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裡菲斯 從無到有的探索

2021-02-08 秋一記

大衛·格裡菲斯


D.W. Griffith 

1875年1月22日—1948年7月23日 

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 

美 國 導 演

編 劇

制 作 人

演 員

藝 術 指 導 

卓別林(與其一起創立聯美電影公司(UnitedArtist)」)評價格裡菲斯說:「他是我們所有人的老師

麗蓮·吉許說:「格裡菲斯是電影之父。」

格裡菲斯發現了電影的無限可能 從無到有的探索

第一個用特寫鏡頭的導演

發明了完整的蒙太奇方法之後,電影才開始獲得獨立的藝術生命

他最輝煌的日子是二十年代的默片時期。

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

17歲的格裡菲斯在《路易士維爾信使報》擔任記者,

業餘寫作劇本

加入巡迴劇團。

演戲的同時創作劇本和詩歌

但這些小作品很難得到發表。

1897年

格裡菲斯取藝名勞倫斯·格裡菲斯進入劇場從事表演和寫作

1896年

與其合作幾十年的資深攝影Billy Bitzer 加盟Biograph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共同創造出淡入淡出,圈入圈出)

1907年

夫妻二人被比沃格拉夫公司僱用為演員。

1908年

格裡菲斯很不情願地加入了愛迪生公司

為了養家餬口,馬上又作為電影演員加盟Biograph

導演又生病 於是Biograph主動要求格裡菲斯當導演

被公司指派到加州拍攝影片,意外地發現了加州洛杉磯的郊外有一塊拍攝電影的風水寶地。這就是好萊塢

在那個時代的美國,電影是一種快速消費的產物,像格裡菲斯這樣的導演每年要被公司安排拍攝7、80部電影,平均每部只有3、4天的拍攝時間,因此難以保證質量。

格裡菲斯拍攝第一部影片是

《多莉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Dollie,1908年7月14日上映)

十年後的1918年7月14日,瑞典電影、戲劇導演[[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出生(† 2007年7月31日)。

他在影片《The Fatal(必然的) Hour》(1908)格裡菲斯的最後一-分鐘營救(Griffith'slast minute rescure) 的平行剪輯手法(狄更斯小說的敘事手法)在高潮段落營造緊張感(當時的業內報紙稱此技術為alternate(交替的)scenes,也叫switch-back(倒敘往事的鏡頭)或者cut-back)。

1908年

《TheDrunkard's Reformation》裡,格裡菲斯就大膽採用了火光作為光源。

第二年就拍攝了近150部影片

早期影片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法國人Charles le Bargy拍攝的美國最賣座的法國電影《吉斯大公遇刺記》(L'Assassinat du duc Guise,1908)

《The Redman's View》

(通過兩個印第安人在部落因為白人勢力擴展被迫遷徙時的愛情來反映社會問題(格裡菲斯一生影片裡有四十多部片子有關於印第安人的戲)裡,被迫遷徙的Kiowa部落的印第安人先在一個全景裡拉成一條線,再折向並從一側走過攝影機,最後在主角Silver Eagle和他父親走到中全景的位置上時停下,表現Eagle的父親病重倒下,在一個鏡頭裡完成了多個景別的變化。

1909年

反應貧富差距的《囤積小麥》(A Corner in Wheat)

以傳統清教徒的價值觀念對現代社會的經濟貧富差距問題進行了置疑。故事也同時在三個地點平行進行,鄉下麥田窮苦農民的生活,麵包店的生意,和股票經紀人的辦公室。

1910年

《UnchangingSea》,格裡菲斯將大全景加入到自己的鏡頭語言裡,經典電影敘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的鏡頭語言已經都被格裡菲斯找到

1911年為界分為兩個小階段

改變了自己對電影的觀念,承認電影是一門藝術,並願意將自己的名字和這個行業聯繫在一起。合同上的名字由勞倫斯改回了David Wark(D.W.)

1911

《The Lonedale Operator》

格裡菲斯和Bitzer把攝影機放到運動的火車上,讓他的最後一分鐘營救看上去更加驚險刺激,壓迫觀眾的神經

1912年 

《TheMusketeers of Pig Valley》

被視作「幫夥片」的鼻祖大膽觸及社會問題

《The Sands of Dee》

據The Moving Piture World雜誌做的統計竟然有多達687個鏡頭  而同時期其它單本影片的鏡頭數一般只有它的一半甚至更少(一般一部單本電影的長度是10到16分鐘)

單本影片一盒35MM膠片能拍攝大概十分鐘的內容(24幀/秒), 這十分鐘就算「一本」,所以一部100分鐘的電影,可以說這部電影有10本 。              

與Biograph決裂

1913年他拍攝《貝斯利亞女王》

已經有了史詩級的戰爭場面。在取材上格裡菲斯開始傾向於使用現成的小說

素材足夠一部長片,但是Biograph最後卻只讓格裡菲斯剪出了一個四本的影片。由於影片花了三萬六千美元超過預算一倍,Biograph的負責人決定將格裡菲斯升職成不參與具體拍攝的製作總監。而同時為了迎合長片走紅的需求,Biograph和劇院製作人Klaw和Erlanger籤下協議,翻拍他們的舞臺作品。這一做法激怒了格裡菲斯

1913年10月

格裡菲斯離開Biograph,以獨立製片人/導演身份加盟Reliance-Majestic

他是影史上第一個懂得指導演員表演的導演

這些人在後來格裡菲斯離開Biograph時也一起跟格裡菲斯離開了

後在New York Dramatic Mirror《紐約戲劇鏡報》(1900年阿瑟•霍恩布羅(Arthur Hornblow)創辦的《戲劇雜誌》(Theatre Magazine)都是介紹戲劇發展的重要專業報刊)上發表廣告,列出自己執導的150部影片,公開宣布他就是讓Biograph成功的製片人。他在廣告裡列舉了對電影藝術的創新:近景和特寫畫面、大全景、狄更斯式平行剪輯、懸念保持、圈出、自然的表演

雖然這些手法很難說是格裡菲斯首創 

但奠定了經典電影敘事的基本語法

1915年

Biograph公司宣告破產

1915年2月

《一個國家的誕生》

《一個國家的誕生》改編自狄克遜牧師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小說《三K黨人》。(南北戰爭,對南方遭到破壞,三K黨為恢復南方榮譽、懲治黑人的努力作了謳歌,最後奠定南方的合法地位,從而誕生了一個新的國家。宣揚黑人的低劣社會爭議)完成耗資50萬,一共有十二本,成為美國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長片第一部電影票價格單張高達2美元的賣座電影影片1500個鏡頭剪接而成,運用了複雜的剪輯手法、不同景別和不同角度的機位,規模之宏大前所未有。因為影片十分激烈地宣揚黑人的低劣,所以引起了社會爭議

1916年

為此自費印發了一本名為《美國言論自由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Free Speech in America)的小冊子為自己辯護

1915年3月3日

在紐約LibertyTheatre首輪院線上映,連映620場,自此情節劇(Melodrama)和史詩大片成為好萊塢商業體系中最賺錢的電影類型。

1916年9月5日

《黨同伐異》

為了拍好電影,格裡菲斯專門修了一座縱深一千多米的巴比倫城,拍攝波斯軍隊進攻巴比倫的時候請了上萬人,各種富麗堂皇的宮殿和戰鬥背景,他一共投資了200萬美元。按照比例,沒有一部電影投資超過它,當時《一個國家的誕生》票房為100萬美元。

長達13本由於影片發行時候美國國內狂熱的好戰精神在滋長(美國最終於次年四月對德宣戰)人們覺得《黨同伐異》鼓吹的和平傾向與戰鬥氣質格格不入,反對這部影片的情緒開始高漲

著名導演奧遜·威爾斯就說:「這一失敗同時也是電影史上最大的成功。」 成功是因為更高的技術與想法 失敗是因為接下來他承擔了巨大的負債

1919年,格裡菲斯和好萊塢其他幾位著名人物,包括查理·卓別林瑪麗·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一起創立聯美電影公司(United Artist)。

 《殘花淚》(Broken Blossoms or The Yellow Man and the Girl,1919)

被認為是他最後的傑作。

《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1930年)

是格裡菲斯第一部有聲片

《The Struggle》(1931年)


1936年

格裡菲斯回到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了一份特別榮譽

1948年7月24日

格裡菲斯在好萊塢Temple醫院因腦出血而去世

1958年

布魯塞爾國際博覽會(1955年創建)評選的「世界電影十二佳片」。

 

 

 

參考文獻

知識|電影史5:第一個「好萊塢」電影大師格裡菲斯

知乎JY Allen 帶上卡爾 匿名網友

藝考蜂 關於電影的小常識 2018 04 27

奕鯨剪輯教學

IMDB

百度百科

有道翻譯

Cinepedia

豆瓣

mtime

Bilibili 具有片源


相關焦點

  • 【格裡菲斯】讓電影成為真正的藝術!
    如果說,過去的電影還處於跋涉者黑暗山洞迷宮的艱難探索階段。
  • 好萊塢之父格裡菲斯
    無獨有偶,好萊塢的誕生也和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後來被稱為「好萊塢之父」的格裡菲斯(電影行業習慣稱呼他為D·W·格裡菲斯)。美國早期的電影中心在新澤西,因為那裡靠近紐約。不過,後來製片人發現南加州地區的氣候更好,常年氣候溫暖而又不過於炎熱,一年有300天的大晴天,適合拍電影,冬天就跑到那裡補鏡頭(那時美國東北部常下大雪,無法工作)。
  • 格裡菲斯天文臺
    這一次要介紹的就是LA市的地標建築之一,在《愛樂之城》中亦有登場的格裡菲斯天文臺(Griffith Observatory)。從下面的鳥瞰圖可以看到,天文臺和附近園林的設計融入了九大行星的星軌,是不是閃爍著嚴謹的巧思和科學的浪漫呢?
  • 洛杉磯格裡菲斯天文臺, 電影愛好者聖地, 窮遊必去
    洛杉磯格裡菲斯天文臺不僅是天文迷的朝聖地,由於電影愛樂之城、變形金剛、黃金眼、霹靂嬌娃、魔鬼終結者等都在這裡取景,更是影迷遊美國不能錯過的景點。格裡菲斯天文臺(Griffith Observatory)位於好萊塢山(Mt.
  • 劍風傳奇:格裡菲斯秒殺巨人王,開啟天國,大戰將至!
    格裡菲斯秒殺巨人王,開啟天國劍風傳奇作為上世紀的古老漫畫,三浦的更新令粉絲絕望。更新30年,比死火海等大作的歷史還要久遠。海賊王都更到了931話,而劍風才357話,劍風這種情況稱為有生之年系列並不為過。格裡菲斯黑化後,掌控了幽界的大軍。格斯雖然得到了霸王狂戰士盔甲,但目前實力上限僅僅能持平格裡菲斯的一名高級使徒。況且格裡菲斯的使徒那麼多,看不到格斯獲勝的希望。
  • 劍風傳奇:格裡菲斯要模仿霸王,建立千年以來的第二帝國
    況且格裡菲斯的使徒幹部又不止一個,想不到格裡菲斯新鷹之團敗北的可能。格裡菲斯在第一次蝕之刻之後,成為主宰世界的神之手的一員,擁有著偽神的力量。不過格裡菲斯和其他神之手不同,依然保留著部分人性,從而組建新鷹之團開始自己的王國夢。這個世界充滿著利益的戰爭,格裡菲斯當傭兵時感受至深。想要終結戰爭,只有建立統一世界的帝國。千年前霸王曾建立了第一帝國,解決亂世紛爭。
  • 《劍風傳奇》中格裡菲斯是男二號,還是隱藏的最終BOSS?
    在《劍風傳奇》中格裡菲斯無疑是個備受爭議的人,當然他也是個無比悲劇的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貧民無疑如螻蟻般的存在,出身貧民的格裡菲斯卻有著坐擁金色城堡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他付出了所有!格裡菲斯11歲的時候得到貝黑萊特(霸王之卵),並開始組建鷹之團,身邊逐漸聚集了卡思嘉、捷度等精英幹部。而在格裡菲斯15歲那年,為了籌措一筆龐大的軍費而不惜和同性戀伯爵卡農發生肉體關係。之後格斯加入鷹之團,鷹之團屢戰屢勝,一舉終結了百年戰爭!
  • 劍風傳奇:格裡菲斯開幽界大門,組建魔物王國,他的野心是什麼?
    劍風傳奇:格裡菲斯開幽界大門,組建魔物王國,他的野心是什麼?原本處於戰亂的世界,在格裡菲斯帶領的鷹之團橫掃下,世界歸於和平。然而嘎子的離去,令格裡菲斯陷入低谷。小編一直認為,格裡菲斯是喜歡嘎子的。從第一次見面就強行拉嘎子入夥,嘎子的存在對于格裡菲斯來說是一種信念。
  • 看完日出,再去格裡菲斯天文臺的夜裡沉醉
    迷人的日出在聖塔莫妮卡,而令人沉醉的夜景在格裡菲斯天文臺。格裡菲斯天文臺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臺之一,座落於好萊塢的山頂上,視野相當寬闊,夜間時分可以眺望全洛杉磯五光十色的街景及萬家燈火的輝煌。有很多方法可以到達格裡菲斯天文臺,徒步、騎自行車、搭乘公共汽車、自駕車都能到這兒來。不過在繁忙的時間(周末,晚上,假日,春假,夏季)前往天文臺的道路非常擁擠,天文臺附近的停車場也非常有限,所以小編的建議是,坐公車!
  • 劍風傳奇:格裡菲斯的夢想是建立王國,為何將人間界和幽界連接?
    目前卡思嘉在格斯和大家的努力下已經恢復心智,而另一邊的格裡菲斯四處徵戰。格裡菲斯的夢想是建立王國,即使成為神之手後,格裡菲斯也沒有放棄這個夢想。作為神之手的第五位成員,格裡菲斯是唯一留戀現世的存在。現在的格裡菲斯和格斯兩人水火不容,而格斯的實力遠不足以對抗整個光之鷹,神之手就更用說了。既然格裡菲斯想要建立王國,守護自己的國民,那他本意是好的嗎?
  • 劍風傳奇:光之鷹徵戰世界,格裡菲斯的野心是什麼?格斯結局或悲
    格裡菲斯和格斯這倆昔日的好兄弟最終反目成仇,為了成為第五位神之手,格裡菲斯獻祭了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鷹之團。在蝕之刻結束後,格裡菲斯組建了自己的王國,鷹之團成員大多換成了使徒。這些使徒再格裡菲斯的統治下,生活在光之鷹的暗面。那麼問題來了,格斯菲斯不好好去當神之手,卻帶領鷹之團徵戰世界,他的野心是什麼?以格裡菲斯的實力來看,當今世界能威脅到神之手的除了霸王以外,沒人能做到。
  • 《劍風傳奇 黃金時代篇1:霸王之卵》格裡菲斯喜歡過夏洛特公主嗎?
    之所以欣賞格斯取勝的方式,是因為格裡菲斯自己,同樣也是個為勝利、為實現自己夢想不擇手段的一個人。《降臨》中,格裡菲斯與佔卜婆婆有一段對話,這更加揭示了格裡菲斯的所想:即便腳下遍地屍骸,也要踩著它們攀上自己的國家。
  • 《愛樂之城》裡的天文臺,是傳說中的格裡菲斯天文臺呀!
    文/Ent看《愛樂之城》的時候就覺得,電影裡洛杉磯好萊塢周邊景點顧及了好多,會不會捎帶一下格裡菲斯,結果果然有它。它作為景點的一大優點是……地點很好,正好可以看那個著名的好萊塢標誌。(說起來,GTAV你們玩了沒?
  • ONIRI CREATIONS《劍風傳奇烙印戰士》 格裡菲斯/費蒙特 1:6雕像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微信 更多  比例: 1:6 截單日期: 2020年3月20日 參考售價:2399/3599元立即訂購>> 全高: 約17/39釐米 預計到貨: 2021年6月  ONIRI CREATIONS推出日本經典動漫《劍風傳奇烙印戰士》中的主要人物,「鷹之團」團長格裡菲斯和其經蝕之刻轉生的第五魔王形態
  • LINE16 | 《從無到有》 LINE16起航
    《從無到有》 Line 16 Crew第一次公演點燃了今年冬季裡臨港的第一把hiphop的焰火。先讓我們通過松子的視頻回顧《從無到有》的燥熱現場!最後用N$M的vlog為臨港Line16 Crew《從無到有》的活動圓滿收官!
  • 「電影始於D.W.格裡菲斯,止於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1969年,阿巴斯在德黑蘭的卡倫青少年教育學院設立了電影部,在那裡,他拍出了《櫻桃的滋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特寫》等,並且一待就是23年。戈達爾說,電影始於D.W.格裡菲斯,止於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馬丁·斯科塞斯說,基阿魯斯達米代表了電影藝術的最高水平。聽聞這些讚揚,阿巴斯很羞怯,回應道:「可能等我死了,這些讚美才更貼切吧。」
  • 《劍風傳奇 黃金時代篇1:霸王之卵》格斯,人性;格裡菲斯,理性
    非要大和諧給我們看,尷尬……格斯和格裡菲斯是一體兩面的,他們只有在一起才能體現出人的本質,正是人性和理性的結合,他們各有其偏向的一面,而他們的偏嚮導致了最後的結局。我的創作欲望總是在深夜,想要寫這篇影評是因為我聽到了《guitar sound 》而又把黃金時代篇的劇場版看完了,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正是由於自身對價值的看法不同而偏向於不同的思考方法,最後所決定的因果,感性的格斯明明知道自己與格裡菲斯是真正的朋友,卻不能接受他,最後導致格裡菲斯因他的出走,也因為自己明明知道權利爭奪的遊戲規則,放下了警惕,放縱了人性的弱點。
  • 格斯與格裡菲斯對峙!《劍風傳奇》第2季公布預告PV(中字)
    ­  新公布的PV時長僅半分鐘,一開始可以看到銀髮的格裡菲斯與格斯在插滿劍的雪地中對峙,格斯在雪地中戰鬥的樣子也非常帥氣,而卡思嘉用驚恐的眼神流著淚靠近格裡菲斯的畫面相當令人印象深刻。
  • 王一菲 從無到有,從零到一
    有些時候為了生存,我們千萬不要等待機會,而是努力創造機會,這便是從無到有,從零到一。
  • 格裡菲斯必須死 《劍風傳奇無雙》全新截圖展示
    格裡菲斯必須死 《劍風傳奇無雙》全新截圖展示 時間:2016-08-06 00:14:09 來源:land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