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愛情有的時候是衝動的,是不合常理的,如果說一切都按照世俗的標準來要求的話,那麼人類歷史上或許就少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
盧梭自畫像
那一年,在日內瓦,盧梭從做雕刻匠的師傅家逃走時,他才16歲。但是這不是一次不同尋常的逃離!他孤身一人,身無分文,徒步逃到了法國的薩瓦地區。
一個來自彭特維爾的神父瘋狂地勸一個年輕的新教徒改信天主教,並把他派到一個夫人那裡去,她專門負責剛剛改宗的天主教徒。
盧梭腦海裡的這位婦女長得又醜,脾氣又壞,內心又虛偽。
可是他完全想錯了!1728年聖枝竹日的那一天,展現在這位少年面前的婦女才28歲,她「長著一副慈祥的面龐,一雙充滿著柔情蜜意的天藍色眼睛,膚色極其白皙...迷人的酥胸...」
華倫夫人
華倫夫人真得有盧梭所描繪得那麼漂亮嗎?很難用今天的審美標準來評判華倫夫人的容貌。
盧梭對華倫夫人的一見鍾情
盧梭在田園勞動
歷經一年的波折後,盧梭正式入住華倫夫人家。但是就是在這一年,華倫夫人還有另外一名情人,也就是她的管家克洛德·阿內。他管理華倫夫人的財產,並幫助她採集植物,因為華倫夫人做一些關於芳香植物的生意。盧梭來了之後,也開始打理園藝。
華倫夫人
起初,華倫夫人和盧梭是母子關係。盧梭叫她「媽媽」,華倫夫人叫他「寶貝」。盧梭沒有看到過她的親生母親,因為在他出生幾天後,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無時無刻都想得到母親的溫情,最終他躺在了華倫夫人的懷裡,最終他嘗到了他以前常常渴望的那份來自於母親的溫柔之味。即使他三次離她而去,但是到最後他還是回到了華倫夫人的身邊。華倫夫人徹徹底底變成了他的偶像!
華倫夫人在彈羽管鍵琴
1732年,華倫夫人搬到了尚貝裡。「媽媽」開始教「寶貝」音樂,文學和算術。華路夫人彈羽管鍵琴的樣子徹徹底底迷倒了盧梭,讓他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每兩年都會舉辦一些小型音樂會。
為了貼補家用,盧梭開始給華倫夫人朋友的女兒教授音樂課。
然而就是因為這簡簡單單的事情!華倫夫人的一個朋友看上了盧梭!那媽媽怎麼辦呢?她肯定很嫉妒的!她意識到她的寶貝已經長大了,另一個女人將會把他奪走。因此,為了拴住盧梭的心,華路夫人決定把他當作一個真正的男人來看待!
盧梭和華倫夫人的深情一吻
最終,對這一關係的改變,這一界限的突破,盧梭常常後悔不已。
「她對於我來說,遠遠勝過一個姐姐,一個母親,一個女朋友,甚至一個情人,正因為如此,她不是我的情人。我是如此愛她,以至於我不能夠垂涎她:這就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好像犯了亂倫罪一樣。有兩三次,將她推入我的懷抱時,我的眼淚沾滿了她的酥胸。」
那克洛德·阿內什麼反應呢?正如大家所想像的,當盧梭和華倫夫人的關係發生改變時,阿內顯得非常不高興。面對這一情況,他悲痛欲絕,甚至想吞噬大量的鴉片來了結自己的生命。
幸福的房子
1737年,華倫夫人深陷財務危機,她不得不離開尚貝裡,在鄉下沙爾麥特租了一個房子。這所房子承載了盧梭所有幸福的回憶。
「位於一個山谷斜坡處的一個偏僻的小房子是我們的隱蔽所。也就是我在這裡度過的四五年,我享有了一生的幸福。」
盧梭最終完全獨自佔有了「媽媽」,在《懺悔錄》第6卷中,在這個如此甜蜜的時期,他在法國文學史上寫出了最動人的愛情故事:「在這裡,我開啟了短暫的幸福生活。我和太陽一起起床,我感到非常高興;我散步,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看見我的媽媽,我感到非常高興;我離開她,我非常高興;我走遍森林,走遍山丘,我遊遍山谷,我閱讀,我遊玩,我在田園勞動,我採集水果,我幫助鄉鄰,幸福如影隨形;幸福不在任何一個確定的物體上,幸福完全融入在了我的生命中,它從來沒有一刻離開過我.」
然後在《華倫夫人的果園》中,他又寫道:「
我內心中神聖的果園,
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幸福日子
上帝賞賜我的那些最幸福的時光,
迷人的寧靜,和平的隱蔽所,
幸福的果園,
如果可以的話,
我想永遠待在這裡」
然而,田園詩歌般的幸福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
難道華倫夫人對年輕的改宗者失去了興趣嗎?終於,在一次遊歷返回後,他意識到,他在華倫夫人的心中的位置被另一個年輕人取代了,他是理髮師,他叫溫贊裡德。
我想問一下華倫夫人,盧梭所說的是真的嗎?您寧願愛一個理髮師而不願意愛一個十八世紀偉大的思想家嗎?
尚貝裡博物館一角
就是在離開華倫夫人家後,盧梭還是與華倫夫人斷斷續續聯繫了幾年。直到1742年,這種聯繫徹底斷了。為了謀生,他鼓起勇氣,決定到巴黎闖一闖。
儘管在漫長的生命中,盧梭還愛過其她的女人,但是他永遠不會忘記華倫夫人對於她的慷慨的愛。華倫夫人在盧梭的作品中佔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30年後,盧梭在《懺悔錄》寫道,他是多麼想用金欄杆圍住他們曾經相會的地方啊!
長春花
在《懺悔錄》的第六卷,在分享他的靈感來源時,他向我們講述道,一次小小的回憶是怎麼樣讓他產生了對情感的獨特承載方式。有一次,他和一個好朋友在登山遠足時,他發現了一多長春花。
盧梭和華倫夫人的散步
濃烈的情感使他絲毫偽裝不起來!因為這又讓他想起了三十年前和華倫夫人散步的場景,當時華倫夫人還說了一句非常有預言性的話「這就是長春花啊!」
就是在生命的垂暮之年,他仍然眷戀著華倫夫人:「今天是復活節,確切說來,我距離和華倫夫人第一次見面已經有50年了。她那時才28歲,與本世紀同生。我還不到17歲,我當時的性格還沒有定型,連我自己也不了解自己,但是它卻給她那顆生來就充滿生命活力的心帶來了心的溫暖。如果他對一個活潑,但是性格隨和而謙虛,長得姣好容貌的年輕人表現出仁慈,這還不足為奇的話,那麼一個風情萬種,心懷善良的女人,使我除了感激之情外,還產生我當時無以名之的最親切的感情,那就更不足為奇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在佔有她之前,我只和她在一起生活,為了她而生活。如果我足以滿足她的心,她也足以滿足我的心那該多好啊!要是我們能夠一起度過幸福而又甜蜜的日子那該多好啊!」
-FINAL-
理性|浪漫|憧憬
長按關注此公眾號!