產業穩定升級方面,林俊浩告訴記者,「商票圈自身定位就是科技服務平臺,並在其中起到橋梁、紐帶、潤滑劑的作用。」主流金融機構與中小微企業之間的關係好比港珠澳大橋隔海相望,通過電子商票以及商票圈這個平臺的存在,架起溝通的橋梁,使主流金融機構勇於跨越不敢貸不願貸的鴻溝,實現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林俊浩闡述道。

基於此,商票圈科技專注創新商票產品,典型之一就是其與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合作推出的「商票快貸」產品。林俊浩向記者介紹道,「商票快貸」業務具有「產品標準化、審批自動化、全程線上化」的特點,持票客戶可通過商票圈平臺全流程線上辦理融資業務,建設銀行和商票圈實現系統、數據對接,商票圈推送持票人(融資人)信息,經建設銀行風控審核、審批模型校驗,校驗通過即可完成審批授信;授信後,持票客戶進行票據質押,貸款發放至客戶在建設銀行開立的結算帳戶,全流程約1小時即可完成,便捷高效,很好的滿足了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客戶體驗非常好,也切實響應了國家「六保六穩」的政策要求。

據悉,「商票快貸」通過Fintech賦能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線上化且符合銀行授信要求的商票質押貸款服務,幫助持票人提前回款,減少資金佔用,提高資金周轉率,且通過核心企業信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止2020年12月4日,「商票快貸」成交筆數共2034筆,總票面金融超17億元。

▋打破人工風控模式,從源頭上根除平臺和業務的風險隱患

風控是金融不變的基石,好的金融創新必然要有好的風控模式做支撐,商票圈對此自然頗為重視。林俊浩表示,在防控金融風險上,商票圈有一套自己的風控戰略思想:依託科技系統的力量進行風控頂層設計,打破人工風控模式,從源頭上根除平臺和業務的風險隱患。

「在平臺的內控上,商票圈實行「三個嚴格分離」,即資金流、票據流、信息流。」林俊浩闡述道,平臺引進第三方銀行資金監管帳戶,該帳戶為用戶自己管理,確保資金流與平臺分離;平臺接入ECDS系統自動核驗用戶是否真正籤收票據,確保票據流與平臺分離;企業信息調取第三方有合法來源的信息,確保信息流與平臺分離。

同時,業務的風控方面,商票圈將整個系統裡面的安全備份,防止應對攻擊和故障排除等,這些都有相應的機制。

「在這個過程中,商票圈沒有去碰這些東西,但是會通過技術手段連結起來,所以不會有操作風險。」林俊浩如是說。

金融科技的蓬勃興起,為金融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226號文也明確指出金融科技的重要性,金融行業各參與方紛紛布局金融科技。據記者所知,商票圈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於ABCDS(AI、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安全)等Fintech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作用,並有所成績。例如在區塊鏈方面,利用區塊鏈可溯源、防抵賴的特性,商票圈使用騰訊區塊鏈底層,搭建數字票據、標準化票據等。目前,商票圈科技已為全國6000+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交易筆數超過15000筆,而且至今沒有一筆業務出現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與此同時,商票圈的科技能力已獲得多方認可。據萬聯網記者了解,商票圈還獲得了CMMIDEI3認證。CMMIDEI3稱為「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世界公認的軟體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也是企業軟體研發標準化、規範化、成熟度等方面優異表現的認證;此外,商票圈還獲得了信息系統安全第三等級保護備案及認證。

如今,數位化浪潮席捲而來,擁抱數位化供應鏈金融成為新的趨勢,在此情況下,商票圈將如何抓住新的機遇?林俊浩對此有清晰認知:「我們的定位就是科技平臺。面對數位化的到來,我們將繼續深化探索的方向是:標準化、票據化、數位化、智能化。」

乘風破浪會有時,我們有理由相信,掌握先機、抓住時機、勇於出擊的企業必將成為行業弄潮兒。

來源:萬聯網

相關焦點

  • 商票圈榮獲「2020年度供應鏈金融行業領軍企業」
    本次論壇齊聚經濟學家、產業核心機構、頭部金融機構、領先金融科技公司等400+行業翹楚,共同探討供應鏈金融行業最新發展、分享創新成果,互學互鑑,為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深圳市商票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票圈』)董事長林俊浩受邀參會。
  • 企匯安供應鏈金融新商業模式論壇圓滿落幕-FX168財經網
    本次會議邀請到來自全國各地,供應鏈金融行業精英、頂尖專家學者、供應鏈金融主管單位、大型央企、國企等八十多位行業翹楚,以對話推動共識,以共識推動合作,深入探討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及商票在供應鏈金融中的作用,力爭變局中開新局,幫助企業更好地抓住數位化轉型機遇。
  • 【透視】票據在供應鏈金融中功能作用
    供應鏈金融依託真實貿易背景和核心企業信用保障,可以在開展普惠金融服務供應鏈上下遊中小微企業的同時,有效地控制信貸風險,天然地成為普惠金融規劃落地的主戰場。 區塊鏈同樣是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又一快車。區塊鏈憑藉其本身優勢在實現信息共享、信用傳遞、風險防控、交易的可追溯性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因此,在供應鏈金融的業務創新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區塊鏈可以有效推動供應鏈金融企業的融資功能。
  • 複雜美創始人吳思進:區塊鏈最大的應用是在供應鏈金融
    33複雜美創始人吳思進: 我認為,未來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應用是在供應鏈金融上。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空調配件廠商將配件賣給空調核心企業後,核心企業不會直接將所有貨款全部結清,而是給配件廠商開具一個應付款的商票。 但是,商票不可拆分,且票據多了之後也難以驗證,這也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而利用區塊鏈技術,將應付款寫在區塊鏈上,形成企業白條。那麼就可以追溯和分拆,進而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 城投公司供應鏈金融保理模式探討
    ,提出四種常見的城投公司供應鏈金融模式:(一)政府投資工程項目的正向保理;(二)經營性工程項目建設的反向保理;(三)供應鏈金融保理資產證券化;(四)商票與保理結合。關鍵字:供應鏈、保理、城投公司、商票、ABS一、城投公司供應鏈金融保理概述(一)城投公司定義城投公司(又稱「城投平臺」)是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的簡稱,是全國各大城市政府投資融資平臺,承擔相應的政府職能,是特殊市場經營體。
  • 商票圈: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票人與承兌人,能否是同一人?
    就是因為銀承匯票的出票人&承兌人不是同一個,同時,銀行作為以信用為生的金融機構,為出票人作出「承兌」【承諾到期無條件付款】,就是因為銀行為出票人的付款能力作出了承諾,對其信用「加持」。商承匯票,自己為自己承諾實質上沒有任何擔保的意義。
  • 深圳首單「供應鏈票據+標準化票據」業務落地
    9月16日,中信銀行深圳分行通過上海票據交易所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落地深圳市首單 「供應鏈票據+標準化票據」產品——信銀諾普信簡單匯2020年度第一期標準化票據。該筆標準化票據以供應鏈票據為基礎資產,支持中小企業深圳諾普信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票據融資2000萬元,融資利率低於同期商票貼現利率約40BP。本次業務的承兌人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農藥製劑及植物營養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本業務的落地,為無評級企業、農業類企業的融資開闢了新的道路。
  • 商票有收益權?還能拍賣?商票收益權拍賣平臺模式引爭議
    利用拍賣資質,卻不歸金融監管。」近日,一位金融從業者推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拍益得小助手」微信公號,表達了他的困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關注「拍益得小助手」微信公號,該公號於2019年3月註冊,帳號主體是深圳思三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拍益得官網顯示,其是商票收益權拍賣平臺,深圳思三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經國家審批許可經營拍賣活動的科技服務公司。
  •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同城票據網構建全場景商票融資生態
    票據融資是供應鏈金融的天然優質載體票據因貿易而生,而供應鏈上的企業都具有特定的貿易應收應付關係,同時電子票據的發展為應收應付信用關係的高效流轉提供了條件,防偽性和便利性是其兩大優勢。金融科技賦能著商票融資 同城票據網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城票據網擁有一支了解市場、熟悉業務、技術過硬的風險管理人才隊伍,同時依託本行強大的科技力量,構建起票據業務大數據風險防控體系,為客戶資金安全和票據業務發展保駕護航。
  • 商票新規下發背後:取消使用呼聲不斷,票據之殤為何屢屢重演?
    6月4日至5日,江蘇銀保監局對該行及其分行開具了21張罰單,而票據業務是處罰「重災區」之一,涉及問題包括銀票貿易背景不真實、違規籤發銀票、違規辦理商票保貼業務。在餘豐慧看來,貿易背景不真實的問題,在銀行在辦理票據業務過程中的確最容易出現。
  • 日照銀行:數位化賦能供應鏈金融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近年來,日照銀行積極落實各級政府及監管部門關於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要求,加大金融科技研發投入,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以數位技術消除防範風險,減少對抵押擔保措施的依賴,為產業鏈上下遊小微企業提供優質充足的金融服務。
  • 對話普洛斯金融總裁竇彥紅:供應鏈金融突圍,從產融結合、深耕垂直...
    普洛斯金融總裁竇彥紅近日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指出,目前數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面臨產業數位化水平偏低、生態融合程度不高的雙面挑戰。想要構建數字供應鏈金融,最核心、最基礎的還是要將金融和科技實際應用在產業場景裡,並且針對不同場景形成動態驗真型的金融風控理念。產融結合、深耕垂直領域是未來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步入生態化發展階段供應鏈聯通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有助於產業鏈價值的呈現。
  • 對話開鑫科技總經理周治翰:構建數字供應鏈金融應具備「四力」
    離開國家開發銀行後,周治翰帶領創辦的企業幾經周折,從網絡借貸到金融科技,最終選定「供應鏈金融」這一賽道,要做「供應鏈金融科技ODM服務商」。為何選定供應鏈金融賽道,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還有哪些想像空間?開鑫科技總經理周治翰近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區塊鏈、大數據徵信等金融科技手段正逐步滲透到產業供應鏈中來,助推供應鏈金融變革創新。
  • 帶你全面認識什麼是供應鏈票據!
    文中指出:「供應鏈票據平臺依託於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與各類供應鏈金融平臺對接,為企業提供電子商業匯票的籤發、承兌、背書、到期處理、信息服務等功能(通過供應鏈票據平臺籤發的電子商業匯票簡稱供應鏈票據)。」 從這個公告以及票交所相關公開宣傳材料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供應鏈票據本質是電子商業匯票 這點很重要,目前市場上仍然有不少對供票是票據的質疑,其中不乏金融行業資深人士。如果本質不弄清楚,業務將會失去根基。
  • 產業供應鏈金融江湖之天龍八部
    供應鏈金融模式也更加多樣、更加便捷、更加的垂直和細分,大家都期望經過運營管理的可視化,基於對風險的控制、管理和預測,運用科技手段,通過供應鏈金融的多種服務或產品的組合,覆蓋長尾市場,創造價值。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從產業供應鏈金融的維度出發,本文試圖在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和產品與武功絕學之間建立聯繫,做一個呈現和表達,或許能夠通過換個角度,有新的思考和收穫。
  • 通過一起案例來說明被偽造開的商票能否承兌!
    被偽造開的商票,最後會承兌嗎?有用戶問到這個問題,剛好這裡有個這樣子的經典案例,現在為大家分享,並聊一聊。它涉及到了幾個大問題:票據保理是否有效;偽造票的效力;被偽造人要不要承擔責任?等等。事情大致是這樣:某企業A,被人冒充開了商票,幾經周轉,流轉到了保理公司B。
  • 李賁:基於信用轉移視角的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研究
    傳統金融機構沒有形成有效的風險評估及風險監控手段。供應鏈金融的運作以核心企業為依託,以真實的貿易背景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配合第三方監管等手段,封閉供應鏈環節的資金流或者控制物權,為上下遊企業提供授信、結算、理財等綜合性金融產品及服務。
  • 商票圈:標準化票據依然納入非標統計
    不過,按照《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由符合條件的機構向人民銀行提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申請,並由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認定通過的債權類資產,是可以在[1.4.12 非標轉標資產]中填報。此外,[1.5.11 同業借款]納入了非標資產,127號文將同業借款定義為現行法律法規賦予此項業務範圍的金融機構開展的同業資金借出和借入業務。
  • 交易銀行潮湧:重新定義供應鏈金融
    據招行財報,在結算與現金管理業務方面,去年該行重點建設雲帳單、帳戶通和財資管理雲平臺CBS7.0;在貿易金融和跨境金融方面,持續推進相關業務的線上化。在財報中,平安銀行將交易銀行明確為對公業務的三大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