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樂圈的輝煌時代造就了一大批的明星大腕,直到如今其中的不少,還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與此同時,也有一批黃金配角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常客,他們雖說地位不高,但是卻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今天要講的就是這麼一位配角,他就是鄭則仕。而其實更多人對它最熟悉的外號則是「肥貓」,這也是他演繹生涯當中塑造的最經典的一個形象。
身為一個演員,在從藝生涯當中如果能有一個角色被記住,那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尤其是對於這些配角來說,在其他明星大牌的光環之下,還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標籤實屬不易。但是就是這麼一位人們眼中憨厚可憐的「肥貓」,在現實生活當中卻曾經一度陷入悽涼場景,經濟方面過得拮据而窘迫。
雖然在劇中鄭則仕出演的「肥貓」看起來又憨又傻,但現實中的他可不是這般愚鈍。相反,他是個很聰明的人,正因如此才能演肥貓演得如此入木三分。這既是他演技精湛的證明,也是心態開放的表現,不過也夾雜著些許的無奈。因為對他來說,每一次演出的機會都顯得無比的珍貴。
鄭則仕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而且家裡的兄弟姐妹很多,生活水平就更加低下。於是為了家裡人能夠過得更好,身為長子的他,不得不輟學出門打工。最開始的他去到珠寶店當學徒,到了後來為了掙到更多的錢,他決定去拍戲。不過對於外形條件不夠優秀,同時沒有接受過系統訓練的他來說,這可算得上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沒想到,鄭則仕雖然長相不夠出眾,但是演技卻出乎意料的好。1976年時他去參加無線電視舉辦的演技大賽,竟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冠軍。從那以後,鄭則仕作為一位演員出道了。不過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娛樂圈裡長得好看又有演技的演員大有人在,所以鄭則仕哪怕頂著個冠軍頭銜,也依舊在一段時間內得不到重用。
他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配角和龍套,最終公司決定讓他去演喜劇。對於鄭則仕來說這當然是一個機會,再怎麼說也比一直跑龍套和演配角要好,所以他下定決心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憑藉著多年跑龍套的經驗以及天生的悟性,鄭則仕很快就對於如何演好喜劇有了自己的感悟,漸漸的展現出自己在喜劇方面的獨特優勢。
到了1984年,他的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這一年的他因為在電影《失婚老豆》中的優異表現被提名為金像獎最佳男演員。雖說只是提名,但是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肯定。從那以後,鄭則仕對自己的演藝道路更加有信心了,他也開始慢慢的參與到電影製作的更多領域當中,比如編劇、導演都有嘗試。
由他與黃百鳴聯合創作並自導自演的電影《何必有我》在1985年上映了。也正是這一部電影,將蟄伏多年的鄭則仕一舉推上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寶座。三年之後,他便出演了有裡程碑意義的《肥貓流浪記》,這也成為了他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或許並不是他最滿意的,但絕對是意義最重大的。
從那以後,鄭則仕在演技方面的可能性得到了更多的發掘,出演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並且能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再度奪下影帝的稱號。他終於靠著自己的努力扭轉了自己的命運,他的家庭也不需要再過清貧的苦日子了。可惜禍福相依,在迎來巨大成功之後的鄭則仕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危機。
由於手上有大量的財富,因此有不少的合伙人都想拉他入夥一起投資。鄭則仕稀裡糊塗的就跟著自己的一位朋友幹起了生意。可是他根本就不懂生意,所以基本上就只是投錢,而且也沒有參與過管理。結果朋友的經營不善導致這筆投資虧損巨大一度讓他欠下了八千萬的債務。
而此時身邊曾經簇擁的那些人,一個個的都離開了,只剩下鄭則仕自己一個人獨自面對。迫不得已的,他只好把房子給賣掉用來抵債。經歷過這次的打擊之後,鄭則仕心裡更加清楚自己該幹什麼。從此以後他努力拍戲,任勞任怨,總算是花了10年的時間,把債都給還清了。
如今鄭則仕也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他依舊還是心繫社會。前段時間新冠肺炎肆虐的時候,鄭則仕還給武漢捐款50萬,真可謂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